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華禮儀教育 大灣區師資培訓課程第一期 分享教學經驗 推動學界專業交流

粵港澳大灣區中華禮儀教育 大灣區師資培訓課程第一期 分享教學經驗 推動學界專業交流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香港教育雜誌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於今年 5 月底至 6 月初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中華禮儀教育」項目——大灣區師資培訓課程第一期,提高校長和教師對中華傳統文化和內涵的深度認識,從而提高中華禮儀教育的教學成效。透過講座、培訓以及實踐,讓不同地區的老師彼此交流與分享中華禮儀教學經驗,促進教師在禮儀教育「學」與「教」領域上的專業發展,並進一步推動學界的專業交流。

詳細內容
反思科技產品使用習慣 如何銜接大灣區發展——專訪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18期)

反思科技產品使用習慣 如何銜接大灣區發展——專訪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18期)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由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下稱「資科辦」)負責的「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和「奇趣 IT 識多啲」計劃,香港中文 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樂見其成,然而他認為計劃暫未考慮如何對應大灣區發展,日後可能出現銜接問題。

詳細內容
停課下,學校有考試 以外的評核方法嗎?

停課下,學校有考試 以外的評核方法嗎?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持續一段長時間,復課無期,中學文憑試也被迫延期。隨着學期臨近完結,如何在無法進行面對面考試的情況下評估學生所學,便成為不少老師的難題。

詳細內容
電子教學兩種模式 混合應用互補不足

電子教學兩種模式 混合應用互補不足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為應對突如期來的疫情,全港學校長期停課,讓不少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感到措手不及,擔心停課會影響學習進度。如學校能善用市面上各種電子教學工具,相信能把停課的影響減低。

詳細內容
增進語言實驗室的同儕互動

增進語言實驗室的同儕互動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語言實驗室(Language laboratory)已有悠久歷史,一直被視為是外語學習的有效場地(註一),在多數大學和中學均有配備。語言實驗室一般配備電腦、耳機、和麥克風,學生可在語言實驗室對着電腦練習口語和聆聽,老師也可通過系統聽到個別同學的表現並給予反饋。有研究顯示,同儕互動對語言學習大有裨益(註二)。然而,舊有語言實驗室的設計多以方便學生獨自學習為目的。部分語言實驗室的圍板分隔設計,雖然有助隔音,卻不便同儕互動。

詳細內容
善用流動裝置 深化戶外學習

善用流動裝置 深化戶外學習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學習從來都不限於課室。不少老師都會安排戶外考察,為同學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在這人人一部智能手機的年代,利用流動裝置來增進戶外學習的科技日益成熟。老師和同學該如何善用科技,讓學習走出課室?

詳細內容
教學科技 如何改變課堂?

教學科技 如何改變課堂?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在這科技迅速發展、信息爆炸的年代,學校也要與時並進,培養學生的在新時代所需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在反思以老師單向講課為主,過於強調死記硬背和應試的傳統教學模式,而嘗試採用各種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創新教學法,提高學習興趣。

詳細內容
教學短片評估初探

教學短片評估初探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隨着科技發展,個人學習的渠道已遠不限於書本和課堂。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既可用來自學,也可用來配合課堂活動,深化學習。部份老師也會自行製作教學短片。老師如何在眾多的網路資源中挑選合適的教學短片呢?老師自行製作教學短片時,又有甚麼值得注意呢?

詳細內容
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最近在深圳擔任一家教育集團的專業顧問,與一群有教育熱忱的夥伴一起建構生命安全教育課程。當構思成熟,課程設計也初步完成,讓我們可以通過實踐檢視成效與優化課程。

詳細內容
如何有效減少孩子沉迷手機?

如何有效減少孩子沉迷手機?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如何引導他們減少依賴手機或其他科技產品?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