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迦密聖道中學 - 2024年10月
以生命影響生命 提供優質全人教育 Embrace Challenges We Soar
迦密聖道中學致力提供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均衡發展,使其個人潛質得以確立和發揮,建立良好而正面的價值觀及品格,樹立律己精神。劉詠詩校長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學校希望透過基督教教育,以及充滿愛的教學團隊,幫助學生尋找自身的價值加以發揮,並教導他們面對困難時能夠擁抱挑戰、振翅高飛,成為關心國家和社會的棟樑。
全方位體驗式學習 走出課室、拓闊視野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在課堂以外的學習體驗,相信參與各種活動和考察能夠深化他們的學習。故此,學校靈活制定星期五下午的上課時間表,安排多樣化的活動,例如參觀博物館、戶外考察、班級競賽以及生涯規劃講座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拓展他們的視野。此外,隨着社會全面復常,學校積極舉辦各類交流團,例如去年組織前往南沙和前海的公民科交流團,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考察。同時,學校亦重啟了與內地姊妹學校的交流,到訪海南中學,討論AI對學習的影響,亦安排健球隊教授海中的同學打球,並隨即進行比賽。中港兩地學生在一片歡笑聲中揮灑年青的汗水,建立珍貴的友誼。
劉校長表示:「去年,我們還組織了兩個海外的交流團,其中一個是為期九天的奧地利音樂遊學團。活動內容非常精彩,不僅參觀維也納音樂博物館及莫札特故居,前往維也納金色音樂廳觀賞維也納莫札特交響樂團演出,還專注於音樂學習。同學們練習了十多首歌曲,包括英文、普通話和廣東話的歌曲,與薩爾斯堡音樂學校的學生一起表演。他們在巴特戈伊瑟恩福音教會、維也納市政大廳、薩爾茲堡國際教會(SICC)等著名地點進行現場演出,吸引路人駐足傾聽。學生們皆以能參與這一個全新的體驗而倍感自豪。同時,他們還有機會參與當地的大師班音樂訓練,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另一個則是為期六天的人文與藝術文化日本交流團,內容涵蓋文化、藝術、歷史和地理四個學科的跨科學習。同學們參觀了美術館,並參與了赤羽燒陶藝和京友禪的工作坊等。在地理方面,他們探索了鳥取沙丘和浦富海岸,學習地質和地貌知識。此外,他們還參觀了清水寺和大阪城等歷史文化地標,並與當地中學的學生交流,學習日本茶道文化及體驗穿和服。交流團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經歷,擴闊學生的視野。
建立正確價值觀 培養「聖道人」素質
學校致力推動價值觀教育,並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政策,既包括班主任的分享,也邀請外間機構舉辦講座,如中華文化和性教育。學校在星期五的全方位學習時段中,亦涵蓋了生命教育及德育,專注於各種價值觀的培養。
學校推行優質基督教教育,其價值觀主要圍繞兩個主線:首先是聖經教導的價值觀,學校希望以基督教的正向氛圍幫助學生成長,透過開展「體驗式聖經課」,採用探究的方式討論信仰。在課堂中,教會的義工會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小組交流,並擔任學生的生命師傅,與學生分享人生經歷。此外,在早會和周會中,學校也會融入聖經教導,傳達優良的價值觀。
另一條主線則是中華文化,學校通過中華文化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分享平台,例如在早會和星期五的生命教育課中,有系統地將不同價值觀滲透到各個年級。生命教育課程結合了校本和教育局的課程,同時加入教師的個人分享,培養學生「樂、善、勇、敢」的聖道人特質。劉校長期望同學在學校能夠常存喜樂、善待他人,勇於承擔責任及敢於接受挑戰,「我們常常教導學生持守感恩的心,鼓勵他們尊敬師長和孝順父母。此外,學校亦會舉辦融合教育主題的活動,教導學生尊重不同文化,並通過班級比賽來增強團結感,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凝聚力,進而建立和諧的學習氛圍。」
