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
家校同心抗「逆」 一起走過的日子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新冠肺炎
兒童六種美德
品格教育六大支柱
張靜嫺校長
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此中波浪起跌,當然有幸有不幸」,如果你是七十年代成長的人士,相信對這首流行曲感到耳熟能詳。曾聽過有些人把這類歌曲稱為「老歌」,對於「老歌」這個名稱,令我聯想到這些歌曲必定是來自數十年前,又或者是閱歷較豐富者才會有所共鳴。然而,沒料到,這大半年間,即使是小朋友,在生活和學習上均遭逢變幻莫測的遭遇。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瞬間蔓延全球,確診、死亡數字令人震驚,痛得呼天搶地。面對這威脅全球的疫情,各行各業,以及對大眾生活的負面影響均無一倖免。即使平日似是能把世事看淡的人,當殘酷變幻真的降臨眼前,也變得手足無措。
回想起以前當教師時,曾帶領學生參與辯論比賽,「逆境有利成長」是熱門題目,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人生是支持論點常用的好例子。然而,即使別人的經歷如何迂迴曲折,也只是別人的故事。這大半年,學校停課、復課循環不斷,「學習新常態」亦因此而出現。從前,穩定是一種習慣;如今,適應變幻無常的生存方式也可以說變成了習慣, 這些經歷頓時變成自己的故事。
經歷令我們明白,只要抱持正能量,也可從谷底細看風光。2004 年,來自美國克里斯多夫•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和「現代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將二百多種關於人性正向特質收集和整理,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 歸納出兒童應有的六種美德,歸納出品格教育六大支柱:尊重、負責、公平、信賴、關懷、公民責任。
我們控制不了疫情的演變,但在過程中,家長可藉此培育孩子以下的品格︰
尊重 | ★遵守網課禮儀 |
負責 | ★透過電子學習工具自學,自律地依時登入戶口參與網課、定期上載功課和參與評估等。 |
公平 | ★透過各界為學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支援,讓孩子獲得相對平等的學習機會,教導孩子對人對己公平的重要性。 |
信賴 | ★與孩子共同配合校方作出的安排。 ★陪伴孩子從信仰中共渡難關。 |
關懷 | ★教導孩子為健康的身體而感恩,關懷身邊及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 ★教導孩子感謝醫護人員為病人的付出。 |
公民責任 | ★留意防疫資訊,響應政府的呼籲,加強注意個人及家居衞生,正確佩戴口罩。 |
日子愈是艱苦,愈需要保持頑強的意志,相信大家都期望儘快能「月缺後月重圓」,互相擁抱,感受人間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