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英語學習 輸出方式比輸入更重要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露雲娜老師 時態 英語整合法

疫情肆虐全球,許多家長一方面面對生計的煩惱,另一方面在家也要替子女以Zoom上網課張羅。現時,學生逐漸回復上實體課,家長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不用整天在家監督子女上網課。不過,隨之而來面對的問題,便是子女在校內應付學習評估或考試的表現。

疫情期間,筆者接觸了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家長,他們跟我分享了子女學習英語的困難,很多也感慨地説:「在學校或教育中心明明已經學習過,不知道為何子女在寫作或説話時卻用不出來。」主因跟輸入跟輸出的方式不接軌有關,接下來讓筆者利用一個簡單比喻跟大家解釋這個情況:

以往香港人很喜歡去日本旅行,熟悉當地的家長應知道日本電壓是110V,而香港及內地則是220V。若然大家拿香港購買的電器,沒有變壓器的情況下在日本是用不着的,就算能開啟電器也會發現運作不正常,為什麼?當然是因為電壓不同所致。學習英語也一樣,輸入的資料方式要與學習者認知與表達方式吻合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作為家長的讀者可能會反問,我不是已聘請了外籍英語老師教導子女嗎?作為英語老師的讀者也會質疑:「我已根據書本上全部的解説告訴學生,為什麼也不行?」這正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讓我用一個大家熟悉的英語文法tense【時態】作為例子說明吧!

中文動詞表達 並無時態

筆者在過往二十載的教學生涯裏,經常問外籍或本地英語老師是怎樣教學生時態。十居其九會說:教past tense【過去式】,便會用timeline【時間線】告訴學生,一個動詞完成了便要用過去式表達,例如:「I ate an apple this morning./ 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個蘋果。」吃發生在時間線前端的時間,要用ate。聽起來好像沒錯,若果過去式是唯一表達動詞完成的時態,這說法尚可接受,但事實是英語還有其他時態可表達過去的動詞。筆者可告訴大家,這種答法只會對英語或類似有時態的語文為母語的學生發揮100%作用,對於以中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學生來說,這種解釋就像220V-110V的比喻一樣:一是通不到電,一是通了電也不會正常運作。因為中文動詞表達根本沒有時態,不用理會時間線。對於以中文思考的華裔學生來說,能採用上述英語的解讀方式將動詞自然轉換成過去式,實不容易啊!那麼怎樣才輕易學懂呢?

像之前的比喻一樣,找來一個將220V輸入電流轉換成110V的變壓器便可。換句話說,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生需要一套【變壓器】學習方法,配合他們輸出時思考需要的元素,便可將英語運用得揮灑自如。簡單說,教學焦點一定要放在學習者語言應用方式上。

下期會為大家介紹一下筆者創立的【英語整合法】,如何為時態變壓(解碼),有興趣了解更多的讀者請繼續支持教育傳媒。

露雲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