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華禮儀教育 大灣區師資培訓課程第一期 分享教學經驗 推動學界專業交流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香港教育雜誌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大灣區 禮樂文明教程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 文學院國學中心 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 彭林教授團隊 教育專業第18期 香港教育雜誌42期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於今年 5 月底至 6 月初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中華禮儀教育」項目——大灣區師資培訓課程第一期,提高校長和教師對中華傳統文化和內涵的深度認識,從而提高中華禮儀教育的教學成效。透過講座、培訓以及實踐,讓不同地區的老師彼此交流與分享中華禮儀教學經驗,促進教師在禮儀教育「學」與「教」領域上的專業發展,並進一步推動學界的專業交流。

學習教材:《禮樂文明教程(初級)》、《禮樂文明教程(中級)》
參考教材:《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禮記》
師資團隊: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 彭林教授團隊
形式:ZOOM 線上講座
請到中華禮儀教育官方網站觀看課程錄像:https://www.etiquettelearn.com


第一講:古典禮樂與當代教育
主講人:張濤老師
經學是文化精華的寶庫,而禮學之本在於三禮:《儀禮》、《周禮》、《禮記》。張老師解釋,現代學校教育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規範性和完整性,這固然重要,但還有非常多的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需要通過深度思考才能形成一種關於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的整體認知。讀經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所繫,回溯古典禮樂並非要捨棄當代教育,而是為了回到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充實、豐富當代教育,對學生做到「相見以誠、如保赤子、如植佳木」。

 


第二講:師生之禮
主講人:佟雪老師
尊師傳統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荀子 ‧ 禮論》。佟老師指,「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氏春秋》。古時遵行師生之禮,學生須「出入恭敬,如見賓客。後至就席,狹坐則起。」遇
到尊長時,應快走或小跑向前,恭敬站立問候。陪同尊長外出,亦要專心陪侍,不可與道路對面的人說話。為人師者,亦必須謹記三個字:師、範、道,作教育的理念。

 


第三講:中小學禮儀教育實踐探索
主講人:楊柳老師
楊老師從探討新時代禮樂文化教育及其獨特育人價值開始,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塑造學生高潔的品性與儒雅的言行。現代社會要推展「禮樂」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更需全面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結合現代話語特點,始能達至最大成效。透過推出相關培訓班、示範課,並研發教材,讓學生明人倫之常,培養孝悌仁愛之心,並培養社會責任。教材應讓學生輕鬆把握禮樂文化的精神和要點,盡可能引出最為關鍵的經典語句,並賦予現代意義,讓禮樂文化真正融入生活。

 


第四講:中國人的祖宗信仰
主講人:陳士銀老師
祭祖始於對逝去親人的感恩與懷念,終於善意善行的傳遞與推廣,既是中華孝道的重要傳承,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質。陳老師從《論語》入手,分析三年之喪。儒家的喪禮、祭禮是基於子女對父母依戀、感恩與不捨的本心,是人性的流露。祖宗信仰並非提倡久喪,而是撒下敬重祖先、尊敬父母、賡續文脈的種子,傳承孝道。「愛無差等,施由親始」,施捨救濟,從積德行善開始。

 


第五講:孝親之禮
主講人:張凱作老師
孝道內涵包括:其一,奉養:「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其二,敬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其三,愛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其四,盡職:「立身行道,以顯父母」;其五,愛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最後,愛物:「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張老師強調,行孝的准則是論心不論跡,並非恪守教條,而是根據不同環境、個體的具體狀況,從當下做起。

 


第六講:容體之禮
主講人:鍾誠老師
鍾老師介紹容體之禮,包括儀容、視聽、坐立、行走。儀容:禮義之始,在 於「 正 容 體、 齊 顏 色、 順 辭 令 」──《禮記》。有修養的人,應當小心謹慎管理自己的表情,更重要的是修養自己的內心,對他人抱有敬意;視聽:視與聽,表現內心和禮儀修養,知道何時該聽、該看、不該聽、不該看;坐立:在正式的場合,需要站立時,姿態都宜保持端正,體現一個人的氣魄和精神。與尊長同行,要主動關照對方行走情況,懷着謙讓的心配合對方步伐。

 


第七講:詩樂啟蒙教育實踐
主講人:姚永輝老師
姚老師指出,實踐詩樂教育的方法包括:經典誦唱:讓學生學唱詩篇,曲譜可源自古曲或當代譜曲,從中克服經典誦讀教學的刻板,形成深刻記憶;詩意略解:簡明扼要為學生解釋詩意,將所學與生活相連,避免脫離實際;說文解字:藉着詩篇學習,結合形象圖片、生活場景助學生快速認字,積累經典詞彙;文化拓展:認識天文地理,積累歷史風俗等常識,習得禮儀精神、尊重他人。

 


第八講:《學記》研讀
主講人:李旭老師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也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著作之一。當中包括四大範疇:其一,化民與成俗:「化民成俗,其必
由學乎」,需要以教育和制度雙軌並行,始能取得成效;其二,自反與自強:「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道不足,反省自身,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其三,學制與學規:老師需給予適切的引導和約束,讓學生自發尋找自己的道路,把握當中的平衡;最後,善教與善學: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人盡其材,才算成功的教育。

 


第九講:樂和同
主講人:胡雅靜老師
胡老師首先探討了古代的樂器和音律,原來十二律背後,蘊含了古人對宇宙的世界觀。而詩歌弦誦,皆是當時社交禮儀活動中,進行詩樂的酬唱應答時不可缺少的內容。周公制禮作樂、宣導樂教,開展古代禮樂教化之先河,將藝術教育(音樂教育)與道德倫理教育(德育)的結合,突出培育通才的概念,體現「以樂教和」的目的。胡老師總結,音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因此儒家推崇思想純正、風格典雅的古樂,以達到教化人心的目的。

第十講:言辭之禮
主講人:李洛旻老師
禮與言辭是人際之間互動交流的工具,合禮的言辭,能培養學生從裏到外的德行和品格。李老師闡述了五項言辭法則,包括要做到非禮勿言、謙恭敬讓,並以清晰的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與尊長相處時,不能貿然插嘴,多觀察對方臉色,「父母有過,下氣恰色,柔聲以諫」,且需注意發言的場合。李老師於最後介紹了古人彼此間的傳統稱謂,補充相關知識。

總結:
鄧立光博士指出,這次講座主題不局限於討論禮儀規範,而是以經典作為依據,把禮儀融入生活當中。負責講解的老師都是彭林教授的高足,都是禮學專家。聽課老師除了增進學養,還會使教學內容更富生命力。師資培訓課程會與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合作,繼續進行,下學年並會推展多元範疇的國學活動,讓老師、學生均能領略中華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