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停課下的升中策略 把握時間規劃 輕鬆銜接升中生活
香港教育雜誌
升中攻略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升中統一選位
梁敦瑜
主題故事
香港教育雜誌
叩門
受疫症影響,全港學校停課多月,不少中學更取消入學面試,令家長壓力大增,擔心子女受到影響,無法入讀心儀學校。疫症底下,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校長梁敦瑜女士認為家長毋須過於憂慮,反而可以把握時間與子女一同規劃,迎接升中新篇章。
提早作準備 助孩子銜接升中生活
今屆升中派位有新安排,小六學生在三月底已得知「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入選者毋須再參與「統一派位」。「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中學都取消了入學面試,新政策則讓學生提前知道入讀哪間學校,家長會較安心,壓力沒有那麼大,也可以提早預備升中。」梁校長表示,雖然面對長時間停課的挑戰,但仍有很多升中銜接工作可以做,例如﹕老師現時透過網上授課,也會自製教材,按時間和進度適時發放給學生,現階段的課堂內容也逐漸銜接中學課程,如中文科會滲入文言文內容。
家長亦可把握時間為孩子打好學習根基,減輕升中後的學習壓力。梁校長認為升中後最難適應的是學習語言,即使學生升讀中文中學,部分班別或科目都會以英語為授課語言,所以這段時間可協助學生提升語文能力,升讀中學後自然得心應手。她又補充,學生升中後需要適應新的上學模式,例如自行上學和下課,有些中學更會讓中一學生外出午飯,如果家長已經知道子女將會入讀哪間學校,可開始與他們一起規劃日常安排。「例如可以提醒子女揀選午飯地點時有哪些注意事項,要找衛生的地方,盡量揀選健康的食物。」不過她強調,孩子升中後開始自主,與朋輩關係也愈來愈密切,家長的關心對孩子成長固然有正面影響,但並不需要「事事管」,要學習放手,讓孩子慢慢長大。
為升中做最好的準備
提到升中,最令家長困擾的就是填表部分,各人都希望能採用最好的策略,為孩子增加入讀心儀學校的機率。梁校長表示,選校策略每區都不盡相同,需要視乎該區有甚麼中學。「例如沙田區比較多英文中學,學位相對充足,家長填表時可以更進取,但其他地區可能較少英文中學,策略就不同了,第一志願放了最心儀的學校後,第二間就要傾向保守,否則可能會跌到很後的志願。」
家長選校前要理解每間學校的特色,作最好的準備,為子女選出適宜的學校,同時也要作最壞的打算,假如派位結果不理想,便前往叩門。「除了了解學校的特色和發展方向外,家長也要詢問該校是否收叩門生、對學生有甚麼要求、是否需要遞交個人檔案等,把一切都準備好,即使最後要去叩門,也不會失了方寸。」雖然今年大部分中學都取消入學面試,但校長認為預備功夫不會浪費,因叩門面試有機會提問類似問題,例如自我簡介和對時事的看法等,只要準備充足,到時便可以把握機會展現自己。
興趣和能力是選校的重要因素
儘管坊間選校策略眾多,梁校長提醒,家長為子女揀選中學時,一切都應以他們的興趣和能力作大前提。每間學校均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特色,發展重點和方向各有不同,家長應對學校有充分了解,不能只以自己觀感出發,需要從子女的角度考慮,才能選出最適合他們的學校。家長可多與孩子的班主任和任教老師溝通,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和課外表現,老師們十分樂於給予意見,這都有助作為選校的重要參考。
除了參觀學校開放日,家長也可以透過就讀心儀學校的學生,了解學校的校風、教學模式、校外活動安排等細節,從而衡量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合適子女,有助子女身心成長,以及發揮個人天賦。
揀選直資學校要考慮周詳
不少家長會作兩手準備,替子女報讀直資中學,假如學生同時獲參加派位中學和非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錄取,可於指定時間內決定是否保留直資中學的學位。「今年也許有很多學生放棄直資學位,後補的機會相應增加,如果家長認為該校是適合你的子女入讀,入讀直資學校也未嘗不可。」梁校長表示經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本港直資中學收費不一,家長需要留意家庭經濟狀況,能否負擔心儀直資中學的學費,現時每所直資學校均設立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計劃供家長申請,梁校長建議家長可循這方面了解。
學校提供網上自製教材,讓學生在家學習也能逐漸銜接中學課程。(鳴謝相片提供﹕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