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佛教黃焯菴小學 - 2024年5月
深化STEAM 課程 融會跨科精神 「觀察」、「解構」大學問
在孩子成長求知的歷程中,學校教育不止傳承了知識的火炬,亦協助塑造孩子的品性、技能和價值觀。佛教黃焯菴小學深明此道,該校創校悠久,用心結合佛化教育與公民教育,面對社會萬變,教學團隊的教育法亦不落人後,在何倩儀校長的帶領下,近年學校緊貼未來教育的最新發展,一再豐富校本課程,引入嶄新科技教學設備,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亦強調跨學科的重要性,藉以倡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與思考問題,以培養將知識融會貫通,胸懷廣闊,知識廣博的明日棟樑。
有趣主題建「內在動機」 孩子更愛學習
何校長深信,為孩子尋找興趣,建立學習目標,是教育的首步。「小孩子天性喜愛親近自然,對天地萬物皆有愛,見到落葉在地上打轉會覺得有趣,見到花朵盛開會讚嘆不已,見到動物走近就會心生憐愛,因此校內團隊以『豐年蝦』為主角,為學生設計了一連串科學探究活動,讓孩子透過觀察,了解環環相扣的自然生態,從而學會敬畏自然,愛護環境。」在「豐年蝦」為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會利用顯微鏡以不同倍數和角度觀察豐年蝦的外形和構造,再通過平板電腦記錄生物的外形,最後利用立體 3D 打印技術將成品打印出來。
老師在活動中會保留思考和試驗的空間,讓學生自行摸索和思考應如何使用相關工具,再鼓勵他們為顯微鏡拼砌出大小合適的架,最後結合數學、常識多門學科知識,如了解放大倍數和焦點等理論,並運用水平尺和量度顯微鏡的平衡點,為顯微鏡調整正確的角度和距離,最後才能看到鏡下美麗又活蹦亂跳的豐年蝦。當成功在鏡下見到美麗的豐年蝦後,同學又要動用視藝科的美感教育,借助攝影或電子繪畫進行創作,最後 3D 打印的成品能將孩子的學習成果實體化,為其創造深刻的學習經歷,助其更深刻地內化知識。
取代傳統專題報告 建立校園互助互學風氣
孩子喜歡自然,亦喜歡遊戲。因此學校亦一改傳統專題研習乏味的報告模式,改以「Game Jam」文化,讓學生一嘗遊戲設計編程員的滋味,圍繞主題,自行構思遊戲故事,繪畫角色,以編程工具製作電腦遊戲。以今年為例,學生便以「環保」作為主題,創作不少有趣的小遊戲。過程中,他們先被分成不同小組,各自討論遊戲的故事背景,其後再繪畫自畫像,將圖畫轉化成遊戲角色,再加入編程元素,最後公開讓同儕試玩,以此介紹遊戲的玩法和創作背景。「這種學習模式能加強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亦要求他們具備創意、溝通、解難和堅毅等能力,最後亦打破了傳統專題研習單向報告的弊病,讓孩子們能一同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建立校園互助互學的風氣。」何校長補充道。
結合「逆向工程」思維 校本課程天文培養「觀察力」
觀察力如同知識的種子,孩子的每個發現和每道疑問,都是他們在學習道路上的大躍進。故此佛教黃焯菴小學的教學團隊將「觀察力」視為幼小銜接和 STEAM 教育中重要的學習技巧,並將「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概念融入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問題,解構疑難,思考解決方案,奠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配合發展,校方設立趣味校本天文課程,該課程完整且系統化,能融入現有常識課程,深化「日與夜」,「宇宙與九大行星」等課題,同時亦新增不少增潤課程,帶領學生了解中國天文曆法和節氣的關係,同步介紹中國天文發展的成就,並和孩子一同製作望遠鏡,以豐富日常學習經歷。