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的要點 第1點:全面的生涯規劃政策怎樣做?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生涯規劃 Gatsby Benchmarks 香港賽馬會 政策 陳志維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在英國,學校會按照Gatsby Benchmarks作為推行生涯規劃教育的藍本。Gatsby Benchmarks中共有8項準則:(一)全面的生涯規劃政策;(二)接收職業及勞動市場資訊;(三)按每位學生的需要提供支援;(四)職業與學校課程的銜接;(五)接觸僱主及僱員;(六)工作體驗;(七)與各大院校密切聯繫;(八)個人輔導。

香港賽馬會與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教授,連同兩位香港中學校長及一班專業社工一同前往英國當地實地考察, 了解英國Gatsby Benchmarks的運作。香港賽馬會「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 for Youth@ JC團隊根據香港的情況及學生需要,撰寫了10項要點,進一步推動香港的生涯規劃,於本學年在6所中學試行,筆者的學校是其中一間。接下來,筆者以敝校經驗分享這10項要點。

先來討論第一項,學校要有一個全面、持續穩定發展及讓所有持份者均能知悉的生涯規劃發展政策。這要點特別著重學校需要制定一個穩定、清晰的生涯規劃發展理念及行動政策,政策需定期對行動計劃內容作出檢視及修訂。但在檢視生涯規劃教育政策時,學校往往容易墮入陷阱,只把過往所有舉辦過的活動詳細羅列,未有從中分析有用的訊息,便草草推行另一個周期的規劃活動。單靠文字形式的計劃書紙上談兵,未必能符合實際情況。

要讓政策真正影響學校文化,必須透過校長、副校長及負責生涯規劃的老師經常保持交流,共同推行想法並時刻檢視策略。雙方對話其實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校長可以藉着對話為學校「把把脈」,了解學校推行規劃時於不同階段上的進展,也能夠了解老師的困難和想法,掌握學生的反應和得著。學校管理層及生涯規劃組的老師亦需不時調節政策,以確保方向正確。

如學校要成功推行生涯規劃發展政策,一定要有一個全面、持續穩定發展及政策及發展方向。

若要計劃得以成功,校長及副校長的領導和支持必不可缺。他們要明白人盡其才的重要性,達至有效的人力資源分配,有助支援及推行生涯規劃教育的工作,持之有效的生涯規劃政策亦能吸引更多社區支持和資源。生涯規劃教育不能閉門造車,學校要伸延協作網絡,充份善用社區資源,並且以可持續發展作為目標。學校與政府部門、大學院校、家長、校友、社區伙伴、僱主建立持續的協作關係,讓生涯規劃活動有效推行。

讓持份者清楚知道學校在推行生涯規劃教育上的想法也非常重要。從中建立回饋機會,優化政策。學校與持份者之間不應只建立良好關係,持份者要清楚理解學校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建立長遠而穩定的協作關係,共同實踐目標。持份者除了學生、家長和老師外,也要包括僱主、商界伙伴、大學院校等。另外,學校要建立一個讓各持份者清楚了解學校政策的平台,使學校常與持份者有會面和收集各方意見回饋的機會,從而作出檢視及修訂行動計劃。

陳志維 校長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