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輝中學
運用津校、直資教育經驗 管理第一原則:善用資源、開源節流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24期
郭劍輝
林大輝中學
教育工作者
多元發展
了解並掌握學校文化,是新校長的首要任務。林大輝中學郭劍輝校長由副校長接任校長一職,透過多年在直資學校、津貼學校及私校的豐富行政教學經驗,他在林大輝中學學術、體藝的層面作出深化,並着力發展創意科技及文化項目,達致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過程如何?請聽郭校長娓娓道來。
IRIS:「閣下投身教育多年,先後於津貼學校、直資學校及私校任教並擔任管理工作,在管理、行政、教學等範疇上均有所不同,這些經驗如何拓展你的教育視野?」
郭劍輝校長:
教學團隊靈活規劃 發展特色教學
不論在津貼學校任教,又或是在直資學校、私校工作,這些經驗均能夠豐富我的教育專業,透過這些經驗搭建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專業交流平台,例如在直資學校工作時,我依然與津校的校長及老師維持聯繫,建構更為宏觀的教育認識及長遠的教育視野。
津貼學校與直資、私校在行政、規劃等方面有所不同。對於家長而言,他們經常誤會津貼學校的資源不及直資學校或私校。然而,由於津貼學校的教育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因此他們的資源來源比較穩定,不論是人手、設備維修、日常運作等開支均有政府作支援。另一邊廂,直資學校則在辦學上較有彈性,能夠因應各自的辦學理念、歷史、規模進行校本化的課程規劃、資源投放。當中最為考驗學校管理思維的,便是如何在完全自由的資源規劃下,將效益最大化。
正因為我曾經於不同模式的學校工作過,了解不同情況下的挑戰,其中「善用資源、開源節流」的方針,集中投放資源於對學校發展有利的方向上,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除了校長外,教師對於學校的發展方向都要有非常清晰的了解,才能有效地將計劃付諸實行。
我和教學團隊會根據發展方向的調整,與校董會商議後將一些恆常的學程規劃作調配,避免資源浪費,同時發展學校的特色教學。雖然直資學校會收取學費,但政府的資助其實才是學校財政儲備的最大來源,因此只要政府在教育政策上有所改變,對於大部分直資學校而言影響甚廣。以本學年為例,政府凍結向直資學校發放的津貼額,導致不少直資學校的財政備受壓力。
IRIS:「普遍來說,直資學校家長要求比較高,對老師要求也高,作為新校長,如何作出平衡?」
郭劍輝校長:
追求多元發展 家校合作給予適切支援
林大輝中學是追求多元發展的學校,報讀的家長自然是了解並認同我們的辦學宗旨,並期望學校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教育及大量的發展機會。當家長信任教學團隊,將讓我們更加有信心繼續以傳統學術科目配合藝術時裝設計、體育教育、創新與科技及健康教育,發展全人教育。
與此同時,我們亦希望與家長締結成雙向的合作關係,攜手帶領學生成長。小部分家長會抱持着消費者的心態,以為單靠老師便能夠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教育,從而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為新校長,我希望能夠向家長傳達家校合作的必要性,與學生和家長保持溝通,形成堅固的三角互助關係。
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是關注家長教育及教師專業發展,讓家長明白他們的參與對學生學習將會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亦讓老師能夠為學生給予更專業適切的幫助。
畢竟家長最熟悉子女的長處,透過他們的反饋,我們能夠更快制定及提供適合學生的全面學習支援措施。在多樣的支援措施下,有學生在畢業後已經成功開設自己的時裝品牌。另外,學生運動員亦能夠專注體育發展,並升讀大學,可見措施行之有效。
IRIS:「雖然接任新校長只有數月,但以往在學校擔任副校長一職時,已在協助統籌圖書館擴建、STEM Room翻新工程。在校董會、校監的信任和支持下,如何統籌及分派這些工作,達至最佳效果?」
郭劍輝校長:
校董會前瞻視野 完善硬件設備
在管理層面上,我認為用得其所是首要條件。除了資源層面上,人手亦要用得其所,知人善任。在接任本校校長前,我已經擔任副校長兩年,這個經歷讓我有機會熟悉學校運作,逐漸認識學校的文化、教育理念。而且,在擔任副校長時,透過不同的校務工作,我能夠與前線老師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並了解各自的專長及辦事風格。因此接任校長後,不論對我或教師團隊而言,只是崗位上的轉換,而過往兩年的溝通與合作,更有利我就教師的特長及性格分配校務。
在百分百的信任基礎上,賦權給予教師發揮的空間,對於他們的專業成長亦有所幫助。校務增加無疑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我會利用直資學校的彈性,增聘非教學人員處理行政相關的工作,讓教師更集中處理與教學有直接關連的部分。
另外,校董會的大力支持,對於學校的發展同樣重要。以本學年落成的新翼教學大樓為例,內設創新及科技中心、學習資源中心、餐膳及活動中心,讓學生能夠在嶄新的設備下,通過實作內化所學。而且我們以大力發展體育及時裝設計為特色,很多硬件設備必不可少,如泳池、多用途體育館、時裝設計中心等,日常需要投放大量資源及人手以維持運作,若非校董會前瞻性的視野及堅持,林大輝中學絕不可能成為一所別具特色的直資中學。
IRIS:「這兩年碰到人口下跌、生源減少,移居人口也直接影響收生及師資人手,對直資學校帶來衝擊,對新校長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關,如何應對?」
郭劍輝校長:
不變的教育熱誠 與時並進應對挑戰
社會環境一直轉變,為教育界帶來不同的挑戰,這些客觀因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懷抱對教育的初心才能夠讓我們迎難而上。我認為,即使面對社會、經濟上的困難,基礎教育的質素亦不應該有所下降。畢竟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只有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他們才能夠在未來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亦不能原地踏步,因此我與教師團隊重新檢視校內運作,在教學上作出新嘗試,例如於初中階段加入生命教育校本課程,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在下學年,我們將會於中一級推展嶄新的學習課程,盡早奠定穩健的學術基礎。我期望家長能夠感受到我們在秉承學校傳統優良文化的同時,亦會與時並進,讓學生在畢業後能夠應對未來快速轉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