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材揉合創新思維 推動跨界別合作 辦好教育事業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31期 黃鉦凱先生 推動跨界別合作 教育事業 現代教育研究社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加速全球技術革新及文化轉變,不少行業亦趨向數碼轉型。現代教育研究社(現代社)扎根香港超過 65 年,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教材出版社之一,多年來一直為學界提供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身為家族企業第三代傳人的黃鉦凱,立意運用自身累積多年的跨領域專長及知識,承傳現代社「學習為先,研究為本,與時並進」的使命,注入嶄新思維,帶領團隊開拓多元化發展的方向,持續燃點培育下一代貢獻社會的熱誠。

注入創科新思維 應對教學新常態

在加入現代社前,黃鉦凱曾於多間跨國企業工作,擁有超過 20 年的跨界從業經驗,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資訊安全及風險管理工作,以至於在世界五百強國際企業的項目營運皆有所涉獵。其後,回到中國、香港等亞洲地區,繼續從事相關工作。2016 年加入瑞士的一間跨國科技公司,專門負責與亞洲各大公共交通營運機構,設計智慧出行方案建設智慧城市,並同時提升客戶的用家體驗度,洞悉到科技與生活的相互關係。加入現代社後,黃鉦凱開始思考如何運用自身力量,推動跨界別合作,串連各行業領域,為教育事業注入新思維,開創嶄新的教學模式。

及至疫情期間,香港的教育體系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學校暫停面授課堂,網上學習成為教學新常態。有見及此,黃鉦凱希望藉着自身過往的工作經驗,融入教育出版事業當中,注入新思維。通過科技配合實體教學,支援香港及內地學生「停課不停學」,協助老師掌握混合式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新常態下持續學習進步。黃鉦凱補充:「疫情導致學生、老師及家長面臨不同學習與教學的狀況及需要,誘發我時常思考如何幫助各持份者保持學與教質素。因此,公司的專業團隊將教學資源及教案整合,結合實體與電子教材,從內容製作、教學支援等各方面回饋教學上的需要。」

推動混合式教學 提供多元學習體驗

2020 年疫情初期,學生不能回校上實體課,只能透過網課在家學習。黃鉦凱認為,學習不應受限於實體環境,網課除了可以教授書本上的知識,還可以將課堂延伸到學校以外,於是推動現代社與中國移動香港合作,舉辦一連串教學活動,填補學與教的急切需要,結合 5G 網速優勢於教學中,設計新穎的 5G 戶外直播課。課前預先安排顧問與編輯跟學校老師協作,策劃路線及教學重點,到直播課時由老師在外進行古蹟考察及實地講解,並同步與校內或家中的學生互動,引領學生回答問題或進行寫作活動。此舉正是因應當下的環境,善用資訊科技,以新思維開拓嶄新的教學模式。

此外,黃鉦凱相信科技不但有助突破環境限制,更可以創建全新的空間,讓學生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於是推動現代社聯同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海洋公園、Microsoft、遊戲湯麵、AiTLE 以及另外五間參與學校合作,應用 Minecraft Education 設計主題學習活動,安排導師指導學生 Minecraft 的基本操作技巧,由學校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與構思主題,然後讓學生進行資料搜集、實地考察、溝通協商、內容創作、分享解說等一系列全方位和跨學科的學習歷程,最後在 Minecraft 的虛擬環境呈現學習成果。例如,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以「海洋生態保育」為主題,於計劃前期聯同海洋公園合作舉辦清潔海灘活動,以及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然後讓學生以數個月時間於 Minecraft 上建構出一個大家理想中的海洋環境。學生通過多元的學習體驗,不但可以增長知識,而且在過程中會有更多反思及創意的發揮。

現代社亦聯同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把元宇宙引入語文教學,先透過網上資料搜集以及實地考察認識林村許願樹,最後為模擬場景及虛擬角色撰寫導覽內容,通過實體和虛擬環境的混合式學習模式,讓學生經歷一趟文化旅程。整個學習經歷不但增加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加深了學生對社區的了解及認同感。另外,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結合常識科,將比較抽象的能量轉換概念於遊戲世界中展現出來;救世軍林拔中紀念學校則重塑出 70 年代的徙置大廈;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及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則分別以認識社區和認識學校為主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傾向以結果為主導、以答案為終點;而在不斷創新的教學模式下,多元學習體驗使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啟迪學生提出問題然後自發地去尋求解難方案。「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透過活動的過程,可訓練到學生的溝通協作、內容建構、慎思明辨、解難創新、自主學習等共通能力,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尤為重要。

