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育 助學生認清失敗的價值

文: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正向教育 失敗週 幽默週 贏在起跑線 林秋霞 亞斯理衛理小學 馬浚偉 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 陳穗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

教育傳媒:正向教育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正向教育」成為教育界的新潮流,近年廣受關注,希望培養同學的正向情緒,讓同學了解「失敗」的意義,學習管理負面情緒,從而提升他們的抗壓能力,展現更好的自我。

「明愛家庭服務」去年就學生情緒問題特地進行訪問,對象為逾1,500名小五至中二生,以填寫「兒童自殺潛在可能量表」為評估,按焦慮鬱結、家庭困境、自殺意念三個類別量度自殺潛在可能,結果顯示約3成受訪學生有潛在情緒問題和自殺可能。如何助學生面對壓力,成為當務之急。

正向心理學:PERMA幸福模型

Prof. Martin Seligman發表PERMA幸福模型,包含五種元素,被廣泛應用於各界。而正向心理學的思維亦運用在教育界,協助學生處理負面情緒,轉化成正向情緒。

正向心理學:PERMA幸福模型

陳穗:認識失敗意義 成為下一代「智慧創造者」
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總幹事

陳穗: 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在2018年7至12月期間,以問卷訪問18間港島區小學學生及約2000位家長。以10分為滿分計算,有8間學校預計學生壓力指數達7分;12間學校也認同學生沒有足夠運動時間。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連續7年調查本港中學生的抑鬱焦慮狀況,發現近年青少年出現抑鬱及焦慮情況有上升的趨勢。以2018的調查結果為例,當中超過51%受訪學生呈抑鬱徵狀,即每兩個中學生就有一個受抑鬱困擾,25%學生出現高焦慮徵狀,有約5%學生更有輕生念頭,是歷屆調查結果中最高。

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最快樂的階段,本港中小學學生卻處身於高壓的環境中,導致不同的精神健康狀況,例如焦慮、抑鬱甚至輕生。年青的下一代本是社會的未來,但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問題,不但削弱了他們人生的幸福感,更不利於香港的未來發展,家長也不知如何面對及處理,對醫療系統也是龐大的負擔。

內外交迫的壓力

學生壓力來源可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

外在因素
社會一直鼓吹「贏在起跑線」,這條線成為了一個魔咒,限制了生命的獨特性和可能性。當學校和家長都以「贏」是唯一的成功準則時,孩子便迫於追逐這條線,學校和家長都千方百計催谷學生子女成為贏家。可是人生這麼長,為何要在起跑線定輸贏?除了能力外,孩子還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可惜「人生勝利組」卻不能輸,輸者需要背上「失敗者」的標籤,不但失去自我價值,甚至失去努力和動力。

內在因素
在這場競賽中,不論誰勝誰負,他們的生命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孩子為了滿足老師和父母的期望而迷失自我。每個人內心也渴望感到有價值,被肯定、接納和欣賞。當人最深層次的渴望得不到滿足時,兒童和青少年可能因而失卻學習動機,心理亦變得焦慮、恐懼和失去希望。
*有關「贏在起跑線」的議題,可參閱《香港教育雜誌》第3期。
https://www.goodschool.hk/ebook/reader/20190301

一條線能定義成敗嗎?

廿一世紀是一個瞬息萬變、科技急速發展、人工智能隨時取代人類工作的時代。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與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本港有28%工作,將於未來10至20年被人工智能取代。美國勞工部調查,目前學生畢業後,有65%的工種現在還沒有出現。由此可見,我們培育的下一代必須由「知識工作者」轉化為「智慧創造者」,因為人工智能永遠不能取代人類天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因此,教養下一代的關鍵方式便是「創新」。

成敗其實並不矛盾而失敗

縱觀近十年改變世界的成功人士,例如:喬布斯、比爾蓋茨、J.K.羅琳等,他們都突破框架,運用一己天賦、熱情和創意,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每一位都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這些失敗並沒有擊敗他們,反而令他們的內心更強大,在失敗中繼續堅持下去,並一次又一次地吸收經驗,勇敢冒險,不斷嘗試,最終達到目標。

因此,成功的定義不應由狹隘的一條定義,我們更應思索的是:

能否為自己定下目標?
能否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能否突破自己?
能否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否關注自己、理解他人、貢獻社會?

