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優而錄 實現才能為本 雙軌課程規劃人生道路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團結香港基金 雙軌課程 何杏研 教育制度 大專教育 多元出路

大專教育愈趨普及,每年有接近五成適齡學生有機會接受學位教育。然而,畢業生的薪金卻出現下跌趨勢,反映畢業生與就業市場之間存在錯配現象。而現時正處於職業轉型時代,職業專才教育便顯得重要。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就應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倡議,旨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出路,幫助社會發展。

大專普及化
缺乏多元升學路徑

何杏研指出,即使大專教育愈趨普及,香港在教育制度上仍面對3大挑戰。首先,現時缺乏多元升學路徑,學生傾向升讀傳統大學的學術性學科,加上社會以成績掛帥,變相造就了「死讀書」的學習環境。即使部分中學開辦應用學習科目,但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包括考評制度、大學入學標準等,造成只有7%學生在中學階段修讀應用學科,其後更只有3%適齡學生升讀應用學位課程,遠低於全球水平。

其次,教育整體上欠缺多元性,較難培養靈活多變的人才,形成了「讀死書」的現象。本港教育制度仍停留在以考試為主要能力評估的階段。學生往往是單靠文憑試成績便決定出路。何杏研坦言:「香港各級教育架構與課程脫軌,完善的升學途徑只照顧到約三分之一符合基本入學要求、升讀傳統大學學科的學生。」相反,其餘大部分未符合基本入學要求的學生,必須升讀自資副學位及銜接學位課程,既沒有政府資助,也沒有足夠學位。

第三,「讀書死」也是現時畢業生所面對的問題,傳統產業市場逐漸飽和,畢業生實在是「一工難求」,即使有幸獲聘,薪金亦未如理想,學生為了考取升學佳績,可謂窮盡精力,可是教育與就業市場難以銜接,學生難免感到迷茫。

急需培養應用人才
整合靈活教育制度

何杏研續指,香港正面臨科技改革,學界卻仍未有效培養應用型人才,學生更對修讀及從事科學範疇的興趣呈下降現象。根據經合組織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報告中,期望在30歲時從事科學或技術職業的香港學生比例低於組織水平。何杏研對此結果略感遺憾,「這是由於社會仍保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無形中卻限制學生的專長發展。」

面對種種挑戰,何杏研認為必須整合一個既全面也靈活的教育制度,做到可以提供多種教育路徑的多元出路。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應用教育:成就非凡多元出路,迎接嶄新數碼時代》中,就各政策範圍提出一系列建議。

提倡大學開辦應用學科
建議參照外國例子

何杏硏指,現時香港只有12%的中學生於畢業時持有應用或職業課程資歷,遠低於OECD平均水平(42%),她首先講解如何通過優化政府架構,推動雙軌教育。「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大學開辦應用學科,提供學術理論課堂,同時與相應業界合作,提供實習機會。」完成課程後,畢業生除了可以獲取大學本科學位及行業專業證書,更可獲實習企業直接聘用。

何杏研表示,香港可参考國外例子,如英國推行「T level」技術型資歷,與傳統學術型資歷看齊;而德國現有的3條銜接學士學位途徑中,便有2條為應用資歷,包括校本職業培訓及雙軌課程。現時香港其實有雙軌教育的例子,如中電學院和香港建造學院,但是這類課程在規模和行業涵蓋面上十分有限,難以完全普及化。

推動雙軌教育
增加自資院校資源

來到第二步,何杏研指出,透過改革現行高等教育課程的資助計劃,促進職業專才教育,並推展至雙軌教育發展。現時香港政府推行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及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以幫助修讀自資課程的學生。然而,自資院校與教資會資助學位之間仍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修讀自資課程的學生仍然需要負擔高昂學費,直接減低選擇這些學科動機。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也不會為自資院校提供額外財政資源。」不論是選科動機,或是院校的競爭力,何杏研認為均造成了限制。

整合教育制度
實踐擇優而錄

最後,何杏研認為要以靈活收生吸納多元人才,讓擁有行業資歷認可的人也可升學。她仔細分析:「現行收生制度偏重於文憑試成功,而忽略了其他經驗如學生學習概覽、個人興趣和面試表現,以致學術成績欠佳卻有特定行業相關專長的學生未能升學。」因此,透過整合並放寬非常規收生限額和條件,切合「才能為本」的主題,各院校也能更全面地擇優而錄。

何杏研總結,初中階段的生涯教育亦應設立指定教學時數,令其成為必修部分,必須融入更多業界相關的內容,以協助學生規劃未來,讓他們更能掌握社會脈搏。她與其團隊衷心寄望,透過各界努力,可以攜手與社會一起穩步發展,為學生創設非凡出路。

《應用教育:成就非凡多元出路,迎接嶄新數碼時代》報告全文:
https://qrgo.page.link/v8nWb

應用教育影片系列:

第1 集.應用學科學生追夢一波三折?
https://qrgo.page.link/GvHWZ


第2 集.外國升學有更多出路?
https://qrgo.page.link/fXp31


第3 集.未畢業 先就業?
https://qrgo.page.link/F6HWY


第4 集.又要你好 又要唔幫補?
https://qrgo.page.link/9sv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