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學懂善用全方位學習津貼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全方位學習津貼 盈餘運用 五種基本學習經歷 人工智能 個人化學習元素 學習體驗活動 STEM教育

  「全方位學習津貼」屬經常性津貼,資助學校及按位津貼學校應在相關學年以最有效的方法運用撥款,學校原則上不應保留津貼的餘款;然而,學校於實際運作上亦可按校本需要,保留合理的津貼餘款,並轉撥到其後年度使用,上限為該學年獲發的12個月的津貼款額。學校須根據已審核的周年帳目,把超過上限的餘款退還教育局。「全方位學習津貼」2020/21學年津貼金額,以24班的學校計算,小學可獲約76萬元,中學可獲約117萬元;學校應妥善運用上述津貼,為學生創造空間,令他們獲得更全面的培育。

  全方位學習強調「讓學生在真切情境和實際環境中學習。這些切身體驗能夠令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一些單靠課堂學習難以達到的學習目標」,為支援學校政府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建議:由2019/20學年起,向公營學校(包括特殊學校)發放恆常的「全方位學習津貼」,並每年調整津貼款項限額,以支援學校在現有基礎上能更大力推展全方位學習。因應校情和整體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可靈活運用津貼於不同學習領域和課程範疇,為學生組織更多走出課室的體驗學習活動,讓他們獲得更活潑、豐富的學習經歷,拓闊其視野,提升學習動機和興趣,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

疫情下的盈餘運用

  學校於2019/20學年經歷了因疫情停課,大部分學校的「全方位學習津貼」均有盈餘,至2020/21學年(本學年)再次因疫情停課,我們預計學校是項津貼的盈餘將會更多。本學年有不少學校都暫停或延後原本已安排的課內/課外活動及交流,集中精力追趕教學進度上,以致該津貼的運用滯後,最終,當學校到接近該筆津貼款項退還死線,學校和教師已束手無策。


  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文與同工們分享一些建議,讓大家未雨綢繆,既有利學生學習,又能善用資源;以下我們先了解學校可運用該項津貼的範疇:

1. 

組織配合學習宗旨、課程目標、學生心智發展階段的體驗學習活動,把全方位學習策略融入各學習領域/科目和跨課程活動之中,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2. 

豐富學生的五種基本學習經歷,包括智能發展、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體藝發展、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3. 

運用部分津貼購買推行全方位學習所需的設備(包括相關設備的維修保養)、消耗品和學習資源;

4. 

支付教師帶領學生活動的開支。

參考上述教育局《全方位學習津貼運用指引(2020年11月)》的運用範疇,我們有以下建議:

1.

在這段時間,大家以網上形式繼續學習活動,學校可考慮運用該筆津貼支援學生通過網上學習平台,參與不同學校、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彼此交流互動;待疫情過後,學生可以繼續參與實體的延伸活動。此外,有部分的網上學習平台由學習管理系統(LM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管理,並加入人工智能和個人化學習元素,不但能讓學生按自己步伐和能力學習,更能讓學生在課室以外體驗學習活動,也方便教師分析學生學習數據,有助了解及管理學生的學習進展,結合一站式全方位學習和學與教的管理。

2.

如學校有意發展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可以考慮運用該筆津貼購買全方位學習所需的設備、消耗品、學習資源、軟件、器材等(包括製作STEM套件、虛擬實境工具),借給學生使用,讓學生接觸和發展STEM教育。學校更可以通過與不同機構合作,引入更多新元素及設備,如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可提供多項STEM計劃及設備,學校用教育優惠價選購,以解決校內缺乏或存放設備的問題,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和體驗,提升他們對學習STEM的興趣。

3. 

學校亦可以考慮利用該津貼以採購服務形式,僱用外間機構或聘用專業人士/教練,以協助學校舉辦有助促進全方位學習的課外/課後活動,如網上的舞蹈課程及美術欣賞課程,讓學生在家亦可發展體藝,並於疫情過後參與實體課堂,讓他們更懂得珍視及欣賞體育和藝術活動。

4.

學校亦可運用津貼資助學生參與本地或境外比賽/活動的報名費,由於疫情關係,許多比賽/活動都會以網上進行,即使學生未能親身參與,亦能於網上報名參加,當活動完成後,教師可以邀請學生於學校網上平台分享經驗;這樣,不但參加的學生得益,參與分享的學生同樣受惠。學校更可以於疫情過後,因應相關主題推展不同的學習體驗活動,如工作體驗或社會服務,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總結

  在疫情下,不少學校在本學年都可能會面對需要退還全方位學習津貼的難題,如何好好善用該津貼以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絕對是教師們本學年的其中一項目標,期待更多同工分享如何善用「全方位學習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