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會書院
疫情下的學界新常態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資訊科技技能 網上教學 資訊科技教育策略 數碼隔閡 電子學習

青年會書院 梅志文副校長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顯示,全球至今已有近16億兒童和青少年受疫情下的停課安排影響。本地學界由1月底開始開展停課不停學策略,以不同形式進行網上教學,相信同學在疫情下都習慣了在家學習。

 

學界活動形式改變 考驗資訊科技技能

  但在網上教學的同時,各類型活動大多亦要取消或改以網上形式進行。以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ong Kong ICT Awards)為例,比賽由2020年1月底一直
延期至6月才恢復,比賽形式亦要改為電子形式進行。作為比賽籌備委員會主席,筆者一直擔心同學的參賽意欲及表現會被比賽延期而有所影響。但不少帶隊老師均表示,同學在疫情下比賽更能展示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對科技的掌握。過程中,不但能讓同學展出自己對參賽作品的認識,更驗證了他們在停課期間使用各類網上平台的熟習程度。

促進電子學習發展 教師努力功不可沒

  教育局自1998/99學年起,共推展了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希望促進學生善用科技及資訊科技能力。網上學習和資訊科技教育在是次疫情下迅速發展,全港學校在短短數月間由傳統教學改為網上實時授課,教師的專業及終生學習態度實在值得嘉許。因為他們成就了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的推行目標,亦促進了電子學習的學界新常態。

  2020/21學年,不少學校已經作好部署。例如預先安排三個學生時間表,分別是:

(1) 傳統的面授課堂;
(2) 上午面授、下午網上教學的混合模式(Blended Learning);
(3) 全日網上教學的時間表。

這樣的安排,師生便可以預先處理因疫情下的停課及復課決定、減低面授課時減少而導致對的學習影響。

網上教學成新型態 數碼隔閡不容乏視

  「數碼隔閡」是指社會上不同層面的人,在接觸資訊及通訊科技進行各種活動的機會所存在的差距。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越高的人,接觸
及使用到資訊科技的機會越多,較易成為「資訊富有者」;反之,社經地位低、具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童在這個學界新常態下或會成為「資訊貧乏者」。坊間有不同團體在過去半年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送上流動裝置及提供上網服務。但具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就要我們前線老師作出更到位的支援,讓全港莘莘學子可以到學會學習、留家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