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images/website/visit_report/header-img.png)
2024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神召會康樂中學 - 2024年12月
啟發式 教育 激發英語興趣 多元體驗「活學」英語
神召會康樂中學創校超過60載,一直以基督教教育為本,深信每位同學都是獨特的和可教的,讓他們的潛能得以發揮,貫徹「信、愛、勤、篤」的校訓精神,在老師的愛護下茁壯成長。作為現任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英國語文教育委員會主席 (The Chairperson of the EDB Committee o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蔡康年校長擁有豐富的英語教育經驗,能夠就着社會發展需要,訂立具前瞻性的英語課程發展計劃和策略。學校從語言政策、校本課程、境外交流、堂校合作等方面着手,營造具啟發性的英文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
習的興趣,讓同學「樂學」,進而「活學」。
沉浸式英語環境 全方位汲取知識
為了讓學生從多方面汲取英語知識,學校制定多元化的語言教學策略,包括設立英語角、舉辦英語跨科活動、早會做英語報告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近年,學校更持續推展大型英語活動「English Friday」,每月設有不同的學習主題,涵蓋科技、運動、電影、手工藝等,營造沉浸式的英語學習氛圍。英文科組亦會設計各類型英語遊戲和活動,例如電影放映、節日慶典、桌上遊戲(Board Game)等,為學生創造更多應用英語的機會。
在English Friday 的早上,學校會播放英語短片以及設有英語校園電視節目(English Friday Morning Channel),安排學生輪流主持,擔任編劇、導演、主演、攝影師等崗位,有機結合英語知識和日常生活,自然有趣地應用所學。在英語短片中,學生及英語老師將介紹當天的活動以及回顧過往一周的活動,透過結合流行音樂元素與引人注目的特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注意力。
英文班營造語境 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
學校貫徹「母語教學、中英兼擅」的教育政策,積極提供更多機會讓初中學生循序漸進地接觸和應用英語。例如安排其中一班英語能力較好的中一級學生,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修讀數學和科學科,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更廣泛地接觸和使用英語。透過以英語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需要以英語完成課堂任務,並使用英語教材和資源,得到更多實踐英語知識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懂得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視野,日後進入社會更具備競爭力。
閱讀開啟知識寶庫 提升英語理解能力
閱讀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為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英文科組推動不同閱讀計劃,以及持續訂閱Raz-Kids線上閱讀平台,為學生免費提供約800本英文電子書籍。透過書籍,學生可以探索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經歷,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智慧,並提升語言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為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教學團隊更會為同學挑選合適的英文書籍,細心指導不同英語能力、閱讀進度的學生,提供適切閱讀建議,讓他們從書籍中吸收更多。
豐富境外交流體驗 認識文化多樣性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擴闊國際視野,提升應用英語的信心。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境外交流團,透過前往不同地方參觀,一方面認識當地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早前,學校便舉辦「馬來西亞管樂交流團」,帶領學生探訪吉隆坡兩所中學,出席音樂交流表演及大師班,使用英語就着文化、音樂等領域進行深度交流,豐富其生活經驗,加深對國家和世界的認識。
蔡校長表示:「自主學習是學校今年的教學主題,我們希望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語言的價值,並在交流中建立連結。許多學生常常認為,只有在能夠講得非常完美的英語時,才算是有效的溝通。然而,實際上,溝通的核心在於互相理解,而不是語法結構的完美。有效的交流不僅是語言的運用,更是情感和思想的傳遞。每一次的嘗試,都是通往流利表達的第一步。我們希望學生們能夠在錯誤中學習,並且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逐漸增強自信。」
