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教學融入課程 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6期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黃中偉老師 北角協同中學 資訊素養 情意教學

踏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下稱公民科 ) 實施的第二年,隨着多項支援措施相繼落實,公民科的開展已經逐步進入了穩定期。「如何有效、有趣和有序地設計課堂內容」,將會是公民科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有見及此,本人在此嘗試分享個人教學經驗與心得,期盼拋磚引玉,激發教學靈感,促進學界交流。

引入資訊素養教學 促進自主學習

坊間有人認為公民科較多教授「硬知識」,學生很多時需要背誦一些法例和歷史知識;然而,此說法並非事實,當中甚至存有誤解。其實,公民科貫徹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理念,強調「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三者並行,老師在教學上需要同時兼顧共通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因應21世紀的教學潮流,本人在課堂中更多嘗試的是引入資訊素養元素,引導學生掌握處理資訊的能力。

以中五級「人民生活素質」一課為例,本人安排學生扮演中國專題記者,就中國人民在不同領域的生活轉變進行專題報導。首先,學生按指示瀏覽「國家統計局」網站,搜集中國各個生活範疇的數據,利用課堂上學到的「數據分析技巧」進行跨年比較和分析,並以國情知識解釋當中的原因,最後以短片或PPT影片形式上載至Google Classroom進行分享及互評。在過程中,老師擔當引導者和學習促進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互相評鑑,推動他們實踐主動學習。

代入角色帶動討論 拉近學習距離

老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安排學生代入特定角色,促使學生審視不同持分者的觀點和理據,教導學生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培養學生慎思明辯。此外,藉着有趣寫實的特定場景,安排學生代入預設角色,產生共鳴,拉近他們與社會議題的學習距離,達致情意教育的果效。

以中四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一課為例,老師以「一條法例的誕生」為切入點,把課室設計為立法會,學生分別扮演政府代表、公眾人士、直選議員和功能團體代表,從中認識香港政府制定法律的過程,以及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如何根據《基本法》,在行政主導下各司其職、相輔相成。

適合安排「角色扮演」活動的其他課題:

課題 推行「角色扮演」的方式
法治精神的定義(中四) 學生扮演法官和陪審團,就不同的真實個案進行討論和裁判,從中提升學生對法治精神的理解。
維護國家安全(中四) 老師在教授《香港國安法》的主要內容後,可以安排學生扮演商店東主、執法人員和外國投資者等不同社會階層人士,解釋《香港國安法》對該持分者如何造成正面影響。
參與國際事務:「一帶一路」倡議(中五) 以專家小組形式,扮演不同國家領導人,探討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對發展中國家、已發展國家、鄰近國家和中國自身的影響。

黃中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