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課時 推動創意元素 規劃應用學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優化課時 學時 TC老師 JSIT聯校資訊科技學會 影子工作 生涯規劃優化課時 推動創意元素 規劃應用學習
2020 年 9 月,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專責小組)最後報告提出六項方向性建議,其中強調藉優化高中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為學生創造空間。應用學習課程的總課時為 180 小時,而每個應用學習中文課程的總課時為 270 小時,故此,學校可鼓勵學生善用釋放的課時,並按自己能力、興趣和職業志向多選修一個選修科目(包括應用學習),藉此擴闊視野,豐富學習經歷,增加他們對行業發展的認識,為未來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
邊讀邊學邊體驗
為照顧學生多元需要,以應用學習作為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其中一個選修科目,亦能讓學生發掘他們的興趣,「邊讀邊學邊體驗」,為未來適應職場作準備。事實上,現時要在固有的「課時」內再加入或安排新的元素並不容易,但隨着時代的改變,學生學習活動已經不再規限於課堂內,而是無處不在的;以「學時」去規劃及安排學生學習已成為新常態。因此,除了高中就應用學習有固定課時外,初中及小學亦可以以「學時」為學生規劃及安排應用學習,讓學生自小就對職場有認識。為學生安排應用學習元素的體驗課程
部分中學會在初中課堂安排每星期一節課,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或提供生涯規劃活動,我們建議學校可考慮善用這節課,隔星期或分上下學期,為學生安排有應用學習元素的體驗課程,例如可以按學生的興趣及志願,安排他們參觀不同行業的工作環境,亦可以在假期安排影子工作體驗;有些機構每年都會為中學提供「影子工作」的機會,讓中學生能到公司接觸現實中的職場,學校可以藉此讓學生及早瞭解職場的需要,為他們選科或未來升學作準備。另外,應用學習現行有六個學習範疇,這些範疇能於不同科目的學習中展現,例如在視覺藝術科可加入創意學習元素,培養學生創意及設計思維,亦可與電腦科跨科合作,為學生提供與媒體及傳意相關的技術,包括拍攝、剪片、網頁設計、程式設計等等;亦能通過初中的生活與社會課程,讓學生瞭解商業活動、理財概念、社會體系、公共事務與法律等相關知識;或可通過初中綜合科學科,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及研究,讓抽象的課程變得更貼近生活,加強學生對應用科學的興趣;至於語文科目則可加入職場元素,讓學生認識語文的多樣性。在善用「學時」的前提下,學生不單能於生活中應用不同的科目技能,亦可為他們的升學或就業作引導。
從興趣班中發掘潛能
小學方面,部分學校每星期會安排半天的興趣班,學生可因應他們的興趣及喜好,自行選擇參與課程,當中包括學校教師教授課程及外聘導師課程。在既不用增加課時又可讓學生有更多學時的想法下,學校可考慮為高小學生提供與應用學習相關的培訓,例如校園電視台的台前、幕後技術培訓、採訪技巧、撰稿方法等,讓對有興趣於拍攝及科技應用的學生學習及接觸有關技術,亦能讓他們的成品於校園電視台播放,提供平台讓學生展示才能;學校也可聘請機構為學生提供基本急救課程,這不但能讓學生在面對意外時能作適當的應變,亦能讓學生認識醫護工作,學校更可安排學生在不同時段於醫療室當值,應用所學。學校亦可運用全方位學習日,除可安排學生到戶外活動外,也可以申請到不同的機構參觀,再配合專題研習,不但可以讓學生對相關行業的工作及產品有初步認識,更可讓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探索自己的興趣。
總結上述,不論中小學,學校在規劃及安排課程時,可採用「學時」的方式,再加上靈活地善用現有的課程,適切地加入應用學習相關的元素,在不同學習階段推廣應用學習實在是可行的。
TC 老師| Co-Chairman
JSIT 聯校資訊科技學會
(Joint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ociation)
聯 校 資 訊 科 技 學 會(Joint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ociation–JSIT)( 以 下 簡 稱 本 會 ) 自2002 年成立至今已超過 18 年,一直致力推動香港學校與不同地區如:上海、北京、寧波、佛山、南海、深圳南山、馬來西亞沙巴、新加坡、台灣、澳洲等地的院校進行跨地域的網上實時交流活動,同時,本會亦與時並進,配合學界發展 STEM 教育,讓學生打破地域界限,與不同地區的學生一同學習、發展及應用 STEM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