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急」變成從容和效率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香港教育雜誌70期 伍美英校長 聖公會聖匠小學

不少人說香港人做事很急,無論是說話、腳步和工作都很急。其實,行動迅速不代表是急,如果有精心的部署,迅速就是效率,可以令事情變得美好、令生活變得從容有序。

「心急」的孩子學習和做事時,經常因為沒有好好聆聽或閱讀任務的內容,令成績表現大打折扣。例如:做功課和試卷時,可能會因為沒有依照大題目指示,誤把圈出答案變成了間線或其他方式;又或者把用英文字母作答變成了用文字寫出答案……雖然答案是對的,但因為作答的方式沒有符合要求而被減分,甚至被評為零分,而且伴隨而來的是原本不會出現的「改正」功課。

「心急」的孩子與人相處時,可能會搶話說,不禮貌地打斷別人的說話,無法在聆聽對方說話時從中得到訊息和智慧點滴,限制了個人進步的空間;同時,也會令對方感到不討喜,少了一個與人增進友誼的機會。

如果孩子有以上的情況,家長可以如何幫助他們改善呢?

「簡單就是美」,家長不用特別為孩子報讀行為訓練課程,也不需要找專家協助。家長只需要以身作則,先讓自己從忙碌中安靜下來、適當地調整步伐,重新分配個人、工作、生活,給伴侶和孩子(陪伴、遊戲、運動、引導探索為人處事和學習方法)時間;在辦妥手頭上工作的同時,把未來半年會做的事情早作規劃行動。這樣,做起事來就會從容不迫,時間多了、心情寬了,就會更有耐性,親子關係也會更加融洽,對孩子的正面影響也會加深。

如果孩子可以從父母身上感受到從容預備的好處,感受到愛和耐心,在潛移默化下,他們會否養成細閱和聆聽的習慣?少了犯錯,多了成功,會否增加孩子們做事和學習上的動力呢?少了被批評,多了被讚賞,會否讓孩子們少一點內向和膽怯,多一點自信和主動探究、發表感受的精神呢?

願我們都能把「心急」變成從容和效率,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