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升小策略 男孩女孩大不同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升小策略 升小日程 選校規劃 雙周69期

不少父母都有以下經驗︰再文靜的男孩,一樣需要「放電」;再活躍的女孩,也會傾向依從成年人的指令。其實男孩和女孩天生就有不同的性情,心智及腦部發展速度亦不一樣,家長可因應子女的發展、能力和性格調整選校策略,選擇最合適的小學。想讓子女愉快學習,家長便先要由了解子女開始。

腦部發育 速度範疇有異

於年幼時,男孩右腦的內部連結比較發達,與左腦的連結則較差,顯示男孩的腦部有助於連結認知與(肢體)協調行動,數理邏輯發展比較好,皆因數理邏輯主要涉及右腦活動。女孩於左右腦的連結較佳,在溝通分析與直覺能力的表現上相對較佳,即使在孩童時期已能展現出這一面。

走出書本 從經驗中累積

坊間不少教養書籍特別為男孩的家長而設,皆因普遍男孩在初小學習時確實比較需要特別照料。相反,女孩天生較為喜歡依從成年人指令,加上腦部發展又快,能輕易地適應小學生活。然而家長亦不應盡信書中所說的一切而自我設限,每位孩子都是獨特的,家長應不時檢視子女情形繼而修正自己的期待,再輔以適當協助。

專門研究兩性教養的心理學家Leonard Sax曾指出,現代教育過於着重「書本上所得的知識」而忽略了「從經驗中累積的知識」。特別是男孩,在純文字吸收上會較慢,家長可以考慮在家中或課餘時間補足「從經驗中累積的知識」,多到戶外從真實經驗中吸收知識,加深課堂所學,讓孩子得到更平衡的教育。

男校VS女校VS男女校

基於男女孩在發展上有甚大落差,是以 LeonardSax 主張單性別教育,將男女孩獨立設校,在課程上可以更貼近他們需要,而這個理論亦正正解釋了香港的現象︰傳統名校確實以男校和女校為主。然而不少家長則擔心,當子女長期只跟同性玩伴玩耍,缺乏跟異性相處的機會,社交能力難以提升。若朋輩之間能有正面影響,當男孩跟女孩相處時,互相學習吸收對方的長處,也可能在成長上有所裨益。

無論支持哪一派的說法均有其道理,最重要是多與孩子溝通,讓子女了解小學的學習模式和校園生活,若子女最終升讀男校或女校,家長更應多解釋,讓他們更快投入小學新生活。

做好選校規劃 掌握階段日程

根據數據顯示,2022/23年度共有43,755名學童參加自行分配學位,其中21,724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換言之22/23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成功率為49.6%,創下15年新高。若孩子未能分配到心儀的學校,便要進入統一派位程序。現為各位家長整理出簡易時間表以供參考,讓家長能調整心態和策略,為子女做好升小準備。

1.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分兩個階段:「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及「統一派位」階段。在去年11月21日已經公布了有關9月份入讀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錄取名單,並於11月23及24日完成註冊手續。根據小一入學統籌辦法資料顯示,所有官立及資助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約為該校小一學額總數的50%,餘下的50%學額將留待稍後「統一派位」階段時分派。

2. 「統一派位」階段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派學位的學童會自動進入「統一派位」階段,家長無須另行申請入學程序,教育局會於 1 月下旬以書面通知有關家長於指定的日期内到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為其子女辦理選校手續。家長若在 1 月 30 日仍未收到選校通知書,應儘快致電學位分配組查詢。

家長在統一派位中心為子女辦理「統一派位」選校手續時需要填寫《選擇學校表格》。

《選擇學校表格》分爲:
1. 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
家長可以選擇所屬校網以外最多三所學校,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
2. 按學校網的學校選擇
家長只能填寫不多於 30 所所屬校網内的小學。

家長可以在甲部和乙部重複選填所屬學校網的學校,但切勿在同一部分重複同一學校選擇,重複選項並不會增加入讀的機會。另外,若所屬校網只有 20 間學校,家長可以於《選校手冊》内留意是否有向其他校網跨網借調學校。

學位的分配會根據家長選校的先後次序,並按電腦派位程序進行。電腦會首先處理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然後才會處理乙部按學校網的學校選擇。在甲部成功獲分配學位的學生不會再經乙部獲分配學位,如學生在甲部的所有學校選擇經審閲後仍未獲分配學位,他們便會自動進入乙部獲分配學位。

家長需要留意,「統一派位」機制以讓所有申請人均獲分派一個學位為首要原則,因此若所選的所有學校均無法提供學位時,系統便會分派一個沒有選擇,同時有剩餘學位的小學,因此家長最好將校網内所有學校的排序好好安排。

「統一派位」結果將於6月7日至8日透過郵寄方式或電話短訊形式通知家長,家長須在指定期間前往獲派的小學為子女辦理註冊手續。

3. 注意事項

同一家長如有超過一名子女同時參加同一派位,而希望他們能獲派同一學校,該家長必須在子女的「選擇學校表格」内填上完全相同的選擇(如:選校數目、次序等)。

家長為子女選擇小學時,應該先瞭解子女的特質、性格、能力和興趣,並考慮學校的辦學團體、歷史、位處地區、宗教等不同因素。

若家長希望子女就讀直資小學、私立小學或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可直接向該些學校申請。凡已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的學童,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官立或資助小一學位。如他/她已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學法獲派學位,該學位亦會被取消。直資小學會要求接受其小一學位的學生家長簽署保證書,以確保他們清楚明白上述的安排。

