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國術糅合創新科技 促進中華文化發展傳承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31期 洪強博士 太極 傳統國術 創新科技 文化與創意藝術 香港教育大學

太極是一種中國傳統武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不但蘊涵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價值,更有助於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為了向社會普及更多太極資訊,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副教授洪強博士帶領團隊開展「進階太極新體驗:太極招式新字體與 AR 技術的融合」的研究項目,透過結合原創太極中文字和遊戲化訓練,以擴增實境 (AR) 和 3D 動畫的形式,協助學員沉浸式練習太極。項目更因此榮獲「2022 年加拿大發明及創新大賽」金獎及兩項特別獎、「2022 年台灣國際創新與發明大賽」金獎。

以太極招式「造字」 實用與內涵兼備

洪強博士有多年練習太極的經驗,深諳太極學習最大困難是繁複難記的招式,難以讓初學者產生深刻印象,例如「攬雀尾」、「白鶴亮翅」、「手抱琵琶」等招式都較為繁複,而且部分招式的動作重複,學習時難免遇上不少記憶招式次序上的困難,令學員不能掌握太極的精髓。因此,洪博士積極推動太極創新的研究項目,為太極學習者提供協助及支援,讓更多年青人了解太極的文化內涵,並吸引更多未曾接觸太極者學習太極,弘揚傳統國術文化。

研究項目以太極招式和中文合體字為靈感,首創 3D 太極中文字,將太極招式和步驟視覺化,提供新穎的記憶方式,讓學習者更直觀地理解太極招式的每個細節,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洪博士完成「造字」後,申請了香港教育大學知識轉移辦公室推出的「創新與科技基金」來結合動畫、AR 技術、3D 技術,按照不同教學方向設計練習,幫助太極學員特別是長者,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以此聯繫不同太極招式;另外,亦有助減低太極的學習門檻,讓小朋友了解太極及中文合體字所蘊涵的趣味與文化內涵。

活用視覺元素 學習趣味倍增

洪博士從視覺元素着手,將 3D 太極中文字製作成動畫,讓學員從動態文字中認識太極所呈現的流暢度和柔潤感。透過動態捕捉等技術,將太極步法轉化成字體,同時結合記憶法及閱讀法,將每個新字體設計成動畫,並加入弧線、立體感、幻彩、顏色等元素,繼而投入到 AR 軟件中作實際應用。透過以擴增實境配合虛擬實境,使用者只須打圈掃描地板,然後在半透明的虛擬平面上點擊,便會出現太極招式字體,使太極學習過程更靈活生動。

「項目不但不會取代太極的傳統教學方法,更可以作為有趣的『燃燒點』(Sparking Point),為小朋友創造嶄新的互動學習情境,透過認字、比較等方法,令學習太極事半功倍,更容易吸引初學者深入接觸並持續學習太極,促進太極學習在現代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新穎模式學太極 武術歷久常新

研究團隊從教育及用家角度出發,設計了 6 套遊戲式練習,內容包括:「看招」、「看圖字估招式」、「看圖招估次序」、「觀字引招」、「Puzzle 耍太極」、「太極唱 K」,讓用家以新穎的模式學習太極,幫助他們回想太極招式、動作和形態。即便沒有導師指導,用家亦能夠獨自練習並提升學習效能。例如「Puzzle 耍太極」中,用家需要用太極字的碎片將不同招式的字還原;「太極唱K」則將「Karaoke」的概念與動畫結合,讓使用者跟着動畫「耍太極」。當完成六個練習後,更可以獲發數碼證書,以示肯定用家的練習成果。

太極創新項目基於國術的傳統核心價值,從教育、科技、藝術及文化遺產等範疇着手,為大眾提供一個太極的入門方法,從而讓太極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歷久常新。同時,透過項目引發年青人對太極的學習興趣,達至傳承及普及太極文化的成效;另外,太極亦能夠作為長者的健體活動,幫助他們訓練認知及記憶力。

推動太極進校園 弘揚中華文化

團隊展望未來在各方的支援下,能夠在太極項目應用更多創新科技,將練習系統優化成為互動應用程式,透過科技把楊氏太極 85 式加入到程式當中,完善太極互動練習功能。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讓系統判斷用家「耍太極」的掌握程度,從而將創新概念轉化為實際應用的系統。

洪博士補充:「未來亦會積極推動『太極招式新字體』進入校園,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小開始深化孩子對太極的認識,了解中國文字之美以及發展軌跡,啟發他們在藝術、文字及體育方面的潛能,並推動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