而失敗只是:

達成目標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在錯誤中吸收經驗、解決難點、勇敢嘗試,從而發現新方法,達至創新的過程。

總而言之,要成為一個有能力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新人類」,我們不要害怕孩子犯錯,孩子愈早失敗,日後付上的代價愈少。而在學生時代的失敗是相當有價值的經驗——從失敗中裝備的抗逆力、解難和創新能力,足以令學生在未知的未來前進,畢竟每一次的失敗
都能讓他們成長。

願我們敢於放手讓孩子在跌碰中成為堅毅的不倒翁;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陪伴、鼓勵和啟發孩子以正向思維去面對,成為不怕失敗,真正經得起時代挑戰的「智慧創造者」。

林秋霞:孩子慢慢來 失敗了也沒關係
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創新課程及活動發展主任

林秋霞: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

香港自2015年9月新學年至今,已有140多名孩子自行終結生命。近年本港學生出現抑鬱及焦慮情況有急劇上升的趨勢;每2個中學生就有1個受抑鬱困擾、每5個小學生就有1人出現抑鬱及嚴重抑鬱徵狀,孩子的精神健康狀況極需受關注。

面對失敗的成長思維

「教育制度」、「生涯探索」、「情緒管理」、「逆境力」、「解難能力」等關鍵字,相信與上述的現況密不可分。「物競天擇」、「汰弱留強」、「成王敗寇」等根深蒂固的觀念,在華人社會確實不會陌生。

社會一向教導下一代如何達致成功,卻很少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失敗。然而,人生的挫折及失敗從來就不會少,越恐懼越要面對。與其要求孩子不犯錯、不失敗,倒不如培養他們承受挫折,面對失敗的能力。

美國教育家杜威的一句名言:「失敗是一種教育,知道甚麼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敗,都能學到很多東西。」「失敗教育」並非鼓勵失敗,而是強調在過程中學習突破自身限制、永不言敗、迎難而上,從失敗的經驗中尋求改進方法及堅持的課題,藉此持續進步及突破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故此,失敗並不單是為了成功作預備;失敗,其實是為了更大的成長。英文字「FAIL」潛藏的意思是「First AttemptIn Learning」,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成長:「Havinglearning, you are growing」。

增強情緒管理技巧

去年跟亞斯理衞理小學合作舉辦「失敗週」,讓學生透過多元的體驗活動,深刻領會個人失敗的滋味,從中學習如何面對失敗。今年與該校再度舉辦「失敗週2.0」,焦點由學習及經歷個人的失敗,至體會及感受團隊的失敗,讓學生歷經團隊協作中可能會遭遇的不同挑戰,裝備個人在團隊中的溝通、解難及情緒管理等技巧,藉以增強自身的抗逆力。

正向教育:嘉賓馬浚偉在失敗週活動中與同學分享心得。

嘉賓馬浚偉在失敗週活動中與同學分享心得。

活動期間,孩子們所說的話在思海中久久駐足。有一位孩子說:「如果失敗了一次便放棄,那就是真正的失敗。」另一位孩子接續說:「如果我們在過程中沒有努力就得到成果,這並不是成功,這叫做不勞而獲。」猛然想起大學年間,一位良師送給畢業生的話:「每個人的起點根本不同,槍聲一響,就要拼命向前跑,跨過各人不同或類似一個又一個的障礙,直奔終點,時間有長有短。最重要是結束時,根本沒有輸贏。繼續挑戰自己,面對自己的長短處。只怕未盡全力,就無話可說。跌倒,若只專注傷勢,或邊跑邊問自己是否適合落場跑,那就真的浪費機會,沒有跑好這一段。人生中每一個機會,都是千載難逢,轉眼即逝。把握每一個,成長的時刻。成長在你手,你盡了力沒有?」

付出努力未必會成功,當中存在不少因素去左右結局;然而關鍵是自己是否敢於接受挑戰,有否盡力付出。倘若已用盡洪荒之力,實在值得跟自己說:「感謝自己,因為我真心努力過。」想起了日本甲子園這個地方—這是每個高中棒球運動員都想去的地方。在距離甲子園球場最近的阪神電車「甲子園站」旁邊天橋上有一句標語:「98%的高中球員會在這裏失敗,然後,變得更強。」

展開隱形的翅膀

每位孩子與生俱來就有一對美麗燦爛的翅膀,是誰折斷這雙隱形的翅膀?從來都沒跌倒,只是幸運。跌倒後都能在爬起來繼續前進,那才是實力。師長一起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不怕挑戰、不怕失敗、願意努力、願意堅持。這樣當困難、逆境、挫折,甚至失敗來襲時,我們的孩子才能從容不迫,昂首勇敢地面對:「我可以失敗,但不會被擊敗。除非我自己放棄,否則沒有人能打敗我。」並且,他們會笑着跟每一位一直陪伴成長的重要他人致謝。

幽默教育 提升學生抗壓能力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在3月底舉行「幽默週」,培養學生幽默感。作為正向教育的一大重要元素,幽默可以助學生於困境中減壓,林秋霞主任表示,在活動中看見學生敢於創作棟篤笑,並於人前表演,能大大增強學生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