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統一派位策略 精明選校 條條大路通羅馬

文: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升小選校

升小「統一派位」的日子逐漸逼近,即使在「自行分配學位」未有收獲,家長應盡快準備「統一派位」的選校名單和先後次序。儘管「統一派位」可填選更多小學志願,家長必須小心選擇,一定要填滿表格,事實上,「統一派位」作為第二輪派位方式,家長需填上「自行分配」的心儀小學,加上「統一派位」採用隨機分派,若填寫志願時過於輕率,最終子女或會分派到完全不在選擇之列的學校,未必是大家願意看到的結果。

了解每間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特色尤其重要,家長為子女選校時,宜多站在子女的角度,了解他們的專長和個性,尋找最合適他們身心發展的學校,這比單方面看重學業成績更為適切。另外,如果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家庭教育出現落差,家長應作出適度協調,使子女在校內外的學習環境一致,避免「學校一套,家裏一套」的兩難情況,減低對孩子學習情緒和自信的影響。

為其子女辦理選校手續;未獲自行分配學位的兒童,將參加統一派位,而毋須另行申請。統一派位約佔學校小一學額50%,分為甲部和乙部兩個部份:

甲部﹕統一派位中10% 學額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可選不超過3 所任何學校網(亦包括住址所屬小一學校網)的小學;

乙部﹕餘下大約90% 的統一派位小一學額,可填選不超過30 所校網內的小學,家長應依照意願排列先後次序。

統一派位電腦程序首先會處理甲部,即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然後處理住址所屬小一學校網,即乙部的學校選擇。統一派位基本上是以家長的選擇為依歸,若學校的小一學位求過於供時,電腦將按「隨機編號」分派,務求公允。若家長曾請某一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而未獲取錄,仍可將該小學列入統一派位的選擇。

統一派位結果將於2020 年6 月6 日公布,屆時家長應在指定日期前往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領取「小一註冊證」,並在指定期間前往獲派的小學為子女辦理註冊手續。

選校重點

  • 了解孩子的強項,選擇合適的學校

家長需要選擇不是一所各方面都有最好表現的學校,而是一所能夠發揮子女專長、引起學習動機的學校。在適性的教育環境下,子女才能得到全面成長。即使入讀並非家長理想的學校,不應讓個人情緒影響子女的學習和校園生活。

  • 關注學習態度

不少家長期望讓子女入讀一所成績好的學校,學校自然會把學生教好。其實學校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有限,更多是取決於學生的先天條件、學習態度及家庭支援等。

  • 掌握學校資訊

注意心儀學校的開放日日期,屆時攜同子女一同參加,深度了解其辦學特色。此外,從學校在校刊與通訊內選輯的學生文章,可觀察到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老師們的教學質素。

  • 重視校風、品格及德育培養

除了學業成積,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應把德育培養歸入考量。擁有優良校風的學校,能夠培養學生良好品德、關愛他人,在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助建立正確價值觀,對學校產生歸屬感。

  • 預留時間支援

有些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功課較繁重,家長選擇這類學校,便要有心理準備,孩子會花較多時間應付學業,家長因而要騰出時間作支援;此外,亦不建議為了追求名校,而選擇距離住所太遠的小學,舟居勞頓消耗精力,影響孩子學習成效,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