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帶領教師並肩前行 以活動帶動學習讓學生展翅飛翔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活動學習 曾永康 香港教育大學 教育創新領導計劃 潮州會館中學

上期的《教育專業》邀請到現職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創新領導計劃」的副總監曾永康接受訪問,與大家分享教育哲學及教學研究怎樣優化教育,以其豐富的行政經驗,實踐如何運用管理思維去管理一間學校的實用建議。今期再以曾永康在潮州會館中學擔任了12年校長的寶貴經驗,分享如何為學校定位、及以活動帶動學習的經驗例證;校長怎樣可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帶領老師前行,啟發其成長,老師與學生都能相長,讓學校變成真正培育人才的地方。

管理思維金句:
• 「不要怪責太陽遮蔽繁星,太陽落下,便是繁星的世界,沒有太陽也便沒有繁星。」
• 「小星星雖然未能照耀大地,但仍能在黑夜中發出光芒,為人們帶來歡樂。」
• 「毋須鋤强強,務須扶弱;不要劫刧富,但要濟貧。扶助弱勢社群。」
• 「老師要願意主動走出安舒的區域,帶領學生接受嚴寒的現實,裝備學生面對未來人生的挑戰。」
• 「要飛,就要自己拍翼;想飛,就要自己努力。」

曾校長參與童軍50 載,深深體會制服團隊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故此他一向重視活動學習的重要性。

總結自己於潮州會館中學12年的校長經驗,曾永康引用一個經濟學理論:藍海策略。所謂藍海,在企業及市場角度上看,是指勇於開創未被開發及爭奪的空間,是創造市場價值的一種策略;然而,曾永康把其應用於教育理念上,別人放棄的紅海,就是他專注要做好的藍海;當主流的收生觀念也是以增收成績優異學生為主時,他則專注於成績較弱的學生。曾永康相信,在學生身上有無限的發展潛能,只要學校提供適切的教育,所有學生也能成才。

了解學生實際需要 分享以活動帶動學習的豐富經驗

曾永康堅定地說:「我希望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差異性,潮洲會館中學(下簡稱「潮中」)的定位既然是收取第三組別的學生,那麼照顧好每一位學生,就是我們的工作目標。即使有些學生成績未如理想,我與老師團隊相信只要教者願意努力,教學策略運用得宜,學生自然有所增值。」要學生投入學習,曾永康認為最佳方法是以活動帶動學習,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給予他們學習動機,營造與眾不同的校園環境,令他們感到受重視及關愛,讓他們看到前景和出路,才會對學習產生動機和興趣。

曾永康語重心長地指出,社經地位較薄弱的學生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導致他們於學習路上較遲起步,甚至於小學時已缺乏成功感,作為他們的校長,需要見微知著,調整好課程方針,帶領教師提供最適切的教育。「試想像一位成績已非突出,甚至大落後的學生,到了中學亦同樣被告知,學校是要替其催谷學業,追趕成績,為他訂立將來入讀大學作為目標;將心比己,學生怎會有信心達到期望?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該以學生利益出發,制定教育政策。」所以在潮中,曾永康制定的策略是以活動帶動學習,讓學生多參與、動手做,在各項活動中開展眼界,拓濶視野,創造機會,以此滋養學生的學習經歷。

給予成長時間及空間 走出課室 共創師生經歷


曾永康坦言於推動新方針之初,老師們的確未能完全理解及配合。「我明白香港的主流教育是以操練成績為主,認為太多活動會變相影響學業,但對弱勢學生來說,最重要是提高學習自信及歸屬感,促進同儕及師生關係,才能起到作用。」曾永康想讓學生明暸縱然成績未必優異,不過,只要肯努力,條條大道通羅馬。活動除了訓練學生技能,亦能開啟生涯視野,讓學生明白日後要生存,目前就要努力學習。他認為較弱勢的學生就好比鬥志頑強的蘑菇,即使生長在陰暗環境,但只要學校提供合適的環境,給予時間及空間,避免過分施壓,令他們建立充足的自信及強項,他們亦能仰起頭來健康成長。

一個完整的課程設計應讓學生有能力把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曾永康認為有一些知識,是要在課室以外才學到。「我很鼓勵師生們共創共同經歷,有時學習不一定要在校內,例如以專題研習方式外出考察、體驗,既可讓各科組的老師理解彼此的工作範疇,亦可增進同事間的默契;各級學生也有機會走出課室,與社會真正接軌,親身了解社區,進行真正的學習。」以活動帶動學習,其實不只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有幫助,對教師亦然。

