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聖貞德中學 - 2022年12月

國際化教學方針 打造優質英文學習


位於香港東區的聖貞德中學匯集超過10個國家的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國際化的學習環境。阮章凱校長及何綺雲副校長均具豐富的英文教學經驗,有效帶領教學團隊善用學校優勢,推動國際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及語文基礎,培養共通能力,裝備其成為世界通才。

世界文化融和 實踐互相學習

身處在多國文化匯合的校園環境,學校致力設計更貼合未來國際需要的教學策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每個國家的教學特色各有不同,教學團隊觀察到校內學生多元的學習優勢,從中抽取具有啟發性的部分,並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幫助全校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培養共通能力,讓其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具備競爭力。阮校長指出:「我們觀察到部分來自歐美國家的學生都會勇於表達,全因他們自小學開始,已大量進行專題研習活動。因此,教學團隊亦於課程框架上設計相關元素,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資料搜集整合、專題匯報中,增加以英語溝通和表達的機會,提升學生的表達力和信心。」

課程以外,學校亦刻意製造同儕交流的機會,通過開設外語興趣班、「外語文化學會」等活動,促進朋輩合作和交流,形成微型「地球村」。在過程中,學生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下,不但有利於鍛鍊英文口語,更能從中學習包容多元文化,培養尊重他人的態度,甚至得以從他人身上學習。

細緻課程剪裁 造就多元出路

學校洞察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所面對的挑戰,故在初中及高中各有清晰的課程教學方針,讓學生學得其所。阮校長解釋道:「在初中階段,教學團隊透過活潑的教學模式,啟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培養高效學習習慣,藉以消減對英文的陌生感。及至高中階段,課程則以訓練學生的應試技巧為主,同時提升口語能力。」

自中一級起,學校開設英文班,並以英語教授科學科及數學科;其餘班別於各課題之中滲入英文學習元素。高中各級則開設8個以英語教授的選修學科,兼顧學科知識及英文運用,助學生同步提升學習果效。多元化的課程選擇亦能配合拓展生涯規劃,一方面為大學選科作好準備,另一方面有助打好語言基礎,輕鬆銜接在大學全英語教學的課程。

善用多方資源 全面優化課程

除了英文科組,多位管理層級如阮校長和何副校長,均富有資深的英文教學經驗,能夠有效從不同面向檢視課程,以有系統的課程規劃,切合學生的各種需要。而且,學校亦投入額外資源,通過與教育局合作,參與英文課程發展支援計劃,從不同方向優化課程設計、課業分層、增潤教材等,讓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英文水平,更可以靈活地運用英文作為溝通語言。

優化硬件配置 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深明閱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習果效,因而尤其重視營建全校閱讀文化,着力優化校內設施,籌辦豐富的閱讀活動,期望學生能夠養成恆常閱讀習慣。藉着疫情停課的契機,校內圖書館及英語室已作重新規劃,並增添大量藏書,為學生打造倍感溫馨的閱讀環境。

與此同時,學校亦特意在課堂時間表中加入閱讀時段。何副校長表示:「在長達20分鐘的早讀時間中,學生除了閱讀自備圖書,更可以到圖書館和英語室發掘新讀物,提升閱讀趣味。同時,配合校本閱讀計劃及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有效建立對學生有利的全校閱讀氛圍,培養學習興趣和習慣。」

完善中小銜接 打穩英文基礎

學校明白當學生升讀中一後,需要融入更多樣的英文學習場景,難免會感到無所適從,因而特別推動一系列活動,針對學生不同需要,提供適切支援。在「中一級迎新周」中,教學團隊會透過遊戲活動、模擬課堂學習等形式,讓學生熟悉中學課堂的節奏和模式,融入新的學習生活。對於以英文為第二語言的本地學生,學校開設課後英語增潤班,着意為英文能力稍遜的學生補足基礎。中一級英文班亦設有課後銜接班,利用教授相關學科所需的英文詞彙和概念(例如實驗室的用品、數學的運算句式),讓學生能夠對以英語進行學科學習有更大信心。

教育傳媒

(左起)阮章凱校長、何綺雲副校長 (左起)阮章凱校長、何綺雲副校長
身處在多國文化匯合的校園環境,學校致力設計更貼合未來國際需要的教學策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 身處在多國文化匯合的校園環境,學校致力設計更貼合未...
身處在多國文化匯合的校園環境,學校致力設計更貼合未來國際需要的教學策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 身處在多國文化匯合的校園環境,學校致力設計更貼合未...
學校深明閱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習果效,因而尤其重視營建全校閱讀文化,着力優化校內設施,籌辦豐富的閱讀活動,期望學生能夠養成恆常閱讀習慣。 學校深明閱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習果效,因而尤其重視營建...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