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年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 2025年1月
課堂、活動雙軌並行 多元英語學習經歷 沉浸英語世界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貫徹基督教辦學精神,提供優質全人教育,培養學生靈、德、智、體、群、美的均衡發展。學校透過制定整全、與時並進的教育策略,致力幫助每一位學生發揮潛能、各展所長,成為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主動學習者」。徐式怡校長強調英語學習需要學以致用,達至「常規課堂」與「活動學習」雙軌並行,使學生既能透過課堂學習建立英語基礎,亦能投入於英語活動中反複運用,豐富英語學習經歷,將語言與生活緊密聯繫,讓學生發掘英語學習的樂趣,達致活學活用的目的。
增加常規英語課節比例 提供更多語言學習機會
學校特別重視英語發展,一直與時並進,致力配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靈活調適英語校本課程,提供優質、多元的英語學習經歷。今學年,學校將常規英語課程調升至10節,強調老師之間的交流協作。在這10節英語課中,將有3節由本地老師教授,剩下7節則會採用外籍教師協作教學的方式進行,加入各類型的圖書,輔以拼音學習,旨在提供更全面的英語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徐校長補充,學校深知英語的重要性,學生需要在多種場景中實踐和應用英語,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外活動,學校都會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在真實的交流環境中運用英語,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業和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
以閱讀開啟英語世界 啟發學習好奇心
閱讀是獲取知識最直接又最有效的途徑,為培養學生閱讀英文書籍的興趣和習慣,學校於各個課室設置「Reading Corner」,配合圖書館的英文書籍,提供大量的英文圖書供學生隨時閱讀,營造濃厚的閱讀風氣。同時,學校制定多元化的電子閱讀政策,從初小階段起循序漸進讓學生接觸過萬本國際化的電子書本,如「Raz-kids」、「Epic」,與世界英語學習接軌。為此,學校特別為初小學生購置牛津英語系列叢書《Oxford Story Tree》,老師會配合校本英語課程,教導同學圖書故事中的遣詞造句,從英語會話專業化到寫作的範疇,藉着豐富的故事內容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領域的好奇心,提升他們的運用英語的能力。
開展「牛津RWI拼讀課程」 全面發展基礎語言能力
為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建立堅實的英語學習基礎,學校於初小英語校本課程中加入「牛津RWI拼讀課程」,教導原音拼合法,學習如何透過原音拼合、拆解的技巧,從而拼讀出不同英文詞彙,增加個人的詞彙量。徐校長指出:「英語課程其中包含三節實踐課,今年我們再增加了一節閱讀課,希望培養小朋友英語閱讀習慣,安排外籍老師與英文老師合作,在下午非正規課程提高同學的閱讀量,透過介紹繪本、推薦好書,以及鼓勵小朋友在閱讀後回校分享他們的閱讀體驗,使他們的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全面發展。」
「全英語多元智能課」 發展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學校除了注重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學業成績外,亦重視他們的全人發展,按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靈活設計多元、全面的教學策略,特別開設了「英語多元智能課」,提供應用為本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下,以英語作為學習媒介,發揮個人的天賦潛能,豐富英語學習歷程。徐校長表示:「課程以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Prof. Howard Gardner 的理論為基礎,透過不同類型英語學習活動,深化學生八大智能的發展。今年,學校再進一步系統化地深化課程內容,為各個年級設置不同的學習主題,提升學習效能。」
在今年的「英語多元智能課」中,學校的安排更具系統,例如小一級以體驗為主,而小二級則需要進行簡單的匯報,這樣他們能夠在學習後,與家長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讓家長了解他們的進步。及至小三級,學校會安排一個小型英語戲劇活動,讓學生從閱讀中化作劇本開始,逐步進行簡單的表演,讓他們有更深入的體驗,並且與學校「以滙報為本」的教學理念互相結合。
「我們觀察到,許多小朋友在面對面交流時會未具信心。因此,學校特別為同學安排更多表演及匯報的機會,讓他們在閱讀後能夠講述自己的理解。這些實戰經驗將幫助學生提升其英文匯報技巧。」徐校長補充,隨着學生進入高小階段,他們積累了更多應用英語的經驗,強化他們面對升中面試或其他公開演講時的信心,能夠自信地表達自我,從而提升演說能力。
充足資源支援學習多樣性 制定全方位銜接政策