曾校長認為學生應該走出課室接觸社會,既可提高學習興趣及動機,又可開拓生涯規劃視野。

校長應積極爭取活動資源 跨校協作互相學習


曾永康繼而分享,為了不增加教師及支出負擔而增加活動,作為校長最重要的職責是為學校開發資源,尋找贊助,以支援老師的各項工作。他詳細解釋:「其實資源不一定是金錢,坊間有很多單位亦有提供支援,例如『學校起動』計劃(ProjectWeCan)就聯繫了各界別的業務機構,親身來到為學生提供詳盡的生涯規劃及培訓;早前亦有九龍倉置業有限公司舉辦的在職培訓計劃,派出任職時代廣場的義工團隊來為學生進行在職培訓及分享,讓他們早日接觸社會,加上各項大學獎學金等,校長應該多加注意,善用資源並投放得宜。」曾校長參與童軍50 載,深深體會制服團隊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故此他一向重視活動學習的重要性。

曾永康於任內亦大力推動跨校協作,透過各校師生交流,老師亦能不斷學習,取長補短。他以自身經歷帶出,弱勢學生的社會資本不足不緊要,最重要是學校能為他們打開未來,好好裝備以面對社會。

同時聚焦老師需求 建立持之有效的教學團隊

其實要一所學校運作暢順,校長聚焦的不只是學生,重視老師的需求及持續優化教學質量和環境也是首要任務。校長不能閉門造車只會下達命令,更需要與老師同行及提供支援,尋求共識。以潮中推行活動學習為例,他坦言於實行理念之初,教師團隊偏向
認為增加課外活動會令學生退步,應該把時間投放於補課操練中,校長要推行政策,就必須進行游說及溝通,傳遞清晰的想法及行動規劃,與老師分析學生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帶出著重優化課堂而減少補課重要性。

校長亦需對同工觀察入微,曾永康理解到「學業」於教師心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因職業性質及環境所致,他們自然傾向相信學歷才最為重要,是掌握未來的唯一關鍵。他分享:「教育的意義是育人,不是為了考入大學拿取文憑就等於成功!我常與他們分享一句說話:『不能以20多年前你的讀書經驗,去教育需要面對更多個20年的學生。』老師們亦慢慢明白我的理念,願意並肩前行。」

說到如何建立一個持之有效的教學團隊,曾永康認為校長可在聘請合適老師方面著眼。他分享道,不同學校對老師有不同需求,重點培訓優才生的學校,其老師需有較高學術水平;如是像潮中一樣弱勢學生比例較多的,則需要富同理心的老師,他們能夠理解學生的不完美,接納學生遲起步,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教學效能亦較高。

「老師是門有趣的職業,可以說是『學校』裏的成功者,他們從小成績斐然,才能進入大學,再回到學校任職,但往往容易忽略學生成績差,原因很多,不一定只是懶散,家庭背景複雜、教學質素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投入情況,為什麼成績不好一定是學生有問題呢?」曾永康感觸地續說,校長不是老闆,與老師的關係該是相輔相成,彼此都在學習。他期望即使來到目前崗位,亦能一直帶領老師走出安全圈,增加同理心,明白教育的本義,才能做一個稱職的教育工作者。

曾校長與教師團隊多年來並肩前行,關係良好,一眾同事濟濟一堂,恭賀他榮休。

給中層的意見:課程主任需宏觀視野 主力解決科組矛盾


學校應該怎樣規劃,才可讓一個在校6年的學生學有所成,與社會接軌?老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為好的課程主任,為學生規劃最適切的校本課程?曾永康認為,單獨對學生時老師可以是微觀的做法,但當要負責校本課程設計的規劃時,管理層則需要宏觀思考方式,此等視野需要由經驗煉成。課程主任除了要對教學內容、方法、考評目標等有深刻了解,亦需從人出發,知人善任,具備同理心,設立目標,帶動同事共同成長。

曾永康還指出:「校長及管理層需理解老師不只得一位上司或科主任,在分配工作時要平衡各方時間,要做到公平公正,有足夠的管理意識及策略才能服眾。」他分享經驗所得,最常見的科組矛盾是分工是否公平公正,既要讓同事了解各自進行的工作,亦要理解箇中有困難並主動幫忙,為科組訂立共同目標。管理層要懂得何時伸出援手之餘,更要適時放手,讓團隊一同成長。

曾永康從事教學及師資培訓40多年,曾擔任課程主任、潮州會館中學校長等職位,現職「創新領導計劃」的副總監,他從未停止過關心香港教育的發展,亦一直堅持提高教育質素的初心。他總括經歷所得,作為校長,需要深入了解學校校情分析及強弱機危,跟中、高層要尋求共識;與教師則需保持坦誠溝通,帶領方向。而作為教育者,則應該擇善固執,不忘教育是給每位學生一個飛翔的機會,而教導他展翅,就是教育者的責任及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