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教書育人 活用經驗 教學相長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33期 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 李綺玲副校長

隨着大灣區的迅速發展,不僅多間大學在當地落戶,更有港人子弟學校在當地興教辦學。教育離不開教師,近年,不少本港教師選擇以這類學校為目標,北上發展。然而,兩地教育各有特色,香港教師北上後該如何適應與發展?

活用教學經驗 培育莘莘學子

作為教育工作者,北上教書是一個發揮的機會,將教學經驗運用在香港以外的學校,推動教學的發展,為世界培育更多人才。港人子弟學校提供中、小、幼一條龍的課程,共 15 年系統性的教育,故能夠給北上教師充足的發揮空間,活用教學經驗。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李綺玲副校長亦是北上發展的教師之一,她在香港教書育人整整23年,其中有 9 年時間負責帶領同學出境交流,曾在美國、英國、澳州等地,教授幼稚園、小學、中學,她更曾在紐西蘭開辦了三所幼稚園,因此了解到不同國家教育體制的優點,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這類學校正好給予她一個發揮的機會。她認為:「這些經驗能夠為培育小朋友成才提供參考,有助於教學以及教育方針的決策。」

實現教育抱負 建立成就感

每一位老師都有一個育人成才的抱負,然而一展抱負需要時間與空間的支援。以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為例,其教學模式與香港的相差不遠,但在制度上能夠為教與學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因它是一所寄宿學校,並設有「晚自習」制度,中學生由晚上六時三十分至九時,小學生則由晚上六時三十分至八時為「晚自習」時段,變相上學日的大部分時間,學生都會逗留在校內,因此師生間可以有更多接觸與溝通的機會,老師可以長時間地陪伴學生成長,了解學生的需要。學生亦會向老師尋求意見、傾訴、求助,為發揮「傳道、受業、解惑」的使命提供一個良好土壤。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沉澱、反思,從而更完善規劃課程,以及與學生、教職員相處的模式。在教育學生成才的同時,教師同樣在進步,促成教學相長,從中獲得教書育人的成就感。

參考同行經驗 精進教學方式

教育需要與時並進,同行之間的互相交流能夠令彼此進步。香港的教育與內地的不同,兩者各有千秋。北上教書形同一個長時間交流的機會,讓北上的教師從真實的教與學中,參考別人的經驗擇其善者而從之,令自己的不斷精進。另一方面,內地教師亦可以向香港北上教師請教教育上的問題,例如有關香港的英文科教育、國際視野、體驗式學習等,促使雙方都得以進步,共同為教書育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