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全港中學「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 教聯會 香港西區扶輪社 胡一威社長 鄧飛校長 余大偉校長第十七屆全港中學「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要在世界經濟上爭取佳績,市民必須擁有良好的英語溝通和表達能力,而中國在國際經濟、貿易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要掌握普通話、了解祖國國情,港人才可以把握自身的優勢,有效地與內地、國外合作和發展。由香港西區扶輪社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教育傳媒作為支持機構的「第十七屆全港中學『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活動,已經完滿結束,各大獎項亦名花有主。
閱讀帶動兩文三語 豐富學識與辭藻
「第十七屆全港中學『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讓學生透過寫作、討論及演講,培養良好的中英文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和時事觸覺,並提高其運用兩文三語的能力。頒獎典禮於2021年3月13日假虎豹別墅舉行,活動完滿結束,並且得到熱烈迴響。初級組冠軍由聖保羅男女中學張惠然同學奪得,高級組則由聖保羅男女中學許晴沂同學成功奪冠。
籌委會主席余大偉先生認為,閱讀絕對有助兩文三語的提升,多看實體書籍,尤其是著名作家的著作,又或是名篇名章,無論對思考還是對措詞,在將來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來說,必定有所裨益。「比賽來到第17年,參賽者的水平十分高,競爭亦相當激烈,評判工作相當困難。這亦反映出香港教育做得非常好,只要師生各人繼續在兩文三語上多加努力,定必可以維持到優秀的表達能力。」
觀看正統影視 訓練自身的表達力
香港西區扶輪社胡一威社長則認為,無論哪個年代,尖子的質素並沒有太大改變,反而有感近年網絡文化盛行,語文能力差距大了。可能由於課程緊湊,而學習的科目也較為分散,所以學習語文的時間可能稍為減少。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校長則認為,香港本身缺乏良好的英普語境,他說︰「現在不少年青人喜歡看內地和台灣節目,加上Netflix的興起,其實年青人在三語的聆聽,已有所提升。」學生若能多參與兩文三語的比賽,加上老師和家長為學生作出良好的引導,亦會讓學生在表達力上有所提升。
他說︰「同學可以透過多閱讀多觀看正規的影片,只要是正統的報導或紀錄片,都可以學到一些較為正統的兩文三語。除了閱讀和聆聽外,亦可以多參加一些比賽,就例如這個『兩文三語菁英大比拼』,多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與技巧,到日後出來社會工作,自然有用武之地。」
|
得獎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