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學生的學與教支援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案分享 跨境學生 網課時間表 畫板式Ipad教學 電腦、Ipad合二為一教學 腳架直播課堂

  新冠肺炎疫情不時反彈,上學年本港學生經歷停課與復課的安排,已逐漸適應電子教學。然而,對於一眾跨境學生而言,因邊境防疫的安排,無法順利回到本港繼續上學。為此,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電子學習組特別針對跨境學生設計了專屬的線上課堂時間表,讓跨境學生在2020-2021 學年也能全情投入新的課堂安排。

配合網課 為跨境生設計特別時間表

 

  校內目前約有接近50 位學生身處內地,短期內未能及時返港投入課堂。為了照顧學生需要,教師特別製作了一套「2020/2021 特別上課時間表」,讓身處內地的學生參與實時網課,並請老師記錄每節課的跨境學生出席記錄,科任老師於每天三時前使用電子學習組製作的「網上點名紙」進行點名程序,而校務處同事則於每天三時十五分登記出席和缺席的學生。校方規定,中五及中六的導修節也需要以「網上點名紙」作為記錄。同時,教師亦會另外傳送電郵講解,務求令學生得到適切的照顧,即使身處內地,仍然能追趕本港課堂進度,成績不至於大幅度落後。

 

 


  而為了同時照顧跨境學生及本地學生,學校決定實行多元電子教學手法,以便同時照顧「課室內」及「線上」學習的學生。推行電子教學大半年以來,學校汲取相當豐富的經驗,研發出三種電子教學手法鼓勵老師靈活運用:

  三種電子教學方式各有優劣,適合不同類型的課堂運用,例如「腳架」課堂相對適合體育科及中英文口試的需要,師生只要固定鏡頭,即可在活動空間範圍內直播內容,或者示範動作。而電腦、Ipad「合二為一」教學則滿足學生汲取多元化學習經歷的需求,並且讓教師在課堂上多播放影片,以建立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無論使用何種電子方式教學,都將會是未來教育界須開拓發展的新路向,學校最好同時顧及本地學生及跨境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從中獲取寶貴的學習經驗。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黃建豪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