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備 以德為先 培養愛國愛港人才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7期 黃錦良校長 教聯會 人才 學生

人才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元素,教育則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教師更肩負着教育的重責。香港未來培訓人才需要先確立目標,從而培育相關專業人才。教聯會主席黃錦良指出,香港需要建立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人才培訓的目光要長遠,不能只局限於服務香港,未來更應將眼光放至大灣區,甚至整個國家。香港亦應善用自身的專長與優勢,教育下一代建立更長遠的目標及擴闊胸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社會發展所需。

從小開展價值觀教育

香港要成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原動力,現行的教育制度需不斷完善,與時並進,以配合人才發展的長遠規劃。黃錦良表示,未來培養的人才需要以德才兼備作為目標,其中又以德為優先。「德」關乎於學生從小學至大學階段的整個價值觀建構,當中包括法治教育、國民教育等,現時教育局亦有推出十種「價值觀教育」,作為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價值觀教育越發重要,更成為不少學校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推動價值觀教育的工作應從小做起,由幼稚園開始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小學階段加以鞏固,讓同學在中學時能夠建構完整的價值觀。」

此外,「德」亦需要強調國民身份認同,透過強化學校的中史教育和國情教育,引導學生從中華文化中汲取養分,認識及了解自己的國家,逐漸形成對國家的觀念。黃錦良指出,為國家及香港作出貢獻需建基於一顆愛國愛港的心,才能真心實意服務社會。當學生對自己的國民身份產生認同和自豪感,便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及發展利益,將個人利益與國家發展聯繫起來並作出貢獻。

聚焦創科人才興港

國家重視及支持香港發展創科,特區政府亦銳意培育創科人才迎接未來新機遇,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黃錦良特意引用習主席有關人才的重要講話,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以上三點皆與教育有密切關係。香港未來在轉型的發展過程中,創科創新發展尤為重要,教育界應從基礎教育以至專上教育,做到環環相扣、互為影響,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創科相關內容。誠如上述的價值觀教育,創科教育亦應該從幼稚園開展,學生容易在啟蒙階段產生好奇心,從小開始理解科學邏輯,奠定基礎,有助培養學生探究和解難能力,與未來升學就業接軌。

香港在國家的支持下,正帶來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和機遇。我們培育的下一代必須具備長遠的目光,未來能夠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黃錦良認為,現在香港整個教育體系該着重於四個關鍵範疇,以迎合培育德才兼備的人才需要,包括課程層面、教材層面、師資培訓及考評考核,教聯會亦就着以上四項重點,持續推動教育發展,期望香港下一代更具備競爭力。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優良師資是培訓人才的重要基石,更是香港現時寶貴的資產。面對生源減少的情況,黃錦良期望當局能夠保持原有的教育開支,以保障教育質素,並將資源投放到學校,以及教師的支援上,加強其教學專業能力,培育德才兼備的人才。此外,基於疫情及社會變化,部分教育同工選擇移居外地,現時不少教學經驗尚淺,甚至在補習界任職的老師進入學校任教。我們該對這批新入職教師提供更多支援,加強其專業水平,以致於保持香港原有的教育質素。

教聯會亦一直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出各種專業進修課程,持續推動香港的教育發展,為此更特別成立教育培訓交流中心,以加強對老師的支援,提升其教學質素及專業能力。除了上述工作,黃錦良更表示,教聯會最近為全港築建起教育界的免費人才招聘平台,「我們期望教師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教聯會能幫助他們做到最佳的配對,老師可以因應自身特質,從而尋找適合自己的職位空缺。」平台旨在為教育界帶來更多便利,使求職者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有清楚認知;學校亦能夠更彈性、更聚焦招聘到心儀的人才。該平台不單是作為人才配對的媒介,更能展示教育界的發展階梯,以及提供專業培訓資訊等。

黃錦良校長培養愛國愛港人才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界的免費人才招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