英語不論在生活還是職場上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身為父母都希望子女能精通這門全球性的語言。英語對於家長而言尤其重要,皆因專才家庭學童插班入學,而他們的英語能力仍有待提升,當他們入讀香港的學校時,需要花更大努力趕上進度。為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學校得到辦學團體的大力支持,靈活調配教育資源,不僅設有六位外籍英語老師,更制定了全方位的支援策略,先會診斷學生學習上的具體難點與需要,繼而作出針對性的支援及輔導。
徐校長表示:「我們注意到專才家庭的小朋友在中文和數學方面的成績普遍優秀,但在英語表現上則有待提升。對於這些同學,學校會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不論是英文語法還是基本詞彙,我們都會協助他們從基礎開始加強學習。例如,假若是三年級的插班生,學校會從一年級及二年級的關鍵詞開始教學,確保他們能夠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在語法方面,學校亦會安排簡單的練習,循序漸進幫助同學掌握相關知識,教學得宜,學生成績亦見躍進。」
此外,學校還會安排導修課,英文科任老師將針對學習落後的學生進行補習,特別關注他們不熟悉的內容,幫助他們在語言上取得進步,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學校亦特別設立了輔導英語班,讓學生在課程以外能夠進一步加強英語學習。這些課程不僅能減輕家長壓力,還能緊扣學校的校本課程,在校園與同儕一起學習、進步,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得到最適切的教導與照顧。
家校攜手鞏固英語基礎 閱讀計劃建立親子時光
為促進家校合作成效,攜手幫助同學奠定堅實的英語基礎,學校特別製作了一本名為《Basic Sound》的書籍,當中收錄了不同英語詞彙的外籍英語老師發音示範。徐校長指出:「家長可以利用這本書幫助孩子在暑假前溫習,尤其是同學在課堂學習後可能會忘記某些字詞的發音,他們可以通過《Basic Sound》來教導孩子正確發音,有助建構正向親子關係。家長普遍表示這本書非常實用,對於孩子未來學習任何複合拼音都有重要的幫助。」
學校亦會舉辦拼音家長工作坊,分享拼音的重要性,幫助同學掌握拼音,使他們在應用或寫作英語時更加流暢。許多家長會詢問老師的教學內容,或如何拼讀特定的字詞。為此,學校會將相關技巧傳達給家長,幫助他們了解如何協助孩子學習。當家長掌握了這些技巧後,能更集中地支持孩子的學習,了解他們所學的內容。英語學習的重點在於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學生可以嘗試主動拼讀,比較與正確發音的分別,自我解難。
此外,學校還推出「Home Reading」閱讀計劃,旨在推動家長建立親子閱讀的時光。學校會推薦一些英文書籍,讓同學們可以借閱,並與家長一起閱讀,培養正向的閱讀態度以及終生對書籍的興趣和享受。同時,這個計劃會與學校的閱讀課程相結合,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分享他們的閱讀體驗,互相分享一本正在閱讀的英文故事書。近年來,徐校長發現更多家長願意花時間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和互動,並非常欣賞家長的投入,這也反映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上,學習表現穩步上揚。
「專科專教」提升英語教學效能 跨科協作促進深度學習
學校一直強調教師專業發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為此建立了教職員考績評核制度,以提高教學效果,鼓勵教學團隊進行課堂研究,不斷提升教學和學術水平。為確保教學團隊持續成長和進步,學校亦制定了長期、中期和年度發展計劃,並設立了成功指標。此外,學校致力貫徹「專科專教」政策,根據教師的個人科目專長,為各科組設立不同的專責崗位,讓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專業,展現卓越表現。在建立英文語境方面,學校更成立了「英文氛圍組」,由經驗豐富的專科英語教師和外籍英語教師擔任專責教師,共同策劃多元化的英語學習活動,以深化學校的全英語學習氛圍。
學校推行的「專科專教」政策成效顯著,近年更進一步開展跨課程協作教學。徐校長表示:「我們發現某些領域更適合共同教授,便安排老師協作教學,發揮他們的專業效能,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例如,在認識中華文化——粵劇時,音樂科可以教授粵劇的唱腔、歌詞和意境;視藝科負責設計服裝和化妝,並討論不同顏色如何表達丑角和旦角的特質;英文科則閱讀相關文本內容,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知識文化內涵。透過跨學科合作讓學生在綜合學習中,體驗文化的魅力和知識的深度。」
通過推動跨課程協作計劃,能夠豐富學生的戶外學習,使他們更立體地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建立更全面的知識面,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與目標。例如有些學生可能熱衷於寫作,或喜愛唱歌和表演。最終,在學期末的時候,同學們能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來展示,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加強了對學習的投入感和擁有感。透過賦權學生主導學習的模式,有助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生活中主動應用不同學科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拓展學生們視野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