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科技教育 追上全球步伐(18期)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中學IT創新實驗室 教育專業第18期 奇趣IT識多啲 IT教學 IT活動根據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香港在各方面一直表現優異,然而從 2015 年開始,於科學方面由第 2 位跌至第 9 位,並於 2018 年降至 517 分,跌至歷年新低。有港區 PISA 研究的學者指出,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的排名,不只局限於學科範疇,科學成績也可能受科研風氣影響。當社會或校內的科研和創科氛圍不足,自然影響學生的興趣發展。排名及數據從來只是表象,背後牽涉更加深沉的因素。
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 2019 年第三季經濟報告中提及,同年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及《全球競爭力報告》兩份報告闡明香港須急起直追的範疇,當中包括本港的創新能力。香港政府新聞公報透露最新出爐的《2021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全球排名跌至第七位,惟未有指出科創相關的子因素排名。
港府投放資源 推動創科
有趣的是,2019 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於子因素「科技基礎設施」排名第 18 位,而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的支柱領域「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則排名第 3 位。原來採用不同的指標和權數評估香港的競爭力,會得出不同結果。由此可見,要準確評估競爭力並不簡單。儘管如此,該兩份備受重視的競爭力報告都把香港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政府深明香港創科可能在全球中處於較後位置,於是在創科方面積極投放資源,期望能力爭上游,迎頭趕上,培育科技人才,推動創新科技,務求為香港的長遠在創科方面,對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利環境。
單單購置硬件及軟件並不符合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計劃的目標,擬採購之硬件及軟件須為舉辦有關活動必須配備的資訊科技設備,學校必須使用購置的設備舉辦活動,以供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負責是次計劃的資科辦明言,計劃以最簡便的方式為學校提供資源兼支援,《教育專業》亦選出計劃內 10 個要點(見下表),讓學校申請時可以多加留意。
* 交付品是指參與學校因舉辦相關活動所產生的一切資料,例如教學材料、照片、影片、得獎者名單、獲獎成績、參加者名單、問卷、自製程式及其源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