凝聚專業社群 貼心支援學界

現代教育研究社一直堅持以學習為先,研究為本。因此,在開展每個科目之先,都會組織各個領域的資深學者、專家以及前線教育工作者,組成專業顧問團,務求能出版配合學與教需要的高質素教材,並緊貼教學的最新趨勢。黃鉦凱強調:「出版社的編輯團隊除了要有豐富的教學和編輯經驗外,需要設身處地從老師及學生的角度思考,提供適切且具實效的教學材料;内容更要與時並進,就着社會最新發展不時修訂和更新,讓老師能夠更專注於教學專業上」。黃鉦凱注重教材製作的每個細節,務求了解教學的不同痛點及需要,從課程的策劃以至增潤,協助老師增加教學多樣化,培養學生建立多角度思維。「為教育界提供最適切的支援,助社會培育人才,正是現代教育研究社成立的初心。」黃鉦凱尤其重視老師的意見回饋:「學界對教學新常態亦有各方面不同的需要,因此公司團隊必須積極了解不同學校的教學訴求,讓現代社的教材及服務更貼合教學的最新發展趨勢。」

黃鉦凱自 2020 年出任現代教育研究社營運總監,期間陸續推出多套新版教科書,包括小學數學,常識和語文,中學部分亦因應教育局推出的新課程,相繼出版高中數學、資訊及通訊科技、公民與社會等新科目。作為資訊科技出身的他,深諳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在編寫教材時,除了滲入中華文化、文學、歷史等內容,更重視發展跨學科學習活動及 STEAM 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運用不同範疇的知識來思考及解決問題。與此同時,黃鉦凱指出:「教科書除了擔當教授知識的作用外,也應達到教化之效,提升學生素養及公民意識,最終能夠回饋社會。」

傳承文化培養品格 認識國家放眼世界

現代教育研究社重視培養學生建立良好品格,傳承中華文化,積極協助學校舉辦各類型中華文化活動,例如支援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舉辦文化活動,安排學生參觀許願樹,向同學介紹拋寶牒這個富特色的中國傳統習俗,從而加深學生對自己民族和歷史的了解,亦是建立民族自信和意識的重要歷程。黄鉦凱補充:「我們希望帶動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產生國民身份認同外,亦同時希望同學認識國外文化,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達至全方位的學習效益,擁有放眼世界的觀念與視野。」

黄鉦凱表示,在「十四五」規劃下,國家正加快推進以創科創新為核心的全面發展,香港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台,應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另一方面,為配合國家及特區政府推展愛國主義教育,學界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歷史觀、民族觀及文化觀,培育具備中華文化及國際視野的人才。

在教與學方面,學界可通過不同的教與學模式,揉合教學新思維,串連課堂、教材與體驗式學習,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引導學生領略家國情懷及中國文化,認識香港、國家及世界發展大勢,培育新一代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

而出版社亦要肩負重大的社會責任,持續優化教科書、教材,藉此擴闊學生的知識層面,增加學習延伸性,掌握不同專業技能,為國家作出貢獻。

廣泛聯繫各方力量 培育多元優秀人才

黃鉦凱秉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念,透過擔任不同公職,為業界發展作出貢獻,發揮影響力回饋社會。黃鉦凱表示:「良好的知識基礎由教育而來,作為出版界的持份者之一,需要了解教育發展的最新需求,而我們更致力擔當起溝通橋樑,串聯不同行業,善用各行業之間的協作關係,促成更多跨行業合作。當各行各業能夠攜手協力,發揮各自的專業知識,而出版業同工則充當溝通媒介,善用教育思維,幫助他們說好行業故事,就可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回饋到學校的教學之中。」業界與學界的良性循環正好能夠滋潤學生的專業發展,回應教育局關於生涯規劃及應用學習的教育方向。

出版社不單是一個教材供應商,更需要面對學界近 2000 間學校,以及商界各行各業的人。 因此,未來將靈活運用不同經驗及資源,互相配合,讓現代教育研究社可以更廣泛聯繫社會,並將社會最新資訊和需要帶進學校,與教育界並肩同行。此外,現代教育研究社亦會積極擔當溝通橋樑,與各類型機構合作,為師生、家長及教學團體提供多元化的方案及資源,應對日趨廣泛的教學範疇。

良好的雙向互動發展關係,既讓學生了解各行業的最新發展,亦提升其個人素養及知識量。與此同時,透過開拓跨行業合作,善用科技令教育出版業更好地支援教與學,進一步配合新世代跨行業協作模式,連結不同企業、文化、體育、藝術、出版各界力量,發揮香港優勢,說好香港故事。同時,因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和資訊科技的發展,黃鉦凱致力與教育界並肩同行,培育出具備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視野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