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 推動本港創科教育發展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31期 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 創科教育發展 拔萃女書院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Techbob Academy為培養學生對科創的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奠定創科知識基礎。由 Techbob Academy 及香港精算扶輪社等主辦「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3」已是第五屆舉行,作為本港最大型及最受歡迎的學界創科比賽之一,今年度賽事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作為首席支持單位,超過200間中小學、幼稚園參與,約2,000名學生參加比賽。比賽項目設有個人或隊際獎及校際獎。大會最後計算每間學校的得獎及參與學生數目,以計算總分選出賽事的校際大獎——全能學校大獎,本屆由拔萃女書院及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分別勇奪中小學的最高殊榮。
全港唯一項目涵蓋7個科創範疇
本年度比賽項目豐富,包括機械人、遊戲編程、無人機、AR( 擴增實境 )、AI( 人工智能 )、IoT( 物聯網 ) 及數碼藝術項目,是本港唯一一個同時舉辦 7個比賽類別,共 12個項目的大型創科比賽。同時,為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應用科技於體育及藝術範疇,今年的比賽主題為「體藝融創」,並把參賽者按所讀年級分為四組,分別是幼稚園組、小三或以下的初小組,小四至小六的高小組及中學組。
決賽當日,遊戲編程、AR( 擴增實境 )、IoT( 物聯網 ) 及數碼藝術的參賽者逐一上台,在兩分鐘之內演示講解自己的作品,再由多位大學教授、校長和科技初創專家組成的評審,根據參賽作品的創意、科技技術、可玩性或實用性、美感及參賽者的演示技巧評分。參賽者水平甚高,小小年紀上台面對着超過七百人演示作品也毫不怯場,創科作品亦極具創意、趣味和實用性。
持續完善比賽內容 提升學界科技氛圍
比賽籌委會主席蔡健瑋表示:「我們的願景是將比賽辦成創科學界的奧林匹克,讓同學運用科技知識及創意,解決生活上的各種難題或創建各種科技成品,在比賽平台互相學習交流。此外,我們作出了幾個新嘗試優化本屆比賽,首先增加了數碼藝術及機械人舞蹈賽兩個項目,進一步提倡科技與體育和藝術的融合;第二,我們在複賽邀請了十幾位老師擔任比賽評判;第三,我們將所有比賽示範及工作坊內容,上傳至線上電子學習平台,免費供參賽師生隨時瀏覽。我們期望透過不斷完善比賽內容和配套,將來有更多學校及同學參加比賽,全面提升香港學界科技創新的氛圍。」
得獎感言
拔萃女書院
女拔本年度首次參加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主要原因是發現比賽內容與校方新修訂的數碼素養及運算思維的課程內容十分吻合,校方可以透過微調課業,讓每位初中學生都參與最少一個比賽項目,表現突出的同學會在老師推薦下,報名參加是次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例如所有中一學生會參加遊戲編程、所有中二學生會參加數碼藝術編程及所有中三學生會參加機械人舞蹈賽。於是次比賽中,女拔共派出約 90 位同學參加,其中有 45 位同學獲獎。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 海帆道 ) 着重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 STEAM 教育。「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3」正正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環境,讓學生發揮其創意和解難能力。主辦單位在提升學界的 STEAM 教育,推動香港科技創新發展方面,實在是不遺餘力。是次比賽,本校有幸奪得全能學校大獎(小學組),令人鼓舞。期望本校在STEAM教育上能與時並進,與香港學界同工攜手為推動STEAM及科創教育盡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