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愛與喜樂送給身邊人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馬詠兒校長 香港教育雜誌63期

教育是一個充滿愛與喜樂的工作。

回望走過的路,我實在感恩,原來愛與喜樂一直包圍着我,讓我成長,並成為校長,繼續服侍別人。我想:擔任校長實在不是一件必然的事。

扶持的愛

還記得入行初期,少不更事,工作上經常碰壁,但感恩天父安排不少充滿愛的老師在我身旁,時常提點我。在往後的日子,我遇到了一班經驗豐富、樂於提拔後輩的主任前輩,他們無私地教導及陪伴我,毫不吝嗇地與我分享他們的經驗,讓當時剛接觸學校行政工作的我能有勇氣面對一切的困難,最終踏上校長之路,這條路是在他們的愛心下孕育出來。

無私的愛

擔任小學校長後,讓我發現社會上有不少關心孩子成長的人,適逢疫情,他們更義無反顧地奉獻時間與金錢,物資及義工從四方八面而來,他們的熱心令我不敢怠慢。這段日子,我首要的工作正是要把這些心意轉送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建立自己,關愛別人

雖然疫情已持續了一段日子,但是直至今天,社會上的愛心仍沒有減少,孩子在收到別人送上的愛心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別人所贈予的一包小吃、一本書,甚至是一部電腦的背後,其實是很多人無私的付出。為延續這份愛,讓孩子學懂愛人,就要讓他們從小明白「所有東西都不是理所當然」,培養感恩的心,所以我在學校展開了不同類型的義工學習活動。

為了讓孩子建立自己,培養感恩奉獻的價值觀,因此我展開了大膽的嘗試,有別於一般以高年級同學優先當義工的安排,我特地安排一年級學生參與義工服務的籌備與運作,讓他們體會「施與受並不是單向的關係。」

在信和集團的支持下,我們在上學年首辦《義工初體驗》活動,義工主要來自一年級,他們親手包裝信和集團送給孩子的禮物包,過程中當然有不少趣事,同學們捧着自己包裝的禮物包,親手送給自己的同學,別有意義;孩子收到自己有份包裝的禮物,也格外開心;高年級同學則跟隨信和集團的義工們,走訪觀塘區的大街小巷,把禮物包送給區內的長者,學習關愛別人,把愛心和喜樂傳揚開去。

新學年開始,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感恩信和集團再次送贈孩子們飲品,為此,我們今年懷着感恩的心再次舉辦《愛心送爽》大行動,讓孩子把信和集團送給他們的這份「愛」延續下去,把飲品送給社區上的人,把愛與喜樂傳揚開去。

真的,教育從來就是一個充滿愛與喜樂的工作。

馬詠兒校長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