教育局會在有需要時查核申請表内所提供資料的真確性,亦可能會要求家長/監護人提供其他相關文件和資料(如其他住址證明文件),或作出宣誓,以資證明。如有需要,教育局亦可能會進行家訪。

4. 重要日程

2月4日至5日
未獲「自行分配學位」錄取及參加「統一派位」的學童之家長前往統一派位中心,為子女辦理選擇學校手續,以便統一派位。

6月7日至8日
統一派位結果透過郵遞或電話短訊方式通知家長,家長須於指定期間前往獲派的小學為子女辦理註冊手續。

6月13日至14日
家長需要在6月13日或14日的指定時段,到獲派學校辦理註冊手續。如果家長未能於上述指定日期辦理註冊手續,可於6月15日到學校辦理相關手續。

以上日期有機會受天氣影響或其他因素而延期,家長需留意教育局的宣佈。如有任何查詢,可瀏覽教育局網站(http://www.edb.gov.hk),或親自聯絡教育局學位分配組:
地址:九龍觀塘偉業街223號宏利金融中心2樓2室
電話:2832 7700/2832 7740

升小疑問多?
精準策略 釐清疑難!

子女由幼稚園升讀小學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作爲父母當然希望為子女挑選一間最爲合適的學校,讓孩子得到適切的教育。儘管2023-2024年度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結束,不少學童仍需要通過「統一派位」階段選擇學校。面對大量的入學資訊,新手家長難免無所適從。教育傳媒特別整合升小策略,幫助家長解構各種疑難。

1. 務實填表策略,自製安全網

在「統一派位」制度下,沒有保證獲派心儀學校的必勝法,然而只要配合適當的填表策略,仍可以大大提升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一般建議家長填寫最心儀的學校為第一志願,可能同時亦為較受歡迎的學校。至於填寫第二及第三志願,需要考慮的不僅是「心儀」問題,更涉及「熱門」問題,家長應該在心儀列表中選出「次熱門」的學校。在第四、第五志願則可以填寫不太熱門的學校,才能增加成功派位的機會率。大部分家長在這個自製的安全網下,獲派五個志願内的學校。所以建議不需要過於進取,把熱門學校全都放在頭五個選擇之中。

2. 擬定心儀學校列表,瞭解學校理念

在擬定心儀學校列表時,建議家長透過參加學校開放日或線上虛擬參觀,瞭解學校的特色。透過和教師、同學的交談,親身體驗學校的文化和教學氣氛,深入瞭解心儀學校。家長也可以通過學校的官方網站,大致瞭解該校課程内容及活動。但需要留意部分網絡平台或網絡媒體的資料可能會有所偏頗,以第一手資料最爲穩妥。另外,家長可以留意學生放學的情形,通過觀察師生的互動和學生離開學校的行爲,大致掌握該校校風。

3. 瞭解特質配對合適學校

每位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性格亦是如此。家長需要選擇的不是一所各方面表現都要最好的學校,而是一所能夠發揮子女專長、引起學習動機的學校。每所學校均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應該多站在子女的角度,配對合適他們身心發展成長及學習的學校。在適合的教育環境下,子女才可以全面成長。即使最終入讀的並非家長心目中理想的學校,亦不應讓個人喜好影響子女的學習和校園生活。

升小轉變大,為小學學習生涯做好準備!

小學統一派位將於6月上旬公佈結果,不少家長擔憂子女無法好好適應和銜接即將到來的小學課程。事實上,小學的校園面積、設施、人數遠較幼稚園龐大和複雜;上課模式的轉變也是小一新生的壓力源頭。因此家長必須瞭解幼稚園和小學的不同之處,再根據孩子的個性和成長狀況,逐步調適,為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涯做好準備。

幼稚園、小學不同之處對照表

  幼稚園 小學
校園環境

.校舍較小
.玩具、遊戲設施較多
.每班人數較少

.校舍較大,有多個樓層
.傳統課室,有多個活動
.每班人數較多
學習模式 .上課時間短
.主題教學
.以遊戲、活動形式授課
.功課較少或沒有家課
.上課時間長
.分科上課
.形式規範和秩序化,以講學形式授課
.功課較多,有默書、測驗、考試等課業
校園生活 .年紀年齡差距較小
.面對老師的人數較少,易得到老師的關注和照顧
.較少約束
.年紀年齡差距較大
.老師人數明顯較多,需要花時間認識,而得到較少關注和照顧
.需遵守校規、上課時間表,有具體制度和秩序

小一適應措施,學校是重要角色

由於幼稚園和小學的學習模式有較大的差異,教育局早於2001年公佈《幫助小一學生適應新的學校生活》指引,建議學校應為小一學生安排適應新生活期,讓他們由一個自由、舒緩的環境過渡到較嚴謹和有規劃的學校生活,亦可安排有關活動以幫助學生適應過渡轉變,包括:

.對學校產生歸屬感
.應付小量及簡單的家課至適量及多類型的家課
.由綜合為主的學習至分科為主的學習
.面對一個較規劃化的日程
.逐漸熟習學生手冊的記錄、校規和校訓、上課時間、小息和午膳的安排、個人生活的處理、收拾書包、課本/學習套和練習簿的應用,以及週會時間和其他課外活動的安排。
.按部就班地掌握和適應一些全新的學習經驗及評估方式,包括溫習、默書、測驗、考試、串寫英文字和句子等。

調整升小策略 男孩女孩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