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年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 - 2025年1月
高參與 高讚賞 高展示 創設語境樂學英語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深諳學生要學好英語,必先要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學校為此設計了多樣化的課程和活動,涵蓋戲劇、朗誦、公開演說等,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運用所學。王潔明校長指出,學校強調「高參與、高讚賞、高展示」的教學理念,旨在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在參與、展示和獲得認可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建立對英語的興趣與自信,並在未來的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
多元學習經歷 增強興趣及自信
學校致力設計豐富的英文學習活動,以營造英語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學校每年舉辦「English Fun Day」,讓學生透過參與英文攤位遊戲和觀賞英語劇團表演,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此外,學校亦迎合不同節日舉辦英語活動,如在萬聖節時舉辦「Halloween Party」,讓學生在愉快的節日氣氛下學習與萬聖節相關的英文詞彙。聖誕節時,學校會舉辦「A Letter to Santa Claus」活動,創設趣味語境,鼓勵同學運用課堂上學到的寫作技巧和詞彙,撰寫英文明信片給聖誕老人。
學校亦訓練學生擔任英文大使,帶領同學午息時與外籍老師進行英語遊戲,同時也培訓高年級學生擔任「Reading Buddies」,為初小同學伴讀英文繪本故事。學校期望透過這些服務學習,展示高小學生的英語才能和領導力,並透過朋輩影響,鼓勵同學多運用英語,提升自信。
此外,外籍老師也積極籌辦英文活動,營造英語語境,例如推出午間英語廣播「English Radio Broadcast」,訓練英語大使進行英文廣播,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英語說話能力的機會,而收聽的同學則能學到生活化的英語表達技巧。
除了校內活動,學校本年度也舉辦新加坡交流團,讓同學嘗試用英語與當地人溝通,以語言作為橋樑,體驗他國文化,擴闊國際視野。透過這些豐富而多元化的英文學習活動,不僅讓同學有更多參與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英文學習不僅限於課堂,而是要融入生活,能學有所用。
照顧學習多樣性 提升及鞏固英語學習
學生的英語能力各異,學習需求也有所不同。為了貫徹高參與、高讚賞、高展示的理念,學校實施了一系列的學與教策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均能發展所長。對於英語表現優秀的學生,學校提供資優課程,例如英語戲劇、英語朗誦、英語公開演說的訓練及比賽等,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能力和自信。另外學校亦開設劍橋英文班,安排學生參加校外考試。透過給予學生更多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藉此提升學生的成就感,進一步強化他們的英語能力。
多年來,學校帶領同學參加「香港學校戲劇節」的小學英文組比賽,王校長指出:「我們的英語戲劇代表隊全由校內經驗豐富的老師團隊訓練,因為老師對學生的能力和個性較為熟悉,師生之間也更有默契,使訓練過程更為高效,我們希望透過戲劇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自信和表達能力。」學生們不負眾望,多年來均在戲劇節中獲得不少獎項,去年更囊括劇本獎、導演獎等六大獎項,再次刷新學校的最好成績,值得嘉許。
對於能力稍遜的同學,學校會為他們提供額外的學習支援,例如課前輔導班,以「小小班」形式教學幫助他們提升學習能力;此外,學校亦為新來港學童特別開設英文鞏固班,幫助他們逐步打好英語基礎。透過全方位的學習支援,使學生能夠在不斷進步中認可自己,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活用英文科課時 強化語文及共通能力
在校本課程方面,學校特別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英文科的課時相對其他科目較多,讓老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可更加靈活和有彈性,讓學生有更多參與趣味課堂活動的機會。老師們在課堂設計中着重滲入合作學習活動,藉由生生互動增強英語溝通及協作能力。
初小課程除了使用教科書外,學校還加入了教育局的小學識字計劃(PLPR/W Programme),由外籍老師和本地老師協作教授,透過閱讀繪本故事,以讀帶寫,幫助同學打好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在高小階段,學校則推行校本跨課程閱讀課程 (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RAC),配合課題融入閱讀素材及跨學科活動,擴闊學生閱讀面,使他們能夠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整合,達致融會貫通。
此外,學校亦設計不同的校本教材,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由教學團隊設計的學習工具「Word Bank」,不僅配合課題收錄了增潤詞語,還包括了作文常用的字詞,以擴大學生的詞彙庫,達致強化英語寫作能力的果效。
推動多元學習課 貫徹跨學科學習理念
為配合學生的多元發展,學校逢星期五下午會進行多元學習課,開展涵蓋多個學科相關的跨課程主題學習活動。英文科亦配合學習主題,製作閱讀教材及設計特色課堂活動。例如,四年級研習「香港歷史」(Old Hong Kong)主題,在英文課堂上,學生學習和探討與舊時香港相關的課題,並由英文科和常識科老師協作,讓學生閱讀有關香港歷史的英語文章,了解昔日生活。學生亦需要用英文訪問家中長輩,從而認識長輩們昔日的生活經歷,最後撰寫報告,分享學習成果。為了提升學習趣味,學校亦會舉辦懷舊遊戲日,讓學生體驗香港以前的玩具和遊戲,如跳飛機、跳橡筋繩等,讓學生能在趣味的活動中深化對香港歷史的知識。
跨課程主題學習活動亦涵蓋STEAM元素,如在小六跨課程閱讀主題「Inventions」中,學生閱讀與發明及設計相關的英語篇章,了解不同發明的製作過程及其如何協助解決生活問題。為鼓勵學生關心社會及發揮創意,老師鼓勵學生設計一項能協助解決生活困難的發明,並以英語描述其功能。老師會將學生的發明分享到網上教育平台,展示學生學習成果,提升其成就感,並促進同儕交流。
建立閱讀習慣 鼓勵自主英語學習
為了鼓勵學生閱讀並建立閱讀習慣,學校積極推行各種活動以培養閱讀風氣。例如英文科每年與圖書館合作舉辦「主題閱讀月」,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及能力。為進一步營造閱讀氛圍,除了圖書館,課室和禮堂也設有閱讀角,放置趣味故事書,以推廣閱讀文化,吸引學生閱讀。此外,學校亦為學生購買英文電子閱讀平台Raz-Kids,配合校本的「閱讀獎勵計劃」,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持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此外,學校亦期望通過電子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透過Google Classroom為每個單元創建電子教材庫,提供相關課題的多媒體影片、閱讀材料等資源,並設置預習和延伸學習任務,從而建立學生自學習慣及能力。
趣味銜接教材 陪孩子穩步成長
得益於辦學團體東華三院的大力支持,其屬下小學組成的聯校英文組設計了院本銜接教材供小一新生使用,其中包括由外籍老師錄製的英文繪本故事,供準小一生在暑假期間閱讀,培養他們對英文閱讀的興趣。為引導小一學生從小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亦推行小一伴讀計劃,讓外籍老師在早讀課與學生共讀英文圖書,並教授基本閱讀技巧,鞏固閱讀基礎。學校亦為小一學生設計英文温習冊,配以有趣的插圖及加入電子學習資源(如自學影片等),協助學生鞏固英文基礎知識,以便適應未來的英語學習。學校計劃將教材配合點讀筆使用,讓同學能邊聽邊讀,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