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管理模式 「先做人,後做事」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7S管理模式 和富慈善基金 以服務為先 think out of the box 協同效應
身為企業家,李宗德博士視參與公共及社會服務和推動社會和諧為重要工作之一,他秉持著自己一套管理思維:「由商界轉型做社企,唯一的難度就是心態上的轉變,因為商界必定會計算盈利,只要放下商業上的金錢觀念,以服務先行,做好管理,轉型做社企自然能夠成功。」
一切由辦學說起
李宗德於1997 年成立和富慈善基金,先設立安老院舍,後開辦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至今小學已營運18 年,培育不少人才。李宗德回想當年申請辦學時,同事們說教育局對申請有所保留,畢竟和富集團當時並沒有辦學經驗。李宗德說︰「尤其我一直做開商業企業,商業世界很直接的,若有些投資未如理想,便『埋單計數』。但辦學卻不可能隨便結業止蝕。我認同辦學壓力大,因為人家父母付託自己的兒女在我身上,這不是賺或蝕的問題,而是責任感問題。」
早在李宗德申請辦學之前,已在營運頌恩護理院(德田),因此他反問同事:「你猜猜老人院服務,可不可以隨時結業止蝕?」答案當然是否。李宗德將商業上的管理思維,套用在社企和辦學之上,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成為新界首批直資小學。「創辦小學時,一開始需要資金做基建,但營運下來,已經不需要基金投放額外的資金,完全做到自負盈虧。每年付出的,只是慰勞同工一起吃一頓飯。」李宗德笑指,學校開辦成功後,已經沒有人再質疑他的辦學能力。
由商界到社福界 以服務為先
李宗德認為,由商界轉型做社企,唯一的難度就是作心態上的轉變。因為商界必定會計算盈利,只要放下商業上的金錢觀念,以服務先行,做好管理,轉型做社企自然能夠成功。李宗德坦言,最重要是永不放棄︰「即使是社企,一樣需要面對很多挑戰。無論多大的煩惱,都要一一想辦法解決。」李宗德習慣靈活應對所有問題,他指自己喜歡跳出傳統思維,think out of the box,透過不斷學習,接受新事物,學習別人過人之處,用心聆聽,拓闊自己的思維。對生意人而言,只要能夠掌握機會,任何恰當的創新方法也值得嘗試。李博士說︰「譬如我的同事,我重視他們的目標、理念、分析,但我更重視的是執行的方法是否可行,所以我的同事工作壓力很大,我需要清楚知道他們怎樣部署。另外,由於我是實業家,須要量化成效,有效地評估實務十分重要。」
身為企業家,無時無刻都須要面對挑戰,必須為政策作決定,並敢於承擔後果。因此,為了降低風險,企業家應盡量對投身的行業有所認識,不論是商業業務還是公益事務,也應如此。李宗德說︰「以辦學為例,若我作為校監都不懂教育,如何能落實推行政策?空有創新點子是不行的,因為未必能貫徹落實。所以我必須要了解何謂教育,這樣才能清楚知道每一個決定背後的影響。」學習並沒有捷徑,需要一步一步的研究及探索。是以李宗德擔任眾多學校的校監或校董,亦嘗試透過更多的機會了解教育。
有效的「7S」管理模式
面對不同規模或性質的機構,李博士會採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而當中「7S」是李博士一直認為有效的管理模式。
李宗德回想,時代雖然有所改變,但管理上,有很多傳統留下來的理論或方法仍能派上用場。而更重要的是,性格決定命運,管理層不可能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他們是否願意學習新事物,留意市場最新動態?是否願意聆聽別人意見、尊重別人?這一切因素都決定了機構能否成功。李宗德說︰「社會會變,人亦需要隨之而成長,每一個有成就的人,都懂得這句說話,若希望成功,必定需要一直學習,社會並不會等任何人。」
視「人」為最重要資產
李宗德同時引述David Bornstein 撰寫的「SocialEntrepreneurship」,內容提及商業及社會服務的融合會日趨普遍,而他亦相信這是大勢所趨:「商界有的是資金,社會有的是人力資源,只要大家通力合作,自然能產生更好的協同效應,社會當然能繼續繁榮發展下去。」
李宗德認為教育需要教導孩子「先做人, 後做事」——若要社會好,一定要做好文化;要文化好,一定由好人組成;而學做好人,則需要由教育開始。他說︰「人的質素很重要,年青人面對成長、面對學校、面對社會,他們到底獲得一個怎樣的訊息?」他指,當學校面對公開試與品德培育之間作出取捨,必然會選擇前者,這是無可厚非的。若從老師角度出發,需考慮到如何協助學生,在學科成績上能有所長進,這樣的話,老師與學生共同應付考試,如此並肩而行,算是美事一樁。
以生命影響生命,品德有時難以言傳,身教還比較實在。李宗德重申,「和富」二字,不僅來自上一代的理念,在他來說,「和」應該是「和諧」,無論做甚麼事,均是成功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