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才之力 築繁盛之基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7期 人才庫 《施政報告》 青年

政府重視教育和青年發展工作,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更指出,「青年是香港的未來」,並致力於為青年創造上流發展的機會。在教育方面,培育青年成為德才兼備、愛國愛港、持守正面價值觀及具備國際視野的「終身學習者」。教育局亦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攜手教育界推動教育發展,肩負起為社會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今期《教育專業》封面故事將集中討論學界如何培育出迎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以回應香港建立「人才庫」的需求。

人才聚則百業興,社會發展的動力及關鍵在於人才,不論發展「軟實力」或是「硬實力」,人才綜合實力是成功根本要素。當前,國家「十四五」規劃及「一帶一路」倡議為本港帶來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要實現國家給予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必須注入人才驅動,解決香港產業結構單一化的問題。香港教育未來需要配合發展需要,加強培養各方專才,讓下一代得到施展才華、貢獻社會的機會,以激發人才的奮鬥動力和創造活力,成為社會前進的新動能。

香港已經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里程,必須從大局及長遠需要出發,配合國家發展大局及帶來的新機遇,積極謀劃教育發展,發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培養更多本地人才。習主席強調「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深入貫徹科教興國戰略。科技發展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展望將來,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必須厚植人才資源,穩固創科基礎,為有潛力的青年提供多元發展機會。「人才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為人才成長培植沃土、搭建「施展拳腳」的平台,才能夠建設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香港未來亦應堅定人才自主培養的道路,全方位規劃人才培養政策,構建人才庫以迎接新時代機遇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引發創新動力 促進創科落地

創新科技是推動經濟轉型革新、加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亦是政府未來施政與人才培訓的重要發展方向。STEAM 教育近年在教育界越發受到重視,乃至整個社會也彌漫着創科創新的氛圍。為了讓香港青年在不同階段都能夠探索及參與創科發展,培養未來發展創科所需的人才,政府增加對中小學探索創新科技的資助,亦為大學提供科研基金及提升實驗室設備的資源。自2022/23 學年起,香港八所大學更突破傳統框架,相繼增設了「智能製造工程」及「科學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新課程,並開辦不少以 STEM 為基礎的跨學科課程,例如「人文及數碼科技」、「藝術及科技」等,以建造香港在不同領域的人才庫。

除此之外,為發展更多新興科技範疇,政府亦擴展「創科實習計劃」,為香港指定大學於大灣區設立的分校與海外修讀科學、科技、數學和工程等課程的大學生提供回港實習機會。同時,政府亦推出 100 億元「產學研 1+ 計劃」,通過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 100 隊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支援其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並於隨後兩年將科研成果推出市場。

推動藝文發展 培育多元人才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時表示,本屆政府銳意發展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培育多元人才,使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提高大家對中國歷史及傳統文化的認知,並發揮香港文化藝術的獨特地位及優勢,彰顯香港與中國歷史文化的一脈相承,從而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領導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聚焦文藝創意產業的發展,完善政策及建設產業生態圈。香港要長遠推進藝文發展,必須繼續加強相關人才培訓,政府已要求演藝學院重點研究為本地以至粵港澳大灣區培育所需文化藝術人才,以及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舍和增加非本地生比例;並且開展不同文藝範疇的見習計劃,資助畢業生在藝團及西九文化區實習,同時增加資源扶植和培育有潛質的年輕藝團和藝術家。

發掘青年運動員 實現體育產業化

香港體育產業的市場及發展規模正不斷擴張,反映市民對體育運動的需求亦日益增加,政府提出積極推廣和落實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三大政策目標,包括在社區和學校層面推廣體育活動;並進一步研究推展本港體育事業,提高專業水平及向產業化方向發展。隨着啟德體育園落成,將有助推廣社區體育,鼓勵更多青年人參與體育活動。政府未來亦致力與體育界、學校等界別攜手合作,推動「城市運動」項目,藉此發掘及培育在體育範疇具潛質的青年運動員,為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融入發展大局 深化學生國情認識

李家超指出,除一系列人才政策外,香港亦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鞏固本港國際化優勢。在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發展方面,政府會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目標與深圳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並以「創新」、「專屬」、「專項」等方式試行創科合作跨境政策,將涵蓋兩地物資、資金、數據和人員等領域的流通。因此,為培育了解國家發展狀況的香港人才,教育界將視國民教育為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有關內容將涵蓋課程的不同範疇,當中包括促進學生認識國家歷史、國情、文化、法制、國旗、國徽、國歌及國家安全教育等。他認為,國民教育必須植根於學校,因此政府將推動學校持續檢視小學及初中課程,以增潤國史、國家地理等學習元素。另外,官校亦率先推出「心繫家國」聯校活動系列,以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國家發展和成就的認識。

引發創新動力發掘青年運動員培育多元人才深化學生國情認識推動藝文發展培養未來發展創科所需的人才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體育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