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年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 - 2025年1月
創新課程設計 豐富跨科活動 共建英文學習語境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致力為學生提供「度身訂造.獨一無二」的英文學習進程。學校的英文組及外籍英語老師攜手合作,透過跨學科課程及課外活動,在校內營造豐富的英文語言環境,從而配合本年度「讓我閃耀.Let Us Shine」的校本主題,讓學生從英語學習中提升自信心和展現自我。
度身訂造課程設計 從小打好英語根基
有賴於辦學團體的大力支持,學校能夠投入更多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英文語境。目前校內有四位外籍英語老師,其中三位負責教導低年級學生。來年,學校計劃將外籍老師的人數增至六位,以增加高年級學生在課堂內與外籍老師接觸的機會,令他們逐漸習慣用英文溝通,不再抗拒英語。
郭敏麗校長指出:「小朋友學習語言有一個『黃金期』,通常年幼時開始學習,效果會更佳。因此,學校的課程設計從小一開始便安排本地老師與外籍老師協作授課,希望讓學生從小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小一學生與外籍老師緊密接觸,同時能讓他們彼此熟悉,帶來安全感,並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除了本地老師和外籍老師,小一各班還安排教學助理入班支援學生學習。三位英文教職員通力合作,全方位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使他們能沉浸在英文語境中。
英文組老師各司其職 共同備課互相學習
學校積極推動外籍老師與本地老師互相協作,老師們各自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為學生提供教學和指導,共同推動校內的英語教育,為學生建構英語學習情境,培養他們的英語溝通能力。英文課程主任凌頌然老師表示:「本地的英文老師負責教授語言技巧,他們更了解本地學生的學習難點和特性,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外籍老師則主導活動,配合不同課題的教學重點,與學生進行各種互動,如口語、遊戲和寫作等。」同時,各級的本地老師會跟外籍老師共同備課,通過交流教學心得,使外籍老師熟悉小學課程的框架及教學進程,促進教師之間的專業交流。
多元課餘活動 鞏固英文課堂知識
為有效打造英文語境,學校積極與外籍英語老師合作舉行各種英文活動,將英語融入日常校園生活。英文組老師在課間及課後組織不同的英語活動,例如每週四的英語日(Fun Thursday),外籍老師和英語大使會在小息時為同學籌備豐富的攤位遊戲,並於午休時一同觀看電影。
平日,校內的英語室(English Café)亦會開放,供學生與外籍老師和英語大使進行各種活動,如畫畫、玩桌上遊戲和看漫畫等。此外,學校還會舉辦「Morning Reading」,外籍老師在晨讀時段為學生講故事,教授不同的閱讀策略和詞彙。在週會時段,外籍老師會與學生一同推介及分享英文好書,讓學生從閱讀中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及態度。
此外,學校亦會帶領同學走出境外學習英文,在復常後便火速舉辦「新加坡STREAM英語遊學團」,讓學生走出課室,在真實場景運用英語交流。
外籍老師陪伴學習 打造真實英文語境
學校其中一位外籍老師在校任教超過二十年,熟悉校園環境、香港文化及教育制度,從而能夠因材施教。外籍老師還組織聯課及課後活動,增加各級學生在課餘時間接觸英文的機會。例如,外籍老師會陪伴小一和小二的學生觀看英文卡通或YouTube影片,透過圖像學習英語;老師亦會挑選英語程度較高的小三和小四學生,由具相關專業知識的外籍老師教授STREAM課題及進行科探活動;小五和小六的學生則接受針對個人短講的培訓,訓練英文口語能力,提升自信心,為升中面試做好準備。
此外,外籍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非常融洽,他們關注並照顧學生的需求,因此學生也會親近外籍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詞彙和句式,這為他們提供了自然的英語運用機會和語境。郭校長笑言:「有時候我會和外籍老師在校門跟學生打招呼,因為我們教導學生要有禮貌,他們便要用英語向我們問好。起初,小朋友看到外籍老師會感到尷尬,但熟悉後便不再躲避,反而主動上前問好。我很高興能看到這樣的轉變,這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進步。」
英語滲透不同科目 學科知識融會貫通
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校實踐跨學科教學,將英語融入不同科目,使學生能在同一時間學習相似的主題,從而更有效地鞏固知識。得益於專業團隊的通力合作,外籍老師、英文科及其他科組緊密配合,實現科目之間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例如,英文科與常識科相互連結,推行名為STREAMaker Project」跨學科活動。課程發展主任李凱琪老師指出:「在小三的課程中,學生需要根據課堂所學製作隔熱屋子,外籍老師在常識課堂中以英文教授隔熱材料及P-O-E實驗設計,讓學生在學習常識的同時,亦能學習相關的英文知識並與外籍老師進行交流。」
今年,學校各級均以武術為主題,進行跨學科專題研習,以小三和小四為例,學生學習設計雙節棍。課程中會融入與步驟相關的英語詞彙,如次序詞及有關雙節棍英文詞𢑥,讓學生建構知識,並以英文寫出製作雙節棍的步驟。隨後,他們需要根據短片製作字幕和設計電子繪本。此外,學校還舉辦了「Smart STREAM Kids」活動,由外籍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實驗,透過STREAM活動為同學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提升他們對英文科和STREAM課題的興趣。跨學科學習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將英語學習擴展到其他領域,為學生未來升讀英文中學做好準備。
多元化幼小銜接課程 培養興趣、建立基礎
小學階段的英文課程與幼稚園不同,考慮到小一新生的學習需要,學校推出多元化的銜接課程,幫助同學適應小一生活。例如,在八月舉行的「小一適應課」中,學校精心設計校本英語拼音課程,教導新生掌握拼讀和朗讀技巧,同時進行英語閱讀練習,協助同學建立基礎,為開學後的英語學習做好準備。
除了學術範疇,學校還為同學安排英文的幼小銜接活動,如英文運動和STREAM特色課,從入學開始便能建立對英語的興趣。此外,小一的第一學段不設考試,而是採用進展性評估模式,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並給予他們多元化的回饋和正面鼓勵,使學生逐步適應校園生活和英語學習,做個才德兼備的「石小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