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啟迪心靈 培育豐盛生命 攜手共建美好明天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教育專業40期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 高國榮校長 新校長對談

「教育之路,每一次轉變都蘊藏着新的理念與挑戰。」高國榮校長投身於直資學校的教育領域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與管理經驗。懷着對教育的熱忱與使命感,他於去年毅然接受了新的挑戰,接任津貼中學校長一職,展開教育生涯的新一頁。作為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高校長希望以過往的經驗與獨特的教育理念,在新環境中與師生共同努力,推動學校發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為社會培育未來人才。今天,我們透過專訪,走近高國榮校長,深入了解他的教育理念與實踐,以及他在新角色中的思考與感悟,一同探索他在教育路上的點滴與啟發。

Iris:「高校長過去一直在直資學校任教,去年轉任津貼學校校長一職。面對兩類學校在行政運作、課程規劃與資源分配等方面的差異,您如何融合過往經驗與新環境的需求,建構一套又能延續既有優勢,也能因應現況發展的教育體系?」

高國榮校長:參考經驗優化教學 發揮所長精益求精

每間學校的校情各有不同,而我在直資學校的工作經驗,讓我可以在津貼學校嘗試貢獻自己的專長。雖然直資學校與津貼學校在資源運用和管理模式上或許存在差異,但兩者皆接受政府資助,在學習宗旨、教師培訓、自評與外評等機制上也有共通之處。因此,我相信過往的經驗同樣能為津貼學校的發展提供參考與支持。

在課程規劃方面,直資學校因自主招生的特點,特別重視校本課程的設計。這一經驗有助我在課程規劃中引入校本課程。當前體育發展不僅是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發展的趨勢。我留意到學校本身擁有三個球場,附近亦有單車徑,加上校內有一位港隊退役單車運動員擔任體育教師,我可以借助這些校本優勢,規劃一套系統的運動科學課程,再結合STEAM元素,幫助學生在生涯規劃中找到方向。

在語文學習方面,我之前服務的學校採用全英語授課,對創造學習英文語境累積寶貴經驗。為此,我上任校長之初已特別聘任了一位著名英文中學前校長擔任本校英語課程顧問,與英文組共同優化課程規劃。同時,透過與香港科技大學語言教育中心的協作,引入AR科技,讓學生隨時隨地可練習英語。此外,透過舉辦不同午間英語活動,及將引入更多外籍教師及教學助理,幫助學生養成自然運用英語的習慣,讓語言學習不再局限於考試,而是真正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在學校行政管理方面,直資學校對文件管理有着極高的標準。過往我曾通過ISO系統實施高效的管理模式,這為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目前,學校的知識管理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包括系統化整理及提升透明度,以提升管理效能。同時,我希望通過這些優化措施,讓所有持份者都能清晰了解學校的發展方向及政策。

Iris:「高校長上任之初即迎來學校55周年校慶,籌劃了音樂劇表演、校慶晚宴、宣傳影片錄製等系列活動。您如何透過此次校慶,彰顯學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凝聚師生力量,為學校開啟新里程的契機?」

高國榮校長:校慶彰顯學生才華 多元活動成就未來

在我上任校長之初,即與副校長們商討校慶主題,以凝聚共識,最終我們擬定了「基新育才五五載,同心求進展異彩」這主題,我們期望所有校慶活動能配合同一目標。我在教職員會議中得到各同事的共識:學生是主角!校慶中各樣活動必須有學生的參與,並且要能展示學生的才華及學習成果。

我們的校慶音樂劇由學生擔任台前幕後的演員及工作人員;學校資訊日由學生擔任校園大使;而啟動禮中由每班派出學生代表參與火炬傳遞儀式,象徵薪火傳承之意。此外,校園的佈置融入的藝術元素,也是由學生設計,並親力親為為校園添上色彩。而學校全新的Facebook專頁更有校園生活的資訊,以及全新短片系列「基新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基新同學的校園生活及成就。

在籌備校慶的過程中,我不時與同事溝通,請大家提供意見,豐富校慶內容。透過鼓勵與交流,教師們提議及策劃了一些原本沒有規劃的活動,包括校慶啟動禮,以及中小學校際電競單車挑戰賽。我十分欣賞教師團隊的主動與心思。我奉行協作領導(collaborative leadership)的模式,透過籌備校慶,我激發了教師團隊的主動性,協助領導學校發展,為我日後繼續帶領學校持續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Iris:「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在經歷早前的報道後,高校長如何激勵教學團隊的士氣與凝聚力,確保學校的發展目標與教師的個人價值一致,從而營造一個高效、透明且團結的教育環境?」

高國榮校長:透明溝通釋除疑慮 凝聚團隊展現擔當

作為新任校長,在新的學校環境中,我深知挑戰與困難是無可避免的。面對突發事件及網絡媒體的廣泛關注事件,我們需要以正面及冷靜的態度應對,及時向相關同事了解情況,並迅速組織團隊釐清事實。同時,我們也非常重視家長對事件的理解,我們主動與家長溝通,解釋學校的立場和處理方式,以釋除家長的疑慮。

在校內,我針對事件召開教職員會議,向同事重申學校的訓育輔導理念。此外,我們亦主動向教育局通報事件,確保局方了解學校的處理措施,以便他們在回應各方查詢時能提供準確而持平的資訊,讓公眾了解政府與學校的跟進狀況。我們勇於以透明、公正的方式第一時間處理事件,向不同持份者作出交代,致力解決問題並釋除公眾疑慮。

這次危機處理的經驗,展現了我作為校長管理學校的三個重視。首先,我重視採取預防措施,整合政策指引,做好知識管理及教師培訓。第二,我重視與持份者溝通,向教育局、校董會、家長及教師等保持聯繫,讓持份者更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建立彼此的信任與合作。第三,我重視正面積極的處理態度,視危機為學校進步的契機,以務實的態度檢視各項跟進及優化措施,令學校持續進步。

憑着積極及時地去處理事件,我深刻感受到校監對本人帶領學校的信任,亦贏得了教師團隊對我處理危機能力的認同,讓我深受感動與鼓舞。同事們肯定我的承擔及領導能力,對我日後繼續帶領學校發展注入最強的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