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蘇浙公學 - 2024年12月
中文作根 英文為橋 讓世界觸手可及 助夢想起航
蘇浙公學相當重視學生的語言發展,尤其是香港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背景下,加上近年推行高才通計劃,不少內地學子來港求學。方仲倫校長指出:「普遍內地新來港學生的語文、數理都不成問題,但英文與本地同學的差距則較大。」校方一方面照顧本地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需要,另一方面積極地協助新來港學生適應香港的英文課程以及生活方式,培養全校同學中英兼善的能力,讓他們能夠「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發揮「一校兩制」優勢 建構多元發展出路
學校發揮「一校兩制」的優勢,國際部及直資部學生共用同一個校園,有效營建多元文化的學習氛圍,以及得天獨厚的英文語境。以英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國際部同學能夠與直資部的同學在課餘期間碰面交流,使同學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校方亦會安排初中學生到國際部參與特色課堂,促進本地學生與外籍學生「同儕互學」。
此外,學校提供雙軌制課程,直資部學生完成中三(Year 9)課程後,可以選擇修讀由英國劍橋大學創立的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課程(IGCSE)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課程(HKDSE),亦可以選擇完成中四(Year 10)課程後,修讀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課程。學生擁有更多元化的選擇,配合學校適切的支援及指導,步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中英雙語並重政策 配合未來發展需要
學校採用「中英並重」的語言教學政策,不單致力營造良好的英文語境,鼓勵同學多聽多說,更輔以普通話教學配合內地來港學生的需要。一方面,學校採用「一校兩制」的模式辦學,分設為國際部及直資部,以英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國際部同學與直資部同學會共享同一個校園,形成得天獨厚的優勢。兩部同學在日常的校園生活、校方活動、學界比賽等,有很多互動運用英文溝通的機會。校方更會安排初中學生到國際部參與特色課堂,促進雙方的「同儕互學」,久而久之,營造一個濃厚的英文語境。
此外,直資部初中各級分設中文及英文班,其中英文班主要學科以英語授課,讓同學在課堂中能夠了解到不同領域的英文詞彙與用法,綜合應用不同學科知識,鞏固英文知識點。另一方面,中文班則照顧到內地生的需要,數學、地理、歷史等科目,皆會輔以普通話授課,讓新來港學生更易掌握知識。
得益於學校普通話與英語並重的語言政策,新來港的同學不僅能夠更容易適應環境,還能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在英文學習方面,學生在英語語境的氛圍中,能更輕鬆地掌握語言。方校長坦言:「如果新來港的學生來香港求學,蘇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老師和同學都會講普通話,基本的語言溝通不成問題,這樣他們更容易在新環境中認識新朋友。」
照顧學習差異 扎實英語根基
不論是本地還是新來港學生,其英語能力無可避免存在差異。為培養同學建立扎實的英文根基,學校計劃在統一測驗後,為初中同學推出「英語提升計劃」,讓每位學生在正式課堂以外的時間,參與接受為期72小時語言強化訓練。方校長表示:「補習班規模龐大,最多可有一百位學生參與,每週課堂時長為六小時,兩小時為講師教學,其餘四個小時則是一對五形式的小組輔導,分別在星期五放學後及星期六進行。」小組輔導能夠聚焦各個同學的重點弱項並作出針對性的教學,藉此裨闕補漏,令同學英語能力有所進步。學校更計劃與外間大型補習社合作,讓同學得到更全面的幫助。
透過全方位支援,同學能穩固英文基礎,幫助他們跟上英語學習進度,這點對於新來港學生而言尤為重要。當他們能夠掌握好英文,便能建立英語自信,他日升上高中、升讀本地大學,甚或升讀海外大學,都將是一個很大的助力。方校長補充:「國內同學的英文其實不比香港的差,不過可能有些差距較大。而內地生當中亦不乏勤奮、求知若渴的學生。透過朋輩之間的影響,形成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促使同學們力求上進。」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自然語境活用英語
香港要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成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因此,學校致力培養學生建立國際視野、開拓眼界,舉辦各類型交流團讓同學了解不同地區的發展,例如前往東南亞國家、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地。以「探索英倫」暑期遊學團為例,老師帶領同學參觀大英博物館、格林尼治天文台、莎士比亞故鄉、「倫敦之眼」、曼徹斯特和利物浦球場等具文化學術意義或代表性的景點。同學沉浸在一個自然、有趣的天然英文語境之中,透過與外籍人士的日常溝通與交流中將英語活學活用,訓練英語聆聽及會話方面的能力。同時讓他們有機會增廣見聞,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與風土人情,探討世界的發展,啟發他們對英文的興趣,並建立國際視野,緊貼時代的發展,真正地做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貫徹全方位學習 體驗英語樂趣
學校貫徹全方位學習的理念,為同學帶來課堂以外的英語學習體驗,提升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每年,國際部皆會舉辦“Discovery Week”,組織同學出外參與學習活動;而直資部亦會舉辦多次「探究學習日」,透過校外學習,將包括英文在內的知識於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透過多元化的英語經歷,同學能夠感受到學習英文的樂趣,並從活動中了解全球的發展趨勢,教學團隊會安排同學在進行活動後,進行資料搜集並撰寫報告,從探究之中深化知識內涵。
與此同時,校方更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系合作,讓該學系的學員駐校展開為期三星期的觀摩,而同學們亦從活動中有所得着。例如與圖書館組合作舉辦的「加拿大文化交流」活動,讓同學對加拿大,一個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國家有更多認識;與英文科合作展開講故事活動,強化學生自己的英語說話的能力,並從活動獲得更多英語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對於英語的學習動機。
創造語言應用機會 提升學習自信心
同學們在課堂眾目睽睽下說英語難免會感到尷尬,故此校方積極給予各種機會,讓同學多用英文與老師溝通。例如舉辦「英文週」、英語書籍分享、訪問外國遊客等多元化的活動,鼓勵他們多聽、多講,在日常生活中多應用英語,以熟悉使用英文會話的情境,並充實他們的個人英語詞彙量,使之能夠熟練而有信心地運用英語。
方校長希望能夠豐富同學的校園生活,讓他們度過一段愉快的學習時光,故此學校精心地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宜學習的環境,例如寬敞明亮的圖書館、校園小花園等,為同學提供閱讀與溫習的空間,在輕鬆的氛圍中練習英語。
此外,得益於「一校兩制」的模式,直資部的學生能夠透過參與課外活動,與國際部的同學建立友誼。藉着活動中的協作、討論等,使他們的英文能力有所提高。在朋輩的鼓勵下,促使他們敢於表達,自然而言地用英文作為溝通的工具,從而訓練他們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他們運用英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