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1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1年12月

強化英語學習興趣 優質教學團隊 營造豐富語境


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不論在學業上還是工作上,都能大大提升競爭力。然而,傳統學英語多靠「死記硬背」,這對於學生而言,不只沉悶,更是覺得難學。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推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及活動,務求令學生樂於學習英語。

「英語課程在我們學校是重中之重。」
鳳溪第一中學 黃增祥校長

增聘外籍英語老師 與中文大學攜手合作

為提高英語教學質素,學校除了參與教育局的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NET)Scheme外,更再額外增聘一位外籍英語老師,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機會與外籍老師交流,以「多聽」、「多說」的方式豐富校內的語言環境。在安排外籍老師入課授課時,學校亦會安排一位本地英語老師一起進入課室協作教學,全面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在午飯時間及放學後,外籍老師亦會以小組形式與中六學生練習英語說話,為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做好準備。與此同時,考慮到老師需要更多時間和空間進行課堂研習,學校特意增聘兩位英文科助理教師。黃校長表示:「我們希望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在這個前題下,老師需要更加專注於教學上。而且在籌辦各項英語活動時,助理教師亦能夠參當起老師的職責,優化師生比率,讓更多同學能夠獲得照顧。」

除了增聘人手外,學校亦參與由香港中文大學開展的「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起動」計劃,為初中英語課的自主學習度身設計校本專業支援。另外,學校更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支援中三級的翻轉教室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善用網上學習平台 提升學與教效能

在課程上,學校針對不同班級推行相應措施。在初中階段,學校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主,每星期設有兩節英語自主學習課,學生可以按興趣選擇閲讀、觀看影片或參與遊戲,從多渠道學習英文。除此以外,學校亦為初中學生設計Language Arts課程,通過接觸戲劇、詩詞等方式,幫助學生增進英語知識及鍛鍊口才。比起傳統英文課堂,Language Arts課程除了更具趣味性外,學生還能藉此接觸外國文化,豐富自身內涵及領悟哲理。

及至高中階段,學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善用網上學習平台,如English Central@EdCity等,以輔助學校內的傳統英語教學。「我們為同學提供不同的網上學習平台,部分平台除了一般的閲讀及寫作練習外,更提供聆聽及說話練習。同學可以自行調節播放速度,方便學生按照自己的程度選擇相應的練習,例如慢速播放讓大腦有空間思考、比較、鑑別,有助轉化為長期記憶。另外,他們亦能夠上載錄音檔,由平台給予回饋。」黃校長坦言,畢竟受學校的上課環境及課時所限,沒有足夠時間讓每位學生發言。而網上學習平台中的發音檢測任務則能夠彌補不足,所有學生都能夠檢視自己的發音是否標準,而且平台更會將學生的成績轉發給老師,讓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調節教學內容。

學習跳出課堂 以時事分享鍛鍊聽、說、讀

在英語課堂以外,學校亦為初中學生開設「趣味英語班」,外聘導師為學生進行課後補習,鞏固英語根基。此外,學校亦特別為高年級學生安排每星期三次的「英語時事分享活動」,共由外籍老師主持。學校會即場派發一些剪報給學生,讓他們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閲讀並分享。黃校長指出:「我們會安排不同班別的同學組成二人小組。他們需要在其他同學面前就着自己的觀點發表意見,同時亦要回應對方。此外,我們亦會抽取同學讓他們在所有同學面前公開演講,鍛鍊他們的膽量及交流表達能力。」時事分享活動能夠貫穿聽、說、讀的範疇,強化學生的整合資料及組織能力;藉着讀報也能吸收更多樣化的生詞及句式結構,有助提升寫作能力。

恆常英國交流團 活學活用英語

到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進行交流活動,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更能夠深入體驗英語國家的文化。為此,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語的人文環境中,擴闊他們的視野之餘,更能增強溝通能力,從中建立自信。在行程中,學生將會到當地學校上課及遊覽勝景,親身體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除此以外,學生更會入住寄宿家庭,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例如飲食文化、閒時的娛樂等,藉此為他們提供一個練習「真實生活」英文的環境。  

「正如中國有不同的方言,英語其實都有不同的口音,一般在香港能夠聽到的是標準英語口音。然而,即使同樣身處英國,人們會因為區域不同而帶有不一樣的口音,如屬於英國工人階級的倫敦口音、帶有許多鼻音及喉音的利物浦口音等,甚至一些外國移民帶到英國的外來口音。我們希望同學可以了解更多,至少在兩星期內掌握一些發音原則。」黃校長補充道學生有機會熟習不同的發音,應付香港中學文憑試時,自然得心應手。

開展跨學科協作 全面擴展英語儲備

英語學習從來都不局限於英文課堂,學校近年開始積極推展跨學科合作及閲讀,使學生有機會熟習不同學術範圍的英語詞彙及句式。以家政科為例,學校於2019年實行跨科合作。在12月,兩科的老師會以聖誕為主題,舉辦糖霜曲奇工作坊,學生能夠在輕鬆的氣氛下用英語學習製作曲奇。另外,為進一步擴展學生的英語儲備,老師特別為各級學生整理不同學科的文章及材料,並集結成書。黃校長直言:「傳統英文課堂上所教授的詞彙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同學透過閲讀不同學科的讀物,能夠學習到該範疇的特定用詞。這對於他們的學習,甚或乎考試都有很大的幫助。以2013的英文文憑試閲讀卷為例,甲部閲讀文章以秦始皇及兵馬俑為題,若同學並非修讀歷史科,他們自然不會懂得這些生詞,所以我們希望全方位的裝備同學不同領域的詞彙和知識。經過六年的持續額外知識滲入,學生自然存下不少的文化知識,他們的詞彙庫亦會擴闊不少。」

教育傳媒

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推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及活動,務求令學生樂於學習英語。 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
黃增祥校長 黃增祥校長
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推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及活動,務求令學生樂於學習英語。 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
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推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及活動,務求令學生樂於學習英語。 鳳溪第一中學黃增祥校長帶領的教學團體深諳此理,因而...
比起傳統英文課堂,Language Arts課程除了更具趣味性外,學生還能藉此接觸外國文化,豐富自身內涵及領悟哲理。 比起傳統英文課堂,Language Arts課程除了更具趣味性...
比起傳統英文課堂,Language Arts課程除了更具趣味性外,學生還能藉此接觸外國文化,豐富自身內涵及領悟哲理。 比起傳統英文課堂,Language Arts課程除了更具趣味性...
英語學習從來都不局限於英文課堂,學校近年開始積極推展跨學科合作及閲讀,使學生有機會熟習不同學術範圍的英語詞彙及句式。 英語學習從來都不局限於英文課堂,學校近年開始積極推...
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語的人文環境中,擴闊他們的視野之餘,更能增強溝通能力,從中建立自信。 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
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語的人文環境中,擴闊他們的視野之餘,更能增強溝通能力,從中建立自信。 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
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語的人文環境中,擴闊他們的視野之餘,更能增強溝通能力,從中建立自信。 學校每年舉辦英國交流團,讓學生在兩星期內沉浸於全英...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