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 - 2022年8月

三層架構跨學科STEM課程 孕育學生 科普研習興趣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早於1998年已獲教育署選為資訊科技教育先導小學,十多年來累積了豐富的電子教學經驗,支援配套成熟。徐劍校長及教學團隊預視廿一世紀教育需要,於四年前積極推動STEM教育普及化,將創意學習元素融入課堂,進行全校跨學科學習,照顧學生的多樣性,以建立學習成就感,助他們將來無懼迎接挑戰。

提供多元創科經驗 師資實力備受肯定

在STEM教育推廣初期,學校已經在政府資助下設立STEM Lab並購入機械人套件,與不同的專業機構合作,提升學生學習程式設計及應用機械科學的興趣,以實踐STEM的教育理念。徐校長指出,在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搭建機械人方面顯露出極高的天賦,因此與教師團隊商議後,便採用「三層架構推行模式」推展校本STEM教育,給予所有年級的學生更多創意科技的體驗,讓他們升上中學、大學後,都擁有足夠能力適應時代的發展。

要有效推動STEM發展,除了良好的課程安排,老師的教學質素同樣重要。近年教師團隊曾先後於資訊科技教育領域中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世界信息峰會大獎」、「微軟Microsoft創意教師比賽」香港區冠軍等獎項,教師團隊的實力備受肯定。

善用豐富資助 培育邏輯思維

為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及解難能力,學校在優質教育基金(QEF)及辦學團體的資助下,與樂高教育(LEGO Education)合作,引入「跨學科樂高LEGO STEM校本課程」,並於校內設置樂高科普教室(LEGO STEM Lab)。課程以「主題式學習」的形式,有助學生在探索與主題相關的概念下,聯繫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與能力,發展綜合學習的概念與技能,令他們的學習更為全面。「透過LEGO STEM課程,老師能夠將不同課題連結至日常生活,讓學生藉着搭建模型及編寫程式,強化對事物的觀察,深化課堂上的知識。」

以四年級為例,以往常識科在教授與自然災害相關的課題時,只能以影片的方式向學生講解自然災害的成因及理論,學生難以理解背後較抽象的概念,導致知識難以內化,流於片面。然而透過LEGO STEM課程,學生需要動手製作地震模擬器,讓他們得以理解地殼移動的原理。過程中,電腦科亦會教授學生程式編寫、感應器的基本原理、系統測試及改良,讓他們能夠模擬不同規模的震級。及後,學生便需要製作三款不同的防震房屋,當中扣連了數學科面積、對稱等課題,透過對比不同設計的防震房屋,強化他們對抗震房屋結構的認知。「整個過程滲入大量科學探究的要素,如猜測假設、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表達等,這些是以往課堂單向式授課未能提供的學習經歷。但現在藉由LEGO STEM課程,學生能夠化身成探究者,活用LEGO組裝及測試,將自己的意念呈現,無形中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及自主性。」

徐校長指出,各學科的教師團隊在相關學科發展上均具有前瞻視野,因此在六年的小學學習中,學生能夠按部就班地發展綜合和應用能力,及培養他們對自然、科學及科技世界的學習興趣。學校已連續4年在First LEGO League比賽中取得香港區冠軍佳績,在疫情前更兩次代表香港前往美國休士頓參與國際性比賽,與世界各地尖子進行交流。

統整常識科框架 建立科探精神

除了引入嶄新有趣的「跨學科樂高LEGO STEM校本課程」,學校亦優化常識科原有課程,進一步協助學生建構科學及科技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常識科一直都涵蓋不同範疇的科學知識,因此老師根據不同的學習單元,設計校本的STEM研習活動,透過手腦並用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觀察及組織能力,激發學習動機。」另外,學校亦定期舉辦STEM Day及全方位學習日,配合戶外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下建立科探精神,提升學習層次。

改革電腦科課程 建構編程基本功

STEM強調學科知識與實務技術的結合,着重動手實作,而編程便是其中最為普及的實作技能之一。徐校長亦有感電腦語言在未來的重要性,於電腦科課程滲入編程元素,學生自初小起便會學習使用Scratch Jr.及Code.org。學生只需要利用平板電腦輸入簡單的指令,便能製作動畫及遊戲,讓學生能感受到實際應用編寫程式的樂趣,並奠下良好的編程基礎及計算思維。及至高小,老師便會教授進階的程式編寫軟件Scratch、3D立體幾何圖形設計等,鼓勵學生創意思維,將想像化為真實。

與此同時,學校在「百仁基金」的支持下,於四至六年級推動「Micro:bit童擁AI普及課程計劃」,學生需要利用Micro:Bit微電子板及傳感器,以編程控制不同的物件運作。學校致力推動STEM教育及分享學與教成果的經驗,亦榮獲Microbit: Champion School專業認證。

走出課室 應用實際科技

在推動STEM普及教育的同時,學校亦建立人才庫,期望為有興趣及能力的學生提供更適切的STEM延展活動,發揮他們獨特的天賦。學校透過與大專院校及機構合作,包括「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機械人科藝及綠色創意科普計劃 X CUHK」等,讓學生能夠學習更多課本以外的創意科技,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其中與ARUP奧雅納工程合辦的『小小城市設計師』計劃中,學生除了能學習3D打印技巧外,還可以與工程師及建築師互動,認識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感應器及智慧城市的設施,讓他們意識到STEM與現實生活的密不可分。」

跨境學習同樣是重要的學習經歷之一,因此學校積極舉辦不同的STEM遊學交流團,讓學生走出學校,了解各地的STEM發展。以新加坡STEM遊學交流團為例,學校特別安排學生參與「F1 in school program賽車初體驗」學習空氣動力學,又到訪新生水展覽館,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等,增強學生在STEM方面的世界觀。

教育傳媒

徐劍校長 徐劍校長
學校積極推動STEM教育普及化,將創意學習元素融入課堂,進行全校跨學科學習。 學校積極推動STEM教育普及化,將創意學習元素融入課堂...
學校希望藉着STEM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 學校希望藉着STEM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
學校希望藉着STEM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 學校希望藉着STEM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
學校在政府資助下設立STEM Lab並購入機械人套件,提升學生學習程式設計及應用機械科學的興趣。 學校在政府資助下設立STEM Lab並購入機械人套件,提升...
學校在政府資助下設立STEM Lab並購入機械人套件,提升學生學習程式設計及應用機械科學的興趣。 學校在政府資助下設立STEM Lab並購入機械人套件,提升...
徐校長稱在教授STEM教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極高的天賦,便決定採用「三層架構推行模式」推展校本STEM教育。 徐校長稱在教授STEM教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極高的天賦...
近年教師團隊曾先後於資訊科技教育領域中榮獲多個獎項,實力備受肯定。 近年教師團隊曾先後於資訊科技教育領域中榮獲多個獎項...
徐校長喜愛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徐校長喜愛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學生精心製作而成的製成品。 學生精心製作而成的製成品。
學生精心製作而成的製成品。 學生精心製作而成的製成品。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