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動成新契機 創設免費招聘平台 凝聚專業服務同工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黃錦良主席 教育專業招聘網站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 教育培訓交流中心 教師生活體驗館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 教育專業23期受疫情影響,今年教育界的人才流動比往年更為明顯,學校對人才求賢若渴,作為全港最大的教師團體,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本着「凝聚專業 服務同工」的宗旨,因應教育界需要,適時推出全港唯一免費的教育專門招聘網站,讓學校可以免費刊登招聘廣告,推出至今,招聘職位逾五千個,深受學界歡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解構教育界人才流動的現象,分享教聯會為學校和教師同工提供免費網上教育招聘服務的理念,以及介紹教聯會未來發展路向,從專業、福利、權益等方面,全面支援同工需要。
縱觀教育界發展,每一年都有同工因退休、轉行或轉校等理由,而令學校出現人事變動,這是所有行業必然面對的恆常性輪轉。一般而言,4月至7月是教育界人才流動的高峰期,尤其今年暑假提早於3月開始,預料5月將達人事變動的頂峰。今年教育界的人才流動比往年更明顯,黃錦良主席指出主要原因如下:
一. 社會環境不穩
近年社會氛圍不穩,學校首當其衝受到影響,部分教師難以全情專注於教學工作之中,工作壓力隨之增加,教學熱誠亦逐漸冷卻,導致教師心生退意。
二. 疫情持續影響
另外,疫情持續亦讓部分教師被迫暫時放下教育工作。不少教師的家人都身處內地或國外,疫情導致雙方出現地域阻隔,長時間的分隔兩地令他們無法照顧家人,難以共聚天倫,這亦讓許多教師陷入工作與家庭的兩難選擇之中,尤其是年長的教師更加渴望與子女團聚,促使他們放下工作。
當教師因社會狀況不穩、受疫情困擾,或自身的教育願景無法實現,離職的誘因便會大大增加,促使他們選擇更適合的工作。
管理層級宜大膽革新 建立一支具創新思維的教師團隊
黃錦良主席將教育界人才流動的現象視為有危亦有機:「新舊人才交替之際,校長和副校長的管理層級如何發揮他們的領導能力,把握機會革新,成為學校發展的關鍵。教育界近年一直提倡創新、創意教育,人才流動正正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教席和工作機會,引入新血重塑校園文化。新教師大多對教育滿腔熱血,敢於嘗試和創新,關鍵在於管理層如何把握契機,建立一支更有為的新教學團隊。」
招聘職位逾五千個 一站式平台簡單易用
一直以來,教育界於招聘上都存在實際需求,然而,報章、招聘雜誌等傳統招聘渠道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廣告時限、收費高昂等。有見及此,教聯會以便利學校和教師為大前提,建立了全港唯一免費的教育專門招聘網站,為教育界建立人才聚集的平台,推出至今,招聘職位已逾五千個,深受學界歡迎。
教育專門招聘網站系統免費供學界使用,透過此平台即可一站式蒐集職位相關資料,一目了然,而且招聘具有持續性,簡單易用,不但便利學校尋找人才,同時亦能有效幫助教師同工覓得理想工作。黃錦良主席特別強調,除了上述提到的人員流動原因外,教師亦會因產假、病假或其他原因離職,令學校急需於短時間內尋找代課教師,招聘系統將繼續優化完善相關功能,務求為校方和教師做到最快、最適切的配對,以滿足教育界的真正需要。
教育專業招聘網站:
https://recruit.hkfew.org.hk/
推出五大平台 惠及教育工作者
除了招聘服務,教聯會秉持「凝聚專業,服務同工」宗旨,並堅定高舉愛國愛港旗幟,推出以下五大平台,為教育界提供其他所需服務,支援教育工作者:
凝聚專業
1. 教育培訓交流中心 促進專業交流
教聯會一直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設立教育培訓交流中心,加強推動相關工作。日後,中心將與大專院校合作,引入多元認證課程予教育界同工,例如視覺藝術課程、中層管理課程、校董課程等,切合教學和學校管理需要。同時,本會將會繼續舉辦深受業界歡迎的品牌活動——優秀教師選舉,得獎者將會獲邀加入優秀教師網絡,透過定期舉辦講座,互相分享教學經驗與心得。
2. 聯合立法會議員 助政府落實教育政策
教聯會關心香港教育發展,設立了教育政策部,經常就教育議題進行研究及倡議。現時,本會有兩位立法會議員,日後將會與議員辦事處結合,保持緊密的合作和溝通,加強推動教育政策倡議,成為教育研究的主平台,推動香港教育政策的發展。例如教聯會就「小學中層人手及薪酬架構」議題一直進行相關研究,蒐集前線教師的意見,再由兩位議員將同工的聲音帶入議會,爭取其他議員支持,落實惠及教育界的政策。
服務同工
3.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 理性維護教師權益
秉持「守護教師專業,保護同工權益」的理念,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正式作為工會註冊成立,務求為教育同工提供更加到位服務。工會定位清晰,以彰顯教師專業為本位,透過提供專業的法律及調解服務,致力處理求助個案及調解糾紛,理性維護教師權益,讓教育工作者能專注培育新一代,維持香港穩定發展。教聯會初期將向工會提供全面支援,日後工會具備實力後便獨立運。工會亦屬教聯會團體會員,兩者關係密切但各自保持獨立性質:教聯會負責政策倡議推動專業,而工會則專注處理同業權益個案跟進。
4. 教師生活體驗館 打造一站式教育文化生活服務平台
教師生活體驗館座落於旺角,空間寬敞,交通便利,佔地約5,000呎,期望將生活館打造成以服務教師為中心的一站式教育文化生活服務平台,成為教師喜聞樂見的聚腳點。教師生活體驗館設置教師購物專區,提供廉價教學工具、個人生活用品,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專業培訓課程、興趣班等,支援同工專業發展及餘暇生活的各種需要。考慮到教師工作忙碌,未必可以親自購物,教聯會亦提供網上app購物平台,貼心考慮所有同工的需要。
愛國愛港
5.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 支援推動國家安全教育
教聯會堅定高舉愛國愛港旗幟,自《香港國安法》落實後,社會漸趨穩定,愛國教育成為教育界的重中之重。教聯會在特區政府支援下成立愛國教育支援中心,因應教育局要求提供學校所需的相關服務。中心除了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和課程,亦製作教材及資料冊,支援全港中、小、幼推展國情教育、國安教育、《基本法》教育、《憲法》教育等範疇。中心更設有多個主題展館,介紹中國近代史、《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教育等內容,供學生參觀,增強國家觀念,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感。
未來展望
配合發展創新科技 全面提升競爭力
黃錦良主席總結,要全面提升競爭力,必須加強人才培養;推動STEAM教育,是教育界未來重中之重的工作。身兼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副主席,黃錦良表示教聯會擔當秘書處角色,協助聯盟倡議政策,並透過與中國科學院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更多活動供香港師生參加,藉此提升他們對創新科技的認識,同時推動創科的氛圍,培養更多未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