學校境外交流團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等地。今學年,學校舉辦意大利交流團,激發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興趣,意大利與香港有着密切的關係,例如美食文化是很好的學習切入點。蔡校長分享道:「我們選擇意大利的原因是因為之前有學生得到全額獎學金,到意大利的中學交流學習一年,並得到不一樣的學習經歷。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親自體驗藝術之都的文化,例如參觀著名的博物館和教堂,感受歷史的魅力。羅馬、威尼斯等地不僅有豐富的歷史,還能讓學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獨特性。」
未來,學校希望擴展視野,探索非傳統的英語國家,到訪如德國和捷克等地,讓他們跳出自己的認知範疇,學生能夠在前往這些國家之前,進行資料搜集和預習,從而增進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參與出版英語刊物 提供平台發揮所長
學校出版兩份校園英語刊物——康樂英文報(Hebron Times)和康樂英文文集(Hebron Anthology),提供展示創意和寫作才能的平台,讓學生體驗編輯採訪工作,從真實的情境中應用英語。康樂英文報重點介紹學校英語教學的最新發展,涵蓋校長和英文科老師對學生的寄語,以及英語活動、外籍英語老師的分享,同時亦會展示學校最新的英語相關課程。
康樂英文文集則輯錄了60篇學生的英文作文及60幅學生畫作,內容細分為不同主題,並由學生百份百原創,盡展同學的創作天賦和藝術潛能。文集這些優秀文章亦會成為康樂中學學生的閲讀材料,突破老師為學生作品唯一閱讀者的限制,讓同學的創作可以透過不同平台,讓師長、家長、同學一同欣賞。前幾期的康樂英文集更以William Shakespeare、Vincent Van Gogh 的著名畫作作為封面,深化學生的文化和藝術涵養。學校透過提供平台及創造成功機會,藉此在校園建立互相欣賞的文化,同學之間能夠互勉互勵,持續進步。
校本英語詞彙庫 建立堅實英語基礎
豐富的英語詞彙量不僅有助於日常交流,還能在學術和職業上帶來更多機會。英文科組因此特別為中一至中五級學生設計校本英文生字學習簿,介紹了約3,000個常用英文生字,幫助同學靈活運用英語並成功應對英語考試。英文生字學習簿的詞彙圍繞不同的學習主題,並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確保他們能夠掌握並應用所學內容。生字學習簿提供了結構化的詞彙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有條理地掌握新詞,能夠逐漸建立豐富的英語詞彙庫,從而能更自如地以英語溝通和表達,為未來參加英語考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佳表現迎戰公開試 創造機會入讀心儀大學
學校相當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致力於幫助他們在中學文憑考試中取得優異表現。透過提供專業的教學支援,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充分準備,發揮潛力,達成學業目標。為此,學校特別舉辦週六HKDSE英文補習班,鼓勵學生週六回校,接受額外的增潤課程,操練HKDSE歷年試題,提升他們的英文應用能力。週六HKDSE英文補習班在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蔡校長表示:「從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出席率來看,這個課程得到同學們積極和正面的回應。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過去一年的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有顯著提升。」
為了讓更多學生受惠,以最佳表現迎戰公開試,入讀心儀大學,學校更擴大招收範疇,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學校期望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英語教育,能夠在康樂中學濃厚、愉快的英語環境下學習、愛上學英語,在公開考試中得到好成績。在整個英文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見證着畢業生近年屢創佳績,成功入讀香港大學法律系、香港大學科學系等不同學科,步入康莊大道。
深化堂校合作成效 學習地道純正英語
神召會康樂中學作為一所基督教學校,與教會淵源深厚,一直與竹園區神召會大埔堂保持緊密的協作,對於塑造學生的品德培養和靈性成長發揮重要作用。蔡校長致力推動學校英文科組與外籍牧師、傳道人之間的合作,例如安排學生前往由教會外籍牧師和傳道人合作策劃的聚會。學校和教會的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經驗,同學們在活動中,將共同參與多種活動,包括文字遊戲、記憶遊戲、戲劇表演和小組分享等,並與Pastor Vick、Pastor John及其他傳教士連繫,聆聽聖經的福音,學習地道純正的英語,更藉此促進學生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的成長,培養他們的靈性發展。
與此同時,蔡校長更進一步深化堂校合一的協作成效,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援,組織多位傳教士建立English Net Team,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的支持和指導。English Net Team亦會舉辦各類英語活動,如英文讀書會和英語比賽,務必營造愉快且互動的學習環境,不僅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學習動機,還提供了實踐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