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工作坊探索社區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0期 非遺工作坊 南元朗官立小學 旅遊製作

南元朗官立小學最近舉辦一場有趣的社區考察,帶領40位同學,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探索荃灣社區。當中同學們更向酒店大廚學習廚藝,製作傳統香港點心「蝦肉燒賣」,一次特別的學習經歷。

荃灣古稱為「淺灣」,宋、明、清年間都是香港的海防重鎮,1950年代是香港紡織業中心,60年代更成為香港最早的新市鎮。由此可見,荃灣是香港歷史的縮影,這次行程老師和同學們遊走荃灣幾個重要古蹟,包括法定古蹟的海壩大屋和三棟屋博物館,同樣地兩者均是香港的重要客家建築群。

海壩大屋位於荃灣市中心,是荃灣地區少數保存完好的戰前建築之一,曾是飽學之士邱元璋的住宅,以夯土、青磚和木材建造而成。古屋為中國南方傳統鄉村建築特色的典範。在旅程期間,同學們對這壯觀的歷史建築十分好奇,踴躍發問,氣氛十分熱鬧。

三棟屋博物館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客家圍村,展示了19世紀客家人的生活和文化,今天同時展示了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點心和蒸籠製作。學校今次特意安排三棟屋博物館參觀,因為館內提供了非遺文化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和展現,是行程的學習重點。

茶樓點心工作坊

最為同學們期待的行程定必是點心工作坊,今次我們邀請到荃灣一間知名的酒店大廚,為同學們講解和教導製作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粵式點心——蝦肉燒賣。先把豬肉和生粉「打勻」,再加上蝦、冬菇和調味料,然後手握着燒賣皮,同學們親手逐一包起一個又一個燒賣。不少同學發揮創意,製作特色形狀,如有三角形、星形等等,獨一無二!

最後當然把燒賣放入蒸籠,然後午餐期間享受自己的製作成果,別有一番滋味。是次活動,同學們表現積極和投入,從動手工作坊學習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收獲豐富,經驗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