「這個天文課程以沉浸式學習為重點,因此校內設有『數碼立體流動星象館』,具備專業的大型天文望遠鏡,亦有小型的望遠鏡供日常觀星使用。外館內亦有太空人的裝束,讓學生體驗做太空人的感覺,館內更開闢了『星空隧道』,走在美麗的『星空』下,大家能認識西洋十二星座、中國二十八星宿和中國日晷等天文知識,開展孩子對星體和宇宙的好奇。」何校長指,教學團隊具備跨學科的經驗和傳統,因此天文課程亦常與不同科目結合教學,利用有趣的天文設施糅合科學、數學和 STEAM 知識,打破沉悶的課堂模式,讓學生更投入學習。
智慧校園設備整全 虛擬系統全面應用
把科技融入校園為未來教育的一大指標,學校與時並進,善用教育資源,積極優化校舍,更不時引入新穎而實用的教學工具,務必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近年,為配合長遠的 STEAM 教育,校方特意修葺了 STEAM 特別室,內設巨型玻璃投影屏幕、智能機械人和立體 3D 打印機;同時全校課室亦響應當下電子學習的倡議,安裝了電子觸控螢幕、電子白板等工具,以增加學與教的互動性;校內教學亦愈趨智能化發展,除了引入 3個人工智能機械人外,亦增設 VR 虛擬實境眼鏡和 360度全景攝錄機等教學配套,期望學生能感受科技於生活的重要性,同時寓學於樂。
近年不少校外活動都因疫情而取消,為了消除家長的疑慮,增加生活化的學習,學校引入多個「虛擬教育系統」,相關應用廣泛。如去年為了向學生介紹永續糧食的生產方案,學校增設了「魚菜共生」系統,同學能在課後閒暇時餵魚賞魚,亦可以了解自然界共存共榮的系統,明白有機耕作的價值。此外,為推廣校園的綠色教育,校內亦設有廚餘機,教導同學珍惜食物,將廚餘放到廚餘機處理後,再將製作的肥料移至天台為植物施肥。
此外,學校亦廣泛使用虛擬學習系統,如利用系統教導學生垃圾分類方法,透過內置不同的教材和遊戲,讓學生在過程中邊學邊玩,在孩子心中播下愛地球的正向信念。除認識垃圾分類外,系統亦可教化學生不同的文化節慶和生活安全常識,孩子可配合感應系統,透過鏡頭動動手,動動腳,模擬中秋舞火龍或端午撐龍舟等活動,亦能模擬過馬路,建立馬路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更難得的是,系統亦兼具生死教育,設有虛擬靈堂參觀,讓孩子了解靈堂的氣氛和佈置、不同的悼念儀式和悼念先人應有的態度。」何校長補充道。
正向價值觀教育 確立未來目標
學校不止重視學生的學業表現,亦十分關心他們的價值觀確立,校內因而設有「正向價值教育課」、「正念禪修計劃」、「青蛙仔」課程及「Paws.B」課程,期望孩子像小青蛙一樣,平日跳跳紮紮,可愛活潑,但必要時仍懂得冷靜觀察,從小學會調整身心靈狀態,正向思考,學會感恩。為了推廣精神健康,學校亦定時進行靜觀活動,又在課室設立精神健康角,讓學生在課節間能自在地休息,平靜心靈。
在綜合課程中,學校設計了「服務我們的人」的活動,讓學生親身經營學校小賣部,全權負責準備美食、招待客人、清潔和收銀的工作,一方面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一方面亦希望他們體會飲食業從業員的辛勞,同時建立金錢管理和商業營運的觀念。到了六年級,轉眼升中,課題轉為「生涯規劃」,學校會安排他們到幼稚園去當一天的小老師,又會帶他們參觀咖啡店,學習拉花,食物處理和餐具擺位,更會邀請不同行業的KOL到校分享創業和營運心得。
最後學校也會讓孩子在校內開設咖啡店,由他們自行思考定價,餐單樣式,店內佈置,人手分配,細微至咖啡杯的設計也會由他們一手包辦。此外,亦會模擬不同的求職面試,讓他們嘗試填寫個人履歷表,從中認識自己的志趣和長短處,早日明白商業社會的競爭,提早確立未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