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 STEM 專題研習 發掘學生興趣潛能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29期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優秀教師 周寶瑩助理校長 毛澤恩高級主任 郭展滔主任 吳鎮豪主任 蕭健華主任

教育界近年積極推動 STEM 教育,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以「喜愛學習多探索 ‧ 動手參與常製作 ‧ 智趣經歷齊開創」為題,開展校本 STEM 教育計劃,並成立 STEM核心小組,推動全校共同參與。為配合課程發展及照顧學生的能力需要,學校適時調節課程及推動不同科組,設計一系列 STEM 學習活動,包括進行 STEM 專題研習活動、推展家校合作延展模式等。學校憑藉與時並進的優秀課程管理,成為2022 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的小組得獎者。

全面檢視課程 增設 STEM 學習活動

學校在推動 STEM 教育方面一直不遺餘力,學與教課程負責人及助理校長周寶瑩表示,STEM 教育重視學生動手學習的過程,學校期望培養他們對自然科學與科技的學習興趣及共通能力,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同時,學校亦積極強化教學團隊在 STEM 方面的教育專業發展能力,從而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為促進 STEM 教育發展,STEM 核心小組與科主任協作將科學、科技及數學領域相關的科目共同作全面檢視,並更新課程。高中負責人吳鎮豪老師指出,學校透過多元化模式推動 STEM 教育,為學生增加以 STEM 元素為主的學習活動,例如常識科教導學生學習水的三種形態,並以小實驗發掘生活環境中不同水的形態。同時,數學科亦會教授學生準確量度水的容量,及延伸思考如何節省水資源。

跨學科專題研習 按學生能力進行調適

學校特別設計跨學科主題式專題研習,主題環繞水、空氣、電力等學生日常接觸的事物,常識科副科主任郭展滔老師指出,STEM 專題研習主要分為提出假設、設計測試、分享構思、進行測試及作出總結,共五個探究學習環節。老師亦會按照學生能力進行調適,簡化情境,變為猜一猜、想一想、談一談、做一做及再想一想,讓學生進行研習時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學校亦因應學生的能力差異,將全校學生按能力及學習情況,分為初、中、高三組,同時相對地全校老師亦分為三組,共同進行研習活動。

STEM 專題研習曾以水為主題,初組同學思考如何以最快方法曬乾衣物;中組學生學習如何製造「慳水」的水龍頭,高組同學則以學校附近的碼頭為背景,設計機械船清潔水中垃圾。專題研習務求學生合作完成任務,解決生活困難,藉此提升探究能力。

家校合作延展模式 學校掌握學習進度

家校合作一直為學校重視的教學方針,學校推動家校合作延展模式,邀請家長代表擔任校本 STEM 發展的家長顧問,定期了解校本 STEM 的發展進程,並幫助檢視專題研習的推動成效,適時提供意見,學校再作優化,以確保活動適合學生能力。此外,學校亦安排 STEM 專題研習延展活動在家中或宿舍進行,透過家長或宿舍導師指導學生完成活動。吳老師指出,不少家長非常投入,為子女拍攝不少相片及影片,協助學校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

創設增潤活動 培養正向精神

教學團隊致力為學生創設增潤活動,及安排各類型比賽機會。設計與科技科科主任毛澤恩老師曾舉辦「慕芬機械人大賽」及「聯校機械人大賽」,並與電腦科共同挑選能力及科目訓練表現較佳的學生參賽,學校期望學生能夠運用課堂知識操縱機械人,發揮個人潛能。比賽過程令學生獲得成功感,提升知識的掌握度,培養勤勞堅毅的精神,以及與同學合作組隊比賽時的團隊精神。與此同時,基礎數學科科主任蕭健華老師亦舉辦「聯校數學比賽」;電腦科舉辦「非常保齡球」及綠化環保小組舉辦「環保動能單車比賽」等聯校性比賽。其中「環保動能單車比賽」邀請友校參與,並以單車作為發電裝置,邀請學生身體力行為環保出力,比賽不僅滲透STEM 元素,更讓同學實踐創新及環保的校園生活。

助理校長周寶瑩表示,各個科組的同事共同協作策劃,藉此擴展學生的學習經歷、能力,應對不同學習情況及需要,協助學生發展潛能。透過校本 STEM 教育計劃,同學學習成果、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更新等各方面,皆得到一定的發展及成長。同時,藉着教學策略及學習活動的基礎,再作進一步推廣,向業界及社區分享學校發展的相關經驗,並與其他學校進行深入的專業交流,促進 STEM 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