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年3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五邑司徒浩中學 - 2024年3月
促進全人發展 成就多元方向
五邑司徒浩中學以「完人教育」為本,秉承有教無類的精神,致力培養同學在五育方面的均衡發展。陳麗儀校長相信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才華,因此除了在學術方面,校方亦着重同學在不同範疇的全面發展。透過在課程、學習經歷、正向教育等方面的規劃,讓同學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趣味語言教學 活學活用英語
語言對於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是文憑試的重點科目,更是溝通的必備技能。學校非常重視同學的兩文三語能力,除了一貫的拔尖補底策略外,數學科亦會以英語授課,增加同學接觸英語的機會。陳校長明白同學容易對英語產生恐懼感,因此積極推出英語延伸活動,例如「英語週」,鼓勵學生擁抱英語,寓學習於娛樂。同學參與英語遊戲以及各級之間不同類型的比賽,提升對英語的興趣,同時在活動中活用英語。
為了激發同學對英語的學習動機,校方推出「雪糕日」英語獎勵計劃。英文科老師和數學科老師會根據同學的上課以及功課表現派發「雪糕券」,集齊十張,並在指定時間內讀對一段同學原創的英文急口令,即可換取雪糕一杯。此外,學校亦會藉着不同的節日舉辦英文活動,讓同學感受西方的文化。例如萬聖節當天,外籍英語老師會穿著不同的服飾,與同學交流,令英語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
多元學習經歷 促進個人發展
多元學習經歷有助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學校讓不同級別的同學接觸保齡球、高爾夫球、瑜伽等體育項目,讓他們從參與中獲得嶄新的學習體驗。早前,學校更舉辦「中華文化週」,讓同學從中探索中華文化的內涵。例如安排他們參與中國功夫、中國扇等運動,藉着活動學會堅毅、協作、溝通、團隊精神與體育精神,同時在過程中得到放鬆與快樂,從嘗試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學校又特邀校外機構為同學介紹傳統藝術雜耍,使他們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了解到扯鈴的科學原理,大開眼界;師生更會一同寫揮春,從書法中陶冶性情,領略文化之美,學習對美與卓越的欣賞,從活動中得到知識與心靈層面的啟發。
跨學科年宵活動 真實場景實踐知識
學校積極籌辦多元化跨科活動,促成不同選修科的同學一起互相學習,例如設計涵蓋經濟、商管、會計、視藝等領域的年宵活動。學生需要集資在觀塘的年宵市場擺設檔攤,售賣的產品皆由同學親手設計,從商品定價、產品設計、收支平衡、銷售策略等方面實踐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並藉此尋找不同發展方向。對於喜愛藝術、擅於設計的同學而言,年宵正正是他們發揮創造力的機會;而有志於修讀商科的同學,年宵則為他們提供了解商業世界的窗口,以及一個體驗經營生意的機會。
境外交流活動 建立國際視野
陳校長深諳建立國際視野對同學成長的重要性,學校因此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境外交流機會,讓他們在「讀萬卷書」同時有機會「行萬里路」。例如安排同學前往新加坡當地的中學上課,透過與當地學生交流,了解外地的文化,並在一個天然的語境下活用英語溝通。此外,學校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聯同中文科組和體育科組,帶領體育方面表現優異的同學前往上海的姊妹學校,就運動方面切磋,並與當地的同學進行學術交流。透過境外交流,學生可以放眼世界,建立國際視野,跳出香港,了解世界。
生涯規劃教育 尋覓興趣方向
生涯規劃是同學成長階段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有助尋覓自己的方向與目標,從而規劃未來。因此,自初中起,生涯規劃組便開始為同學提供協助,提供職業性向測試,讓同學探索個人興趣,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項,並思考畢業之後想從事的行業。當同學踏入高中後,學校便會安排他們探索不同的行業,到不同公司與機構參觀,由專業人士講解不同職業及行業的趣事。活動涵蓋多個範疇,例如帶領同學了解寵物美容,探訪流浪貓狗的院舍,為有志於成為獸醫或從事有關職業的同學提供接觸行業的機會。
學校亦會帶領同學探訪政府部門,例如參觀水警總部、律政司、消防局及海關等,讓有興趣加入政府部門的同學預先了解公職人員的責任、入行條件等。校方更會給予旅遊與款待科同學一個「半實習」的機會,在畢業禮期間安排旅款科同學擔任「實習服務員」,招待來賓,讓有興趣從事餐飲相關行業的同學親身體驗。
此外,學校積極將不同大專院校的資訊帶給同學,讓他們在選科前事先了解不同學科的出路。學校更安排同學去不同地方的大學參加講座及參觀,例如台灣的大學、復旦大學等,了解他們的收生要求,讓同學在文憑試時,可以根據他們升學的需要去努力,並預先了解境外升學的方法以及學校環境,為未來升學作準備。
重視品德與心靈 培養身心健康發展
學校尤其重視學生在品德方面的培養,陳校長認為有良好品德的同學將來無論是選擇踏足職場,還是繼續升學,都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在品德教育方面,學校就不同的德育主題舉行相關活動,並讓同學在集會上分享。例如好人好事分享,以深化同學的品德價值觀。學校又會為同學安排德育課與成長課,培養同學正向價值觀,未來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新世代人才。
此外,學校亦相當關注同學的精神健康,通過一系列活動幫助他們放鬆身心,例如舉辦香薰體驗工作坊等。同時,就着學生在考試前的精神狀況,學校亦會定期展開問卷調查,收集數據以了解同學的壓力,並推出各項活動,務求營造輕鬆的環境,幫助他們釋放考試所帶來的壓力。
同門校友支援 分享學習經驗
學校悉心培育學生外,師兄師姐同樣為師弟師妹的成長提供助力。例如邀請從事不同行業的校友介紹行業特色。學校每年亦會舉辦「Getting to know U」活動,安排就讀於不同大專院校或已畢業的校友分享他們修讀課程的特色、困難及大學生活。師友計劃則讓校友為師弟師妹提供指導,例如英文科、數學科考獲優異成績的師兄師姐會分享文憑試和讀書經驗。除了學術上的支援,校友亦會教授一些興趣班。例如就讀中醫的校友回母校為師弟師妹講解一些中藥特色,其他校友則教授書法、水墨畫、航拍機操作等。
中一銜接策略 促進社交與溝通
為幫助中一新生儘快融入校園生活,建立歸屬感,學校透過級制比賽與遊戲,讓同學之間互相認識。在暑假期間,學校會為新生安排趣味的電腦課及實驗,讓他們正式開學時,不會對學校感到陌生。學校亦會提供禮儀班引導同學正確態度與禮貌,並舉辦不同的活動,如行山、野外煮食等,促進同學之間的社交與溝通。此外,為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學校設駐校言語治療師,安排不同的治療計劃,如音樂治療、職業治療,設藝術工作坊,讓同學借此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