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4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麗澤中學 - 2024年12月

掌握英語運用 扣連品德教育 促進全人發展


麗澤中學貫徹「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鼓勵學生自學和自律。在英語學習方面,李潔明校長表示,兩文三語向來是學校強調的學習重點,積極建構良好的英文語境,透過校園氛圍推動同學多說英語;通過培養閱讀習慣、善用電子學習,幫助同學建立自學的能力;另外,為同學提供適切的學習支援,使他們在生活中多接觸、活用英文,建立扎實的英語基礎。

營造濃厚英文語境 建立良好語言基礎

學校非常強調英文語境,通過全方位的配置與安排,致力創造機會讓同學在校園內多聽多說英語。在活動、節目的層面上,學校在校園電視台廣播中加入英文的天氣報告環節、英文節目等;更會安排即將應考文憑試的中五、中六生模擬新聞報道員,錄播英文新聞報道,作為文憑試前的熱身練習;也鼓勵低年級同學留意時事,配合相關的中英文對照篇章,為未來文憑試打好基礎。

在校園配置和安排上,教員室設置了麥克風,讓同學有機會大聲用英語找老師。李校長分享:「起初,同學會感到害怕,因為所有老師都會聽到他們的英文發音和錯誤,但隨着不斷鍛鍊和堅持,他們會逐漸習慣應用英語,並建立信心和膽量。」此外,為了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學校更特設「英語推廣小組」,專門負責營造英文語境氛圍,包括英文裝飾、手舉牌和校園四周的英文貼紙。全校的展示內容皆以中英對照,確保同學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多接觸英文。透過在日常學習生活的細節中與英語緊密聯繫,促使學生多聽、多說、多接觸英語。

外籍老師教授地道英語 互動教學提升應用能力

學校提供許多與外籍人士溝通的機會,藉著英語互動來推動同學多聽多說。學校位於油尖旺區,吸引了較多非華語學生入讀,形成了天然的英文語境優勢。本地學生可以透過朋輩之間的交流,放膽用英語溝通,對他們掌握英語運用起到催化作用。學生們可以做到「君子以朋友講習」,彼此以善行相濡染,互相分享知識。同時,校內也有外籍英語老師,不僅協助英文教學,還參與各類活動,例如主持校園電視台節目,播放英文詩歌,讓同學在聽歌中學習英文,還能在宗教的氛圍中獲得心靈上的照顧。

英文科主任勞喬信老師分享:「外籍英語老師與同學打成一片,非常受歡迎。因為外籍老師喜愛音樂,與同學有共同的興趣,這使得同學們喜歡與他們交流,在輕鬆的氛圍中吸收更多英文知識。」透過與外籍人士的互動,學生在日常交流中活學活用英語,變得更加自信,口語日益流暢。此外,學校也曾舉辦前往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交流團,鼓勵同學探索外地,在不同環境中以英語進行溝通。勞主任指出:「其實到處都有接觸英文的機會,學生們在其他地方運用英文,能夠擴闊視野,見識更多。」

英文學習x品德教育 建立正向價值回饋社區

學校除了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亦期望同學能夠兼顧身心靈健康發展,走入社區為社會作出貢獻。近年來,學校與外部機構合作開展共融計劃,安排學生擔任「小老師」,負責教導小學生學習英文。同時,學校還與福幼基金會合作,並聯繫香港中文大學的計劃,協助小學生使用電子學習平台,用英文進行遊戲。

透過服務計劃,學生不僅能溫故知新,在服務過程中反覆練習英語,從中獲得成功感,找到自身價值,成為他們追求上進的動力。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學生亦能學會更有效地溝通,增強對英語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計劃貫徹了學校強調的服務精神和宗教理念,使同學藉着教導低年級學生的過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服務社區,達到雙贏的效果。

善用電子學習平台 朝着目標自強不息

李校長指出:「早年受疫情影響,同學的社交能力以及基本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可能未能在小學時期建立。」因此,近年來,學校着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並引入「Solid Memory」電子學習平台,幫助同學建立個人詞彙庫。勞主任解釋:「透過該系統,老師能夠獲得詳細數據,讓同學了解自己掌握的詞彙量,繼而朝着自己的學習目標努力,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態度,持之以恆地豐富自己的英文詞彙庫。」同學藉此在聽、說、讀、寫方面愈加得心應手,增強了在英語運用上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此外,當同學展現出學習的決心時,也能帶動朋輩之間的影響,進一步提升全校的英文學習氛圍,實踐「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鼓勵同學為目標而奮鬥。

營造英文閱讀風氣 建立自主學習能力

閱讀是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石,而英語則是與世界接軌的重要媒介,因此學校積極推動英文閱讀,投入大量資源營造閱讀風氣。勞主任指出:「我們認為培養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同學通過閱讀,不僅能擴充英文詞彙,還能獲得更多收穫,理解故事背後的意義和文化。」學校設有舒適的圖書館和英語室,為同學提供寧靜的閱讀環境,還在英文學習中融入閱讀元素,鼓勵同學在課堂上用英文分享讀後感和故事情節,讓他們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針對性學習支援 照顧英語學習多樣性

為照顧學習程度差異,學校特別提供針對性的支援。對於英語較好的非華語學生,學校會根據他們的程度安排學習小組,挑戰更高難度的課程內容;對於新來港的中一學生,學校則會設立輔導計劃,如課後補習班,幫助他們融入英語學習的環境,消除對英語的恐懼。學校致力於照顧不同英文水平的學生,無論是非華語、內地,還是本地學生,都能在中學階段獲得相應的幫助。此外,學校還透過校外機構,邀請專業的外籍導師為中一新生開設星期六興趣班,從而提升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育傳媒

李潔明校長 李潔明校長
兩文三語向來是學校強調的學習重點,積極建構良好的英文語境 兩文三語向來是學校強調的學習重點,積極建構良好的英...
透過校園氛圍推動同學多說英語 透過校園氛圍推動同學多說英語
通過全方位的配置與安排,致力創造機會讓同學在校園內多聽多說英語 通過全方位的配置與安排,致力創造機會讓同學在校園內...
為了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學校更特設「英語推廣小組」 為了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學校更特設「英語推廣小組」
透過與外籍人士的互動,學生在日常交流中活學活用英語 透過與外籍人士的互動,學生在日常交流中活學活用英語
學校着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學校着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引入「Solid Memory」電子學習平台,幫助同學建立個人詞彙庫 引入「Solid Memory」電子學習平台,幫助同學建立個人...
學校積極推動英文閱讀,投入大量資源營造閱讀風氣 學校積極推動英文閱讀,投入大量資源營造閱讀風氣
為照顧學習程度差異,學校特別提供針對性的支援 為照顧學習程度差異,學校特別提供針對性的支援
讓他們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他們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