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 2024年12月
多元化英語實踐機會 擴闊視野聯通世界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溝通能力,提高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熟練程度,透過不同學習活動擴闊他們的眼界,開拓全球視野。林志煒校長擁有多年英語教學的經驗和心得,過去在直資英文中學擔任副校長的經歷,使他能夠帶領教學團隊設計前瞻性的英語教學策略,持續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配合學校優質的全人教育,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逐步構建積極的做人態度和正面的人生觀,為他們未來的卓越發展埋下堅實的基礎。
沉浸式英語環境 奠定穩固語文基礎
學校重視營造全校校本英語環境,藉此強化學生對使用英語學習的能力和信心。通過制定不同學習主題,配以一連串既具趣味又生活化的跨學科英語協作活動,助學生在不知不覺間提升英語運用能力。學校更鼓勵師生使用英語互動,以最「貼地」的方式逐漸建立語境,讓學生從日常的對話中,學習詞彙和語言運用技巧。林校長表示:「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針對式提供大量使用英語的機會,擴闊其學習空間,讓學生先懂使用,後愛上,繼而深化英語讀寫溝通能力,穩固語文基礎。」
此外,學校亦會透過跨學科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動創造學習契機。陳志忠助理校長先以傳統節日中秋節為例,指出學校的外籍英語教師會聯同中文科教師在校內掛花燈及猜燈謎,推廣傳統中華文化節日之餘,又能讓學生了解有關節日的英文用語和各國文化之差異。林校長補充,其實有關英文詞彙對向來以學習「學術英語」的香港學生而言相當艱深。因此學生應先學好這些生活用語,鞏固英語基礎。
分組教學政策 照顧學習多樣性
學校以學生為本,動用額外資源增聘2名英語科教師,大幅降低師生比例,並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分組授課。每組人數維持在十至二十多位,以便老師能夠更細緻地關顧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要,關顧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確保提供優質教學。此外,學校還引入數據分析系統,追蹤和監察學生的成績變化,讓教學團隊更能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適時調整教學安排和部署,提升整體的學與教質素。
沉浸式英語活動體驗 環境保育回饋社會
學校特別設計多元化的英語活動,打造自然英文語境,讓學生能夠時刻實踐所學,內化英語知識,包括校園電視台、英語角、閱讀角和劇場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英語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例如在戲劇工作坊中,學生將專注於英語戲劇技巧,學習更道地的英語,能夠用英語更好地表達他們的想法;時裝表演則在萬聖節派對期間舉辦,發揮同學在時裝設計和英語運用方面的潛力;為了幫助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學校組織了英語咖啡館,可以與外籍老師一起聊天、吃零食,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此外,學校亦希望將環保意識帶入同學的生活,從而能夠用於生活的不同範疇;另一方面亦鼓勵同學能多參與及支持社區環保活動和服務。同時,也會表揚能夠為環保出一分力,推動環保教育的學生,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也希望其他學生學習及模仿。透過環境保育與英語學習的緊密結合,學生能夠學習環保議題的英語知識和專業詞彙,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更有效地參與到環保行動中,為保護地球貢獻一份力量。
跨學科協作教學 深化知識文化內涵
學校積極推動跨學科協作教學,發展學生的知識、技能及態度,學校會按照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挑選適合的協作科目,並以舉辦多元化學習活動的方式去推進。為此,校方安排生物和英語科組合辦「Healthy Diet」專題研習計劃,學生須透過系統的驗證和研究,學習如何設定正確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最後以英文匯報他們的研究結論,並須指出其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等,以真實的經驗提高學生對研究的興趣和解難能力,啟迪其創意,為他們的未來鋪路。
在課程內容方面,閱讀作為各科學習的基礎,學校重視英文科與閱讀課的跨科協作。透過參加香港教育大學優質教育基金舉辦的「透過網上學習照顧初中學生的多樣性(閱讀與寫作)」網絡計劃,鼓勵初中學生多閱讀,並提供寫作方面的學習支援。中四及中五級則設LAC科(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及RAC 科(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有助擴闊學生的閱讀深度、廣度,掌握閱讀技巧與提升英語能力。
嶄新英語學習體驗 閱讀開啟知識大門
為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更有效地吸收知識,學校近年更新了多間課室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如按需要增建電子互動白板,提升學與教質素。另外,亦增加圖書館配套,開展讀書會、小型講座等活動,強化校內的閱讀氛圍,從而強化學生的語文能力。為讓學生更快適應未來以小組為本的工作模式,學校斥資打造多媒體資訊室與小組學習會議室,提供相應環境讓學生逐漸習慣共同創作和學習的模式,深化他們的英語能力,迎接未來的工商業需要。
廣泛閱讀對學生學習語文有莫大裨益,通過閱讀各類書籍和文章能夠接觸到豐富的英語詞彙,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學校圖書館中英文藏書豐富,硬本書籍已達18,000本,並持續地擴展中。校方也訂購了不同類型的期刊,以鼓勵學生涉獵不同層面的知識和資訊。透過添加電子書,學生亦可透過互聯網閱覽「雲書櫃」,成為「無牆教室」的重要一員。此外,學校圖書館長期舉辦主題書展,並推廣各類型閱讀計劃和活動,定期更新並向學生推介多元讀物,引導其進行知識的探索和發掘,培養閱讀習慣,既增進英語的文化底蘊,亦提升綜合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
全方位國際視野 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學校深諳學習不應局限於校園,故重新分配學校資源,並適時動用額外資源舉辦境外英語交流學習團,以「無牆教室」為大方向,突破課堂限制,讓學生在真實、濃厚的語境中學習及運用英語。透過非課堂式學習,學生得以親身計劃、體驗和反思,跟不同背景的同儕進行文化交流和比較,沉澱及內化有關知識、技能和態度,擴闊眼界和人脈,培養他們成為未來領袖。
學校早前透過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的「國際青年交流資助計劃」,籌辦了「青年夢想深度交流之馬來西亞互訪2023」計劃,讓學生親身遠赴馬來西亞的八打靈公教國民型中學進行交流、上課和互動,擴闊學生眼界,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的同時,亦能增添外國生活體驗。有參加計劃的學生對馬來西亞學生的學習習慣或言行舉止讚不絕口,進而思考自身不足及探索可進步的空間。學校在今年已計劃多個境外和海外交流項目,包括一個韓國交流團、一個英國及丹麥科技交流團等。學校期望每位學生在學期間都能參加至少一個交流團,學習自理之餘,亦能擴闊自身眼界,以親身體驗激發他們對生命的探索欲,繼續追求卓越,為人生訂立更崇高的目標!
林校長補充,參與境外和海外交流團的門檻其實不高,只要學生願意開口說英文且學習努力、奮進,皆可以報名參加。對於有機會出國遊歷,學生也表現得十分積極。境外交流計劃能夠培養學生的膽量與自信心,並為其提供豐富的機會以英語與外國人溝通。同時,他們從而認識到英語作為一項溝通工具的重要性,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日常也能夠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