多元英語教學策略 濃厚英語學習氛圍
為培養學生全面的英語能力,學校開展多元英語教學策略,按照同學的能力分組上課,以照顧不同學習需要。例如中一級,學校將全級學生分為六組,其中兩組英語能力稍強。隨着學生升上中二及中三,則保留一班英語稍強的班別。及至高中,學生繼續按能力分組上課,老師因材施教,對於能力稍高的學生,老師給予更多挑戰任務;對於能力較平均的學生,學校則希望他們能取得穩定的進步,確保每位學生得到充分照顧,順利升學。
學校亦致力在多個學科滲透語言元素,實踐跨學科的英語學習。為此,學校選擇了四個科目:音樂、歷史、地理和科學,進行英語跨科學習,並在中一至中三的上下學期各設置一個單元,融入英語學習元素。例如,在中一的課程中,學校結合音樂和英文,引入中華文化的內容,老師會與同學探討中國戲曲,並安排實地考察,例如參觀香港藝術館或戲曲中心。隨後安排學生進行專題研習,使用英語設計戲曲角色的服裝和化妝,並進行口頭匯報;中一的另一個課題則是與歷史科結合,主題為「古埃及」,同學們先在歷史課中用英文學習這個單元,然後回到英文課時,老師會安排學生進行創意寫作,讓他們幻想時光倒流,回到於古埃及年代生活時的奇遇。藉着跨學科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學會綜合應用不同學科知識,更擴闊其英語詞彙庫。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成績,學校亦特別為中五及中六級設計高中英文增潤課程,重點教授不同的應試技巧。此外,針對中一新生英語銜接方面,學校安排外籍老師教授暑期英語課程,以生活化的形式,透過簡單的繪畫、自我介紹等,幫助新生互相認識,同時藉着遊戲消除他們對學習英語的恐懼,提升對學習的興趣,更有自信地應用英語。學校亦在星期六開展中一青苗計劃,當中設有英語增潤班。劉校長表示:「我們希望透過計劃,一方面加強同學的英語能力,鞏固課堂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幫助新生適應學校生活,認識信仰和福音,和教會的哥哥姐姐建立良好的關係。」
公開試成績躍升 升讀心儀大學
學校的教學表現卓越,學生在公開試中的成績顯著提升。於「核心科目」及「最佳五科」均有正增值。各科的合格率高達93.8%,在應考的17科中,有15科的合格率超過全港平均水平,並且有10科達到100%的合格率。四個核心科目的成績躍進,近90%的學生符合升學資格。此外,共有37%的中六畢業生透過JUPAS(大學聯招計劃)獲派大學學位課程,另有5%的學生選擇前往外地及內地升讀學位課程。數據充分顯示學校在學術培訓和學生升學方面的成功,為社會不同領域培養大量優秀人才。
裝備領袖能力 盡展學生所長
為培養領袖才能,助學生發揮潛能,提升自信心,學校安排中一和中四同學參加歷奇訓練營,讓他們超越自我,培養自信積極的態度。學校亦希望每位同學都有機會擔任職務,即便是中一級的同學亦能夠擔任風紀員,並鼓勵他們在班上承擔各種角色,例如學術長、班長、班會職員、科長等。學校通過為同學創造更多職位,讓他們從小學會承擔責任。
學校相信透過服務可以建立自信心、責任感和領導才能。學校設立了兩個領袖訓練計劃:第一個是「明日之星」,對象為初中有領導潛力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基礎訓練,如組織活動和帶遊戲的技巧。此外,學校會提供不同的實習機會,例如在中一迎新日,安排同學擔任小組組長,帶領新生認識學校。
及至高中階段,學校開展「Stars of the Stars」的訓練課程,對象為學校重要單位的學生領袖,例如學生會幹事、社長、風紀員、德公國大使等,安排他們參加團隊建立活動,挑戰自我,提升團隊凝聚力。劉校長表示:「我們也會推薦學生參加外間機構或大學院校的領袖訓練課程,如青協的系統性領袖課程,以及浸會大學學生領袖訓練及品格培育計劃等。在校內,我們亦經常鼓勵學生上台發言,分享他們的校園生活和作為領袖的體驗,讓他們在這些場合中展現自己的領袖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