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設計學習框架 聚焦情意教育 讓知識融入生活 學習不再與己無關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自然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常識科 羅其斌 家居污水 海洋 污染 情意教育

人和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必須互相依賴才能生存。港人日常生活產生大量家居污水,包括清潔家居及梳洗時所產生的廢水。這些污水排出大海後不但影響海洋生物生長,更有機會令牠們中毒致死。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常識科老師羅其斌就常識科中水質污染的課題,特意與他的教學團隊進行深入反思,設計出「辨、便、變」學習框架,配合「情意教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一方面掌握科學過程技能,另一方面能更全面辨析家居污水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培養出保護海洋的價值觀和行為。

實驗完結後,師生可深入地討論和思考海洋生物死亡對環境和人類造成的影響。

羅老師觀察到學生平日只把知識生硬地塞進腦裏,甚少考慮學習或知識對個人的意義,以致所學知識與生活行為割裂。於是他與幾位教學團隊設計「辨、便、變」學習框架,借助思維工具,訓練學生把知識連結生活。在資訊氾濫的網絡時代,學生可輕易從互聯網或社交媒體等途徑學習,但他們未必懂得如何辨別真偽,也容易把知識混淆。學習框架中的「辨」是一個思維過程,反覆培養學生分辨、辨析和明辨知識的能力。學生透過進行實驗,明辨各種家居污水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反思水質污染與他們的關係。

「辨便變」學習框架 提升學習效能

第二個「便」代表便利,便利他人、環境和社會。羅老師深信,教育其中一個意義是讓學生培養正確價值觀,不論學習甚麼知識、進行任何科技設計,都不是為了一己私慾,而是要利他。所以羅老師利用實驗中生物狀態的變化,引起學生對生態危機的關注,反思過往行為,建立保護海洋和便利環境的價值觀,喚起他們的責任心。

讓學生有能力把探究後的知識融會貫通,連結到生活,才稱得上是好的教育。故此,「變」是指知識的多元性,以及運用時的靈活性。課堂着重讓學生明白知識對個人的意義,並針對個人生活行為,作出改善。羅老師指因為同學缺乏生活經驗,而這部分涉及應用,所以是最難實行的部分。他建議教學者可為學生提供更多平台,豐富他們的經歷,增加運用知識的機會。

結合情意教育 改變學生行為

科學實驗講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和理性分析。羅老師笑指自己以往採用較理性的方法,教導學生科學探究的技能,或透過活動,以平鋪直敘敍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次遇上水質污染課題,他嘗試用「情意」教學方法,豐富同學與課題相關事物的情感連結。他認為情意教育有3個重點,包括要與學生自身生活有關、為學生提供情感經驗平台,刺激五官、教學涉及解難元素,增加學生學習動力。


成功的情意教育包含數個步驟,分別是「引起關注」、「呈現價值」、「分析」和「選擇再思」。課堂初段以環境問題作切入點,用不同生態災難圖片和文字刺激學生五官,引起情意關注,帶出課題重要性。學生進行實驗時,會觀察小魚在不同家居污水下的生命狀態。他們在過程中建立情意感歷的實驗平台,其情感與魚的生命得到連繫。實驗時魚的狀態變化刺激學生的視覺和情感,再次強化他們的情意感知,使他們產生同理心及引發解決問題的動機。

疏理情感 滲入生命教育元素


教學另一個重點是疏理學生情緒,讓他們建立正確生命價值觀,同時不失對科學探究精神的理性考慮。羅老師表示學生在觀察魚的生命狀態變化時,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意價值,部分學生對魚的生命狀態改變感到焦慮,亦有學生會有「興奮玩弄」的錯誤價值觀。故此,老師有必要進行疏理情緒的工作,避免學生情感泛濫,無法以理性態度進行實驗。實驗完結後,羅老師也需要把同學的情緒引導至正向的價值發展,教導他們珍惜和尊重生命。他亦向學生解釋,在科學探究的視覺下,有時要依賴低等生物來進行試驗,例如今次選用的是漁場用作餵飼大魚的小魚,為了更深入了解海洋污染情況,建構保護海洋的價值觀,這次的感歷其實富有意義。羅老師認為,教學者必須熟悉學生性格,才能根據學生的情感脈絡來疏理他們的情緒。

課堂完結後,羅老師着學生紀錄家裡的污水狀況,七成以上學生有改善行為,例如縮短洗澡時間。不過令他最驚喜的,是有學生受到啟發,善用果皮製作環保清潔劑,推動環保工作。最後,他指是次教學的成功全賴團隊的支持和幫忙,未來會繼續使用「辨、便、變」學習框架,結合情意和生命教育,讓學生反思個人行為與水質污染的關係,從而約束自己,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