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 - 2024年12月
全方位英語教育 裝備個人競爭力
位於油尖旺區的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兩文三語、中英兼擅」的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他們能夠在全球化的環境中更具競爭力。陳慧韵校長相當重視語文教學,積極幫助同學提升英語能力,建立國際視野和正確的價值觀,以面對未來的挑戰。學校從校本課程、專業證書、多元活動、創新科技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推動英語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
一張文憑多張證書 為未來裝備競爭力
學校深諳「資歷」對於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希望同學畢業後除了擁有DSE文憑外,還能獲得多張證書,以增強他們的競爭力。因此,自高中起,校方便開始協助學生考取更多資歷。在課餘時間,學校會為有能力和興趣的高中生安排免費的雅思英語課程(IELTS),表現優秀的學生將獲得全額資助以應考IELTS試。去年,學校還安排中五學生參加托業考試(TOEIC)。英文科主任何芷如老師表示:「IELTS是一個國際認可的資歷,有效期為兩年,在香港及海外均具高度認受性,有助於學生升讀大學;而TOEIC則是全球考試人數最多的英文考試,在東南亞地區非常流行。全球很多酒店和航空大企業認可,例如國泰航空全球的空中服務員在入職時必需要有TOEIC的認證。」
人工智能提升英語趣味 善用資源發展英語教育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學校與時並進,在英文課程中融入AI元素,使課堂更加生動和更具效能。例如,在中一級的英詩校本課程中,利用AI生成圖片的技術,將抽象概念具象化。學生可以以詩歌作為指令,將詩中的意境轉化為美麗的畫作。何主任分享:「許多同學第一次創作英詩,因此我們不會過於強調格式,而是從日式俳句(Haiku)入手,令學生更容易掌握作詩技巧。看到同學在創作過程中獲得滿足感,並激發了他們對詩詞創作和賞析的興趣,感到十分欣喜。」
此外,學校在電子學習方面也與大專院校合作,透過各種電子學習計劃逐步強化學生的英語能力。針對初中學生,學校參加了香港教育大學推行的「AI Writing Enhancement Programme」,利用電子平台教導學生豐富英文句子的創作和修飾句型等技巧。對於高中學生,學校則參加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與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合辦的AI輔導英文寫作升級模擬試(INSE)。通過該人工智能電子學習計劃,學生可以按照DSE的評分準則進行英文作文的互動輔導,包括根據題目生成範文和批改文章,從而引導學生嘗試應用更高階的英文詞彙。在DSE考試前,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技巧,使英語學習變得更高效且有趣。
英語結合價值觀教育 認識偉人建立正向品格
科技無疑是學習的重要助力,但其效果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態度,因此教育學生以正面的態度駕馭科技尤為重要。英語具有跨領域的特性,學校以英語為載體,推動價值觀教育。在校本層面,英語老師逢星期一會帶領學生分享與價值觀相關的話題。同時,在特定的節日,例如中秋節,學生將用英語分享節日的意義,從文化與價值觀的角度連結英語學習。在寫作教學方面,除了掌握DSE考試的寫作技巧外,學校還鼓勵英語老師使用班本材料,包括偉人事跡等來探討不同的價值觀。例如,學生可以學習「輪椅劍后」余翠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沈祖堯教授在抗擊沙士中的貢獻精神,從中進行反思並撰寫英文隨筆回應。
跨課程教學鞏固知識 多角度提升英語能力
語文作為知識的載體,跨課程教學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不同學科的同時鞏固知識,並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校方結合英語與各學科內容,激發學生對生活文化的興趣。例如,在初中的英文寫作教學中,便結合視藝元素,利用著名畫家梵高兄弟之間的書信英譯本,讓學生學習相關的藝術詞彙,並分析文字以賞析名畫。同時,透過名曲《Starry Starry Night》的歌詞,引導學生討論梵高的成就及性格,並反思精神健康問題。
在中一課程中,學校亦引入中國名著《三國演義》的英譯本,讓學生學習描述人物和歷史場景的技巧及詞彙,如雙股劍、青龍偃月刀等武器的英文翻譯。學生還會分析學校禮堂四位先祖像的外貌特徵,並探討經典名著中角色與校訓「忠、義、仁、勇」的關係,以英國文學的方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升英文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此外,學生更發揮創意,創作漫畫和編寫對白,以幽默的方式增添學習趣味,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英語科也與數學科和科學科積極合作,參加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在職教師發展計劃組(INSTEP)指導的跨課程語言學習計劃,加強初中學生利用英語學習數理科的成效,為升學做好準備。
以英語為橋樑探索世界 深化知識內涵、說好中國故事
「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老師希望以英語作為橋樑,帶領同學探索世界,並利用他們的英語能力向世界講述香港故事,介紹中國文化。」何主任表示,學校推行「International Awareness Week」,讓同學了解不同文化。活動中,學校邀請外籍人士與學生互動,例如與體育科合作,學習Bollywood 舞蹈和西班牙足球;結合音樂科,帶領同學一起玩樂器。透過「International Awareness Week」,學生能在互動中多使用英語溝通,接觸不同國家的文化,建立國際視野。此外,校方還會推薦學生參加「模擬聯合國」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中學及海外著名大學的學生接觸,擴闊眼界,並激發他們進步的動力。
創造豐富學習機會 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學校明白,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輕鬆負擔海外英語交流團、國際考試或非編制課堂的費用。因此,陳慧韵校長積極為有潛力或渴望突破的學生申請各種比賽和資助項目,期望他們能增長見識、發掘亮點、證明能力,並拓寬未來的可能性。最近,學生在英語寫作比賽中獲勝,成功獲得全額獎學金,包括機票、住宿和學費,得以赴美國Temple University 修讀暑期課程,體驗大學生活,開闊眼界。此外,亦有同學被機構選中,獲得全額資助,參加中、港及國際名校的交流計劃,利用英語探討和辯論國際性議題。對於學生來說,這些不僅是獎學金,更是開拓視野的機會,對未來的就業和升學都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