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疑難小百科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選校 香港教育雜誌67期 校風 面試

在子女的學業路上,如何選校成為一大難題。既抱着讓子女入讀名校的心願,亦希望發揮他們的潛能,不僅需要在兩者中取得平衡,更要為子女作出最後選擇,其實壓力甚大,深怕「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為了急家長所急,教育傳媒於網上搜羅了部分常見的選校問題,為家長們提供寶貴的參考。

選校篇
1.點樣了解校風?

Q
兒子在屯門區升中,但我本身並非在此區長大,對各學校一無所知。十分苦惱!

A
純粹從字面上解釋,校風即學校風氣,體現在學校各種精神層面上,除了學生的學風、教師的教風、學校內部作風、各班級的班風,還展現於學校的各種環境之中。不論中小學,每年皆設有開放日,加上學校發放不同的資訊,可讓家長多了解學校運作與風格。家長若果想知道一所學校的校風,可留意該校學生的面容以及身體語言。學生走在路上的神情,都是真實的。他們是否開心,面掛笑容,神態是否自若?另外可看看學生到底是垂頭駝背,還是腰背挺直?人的身體語言其實都透露了自己面對多大的壓力,以及有沒有人在旁支援自己。而且,家長可以從不同渠道收集各種資訊,加上自己親身的觀察來作衡量和考慮。總括而言,校風不能一概而論,每間學校各有特性,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必須根據子女的特質來作選擇,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2.要幾勁既英文,先入到英文小學?

Q
我心儀英文小學,但家中並無英文語境,所以小朋友只懂簡單英文對答。想知道小朋友英文是否要十分流利,才可入讀英文小學?

A
有些家長會讓小朋友報考不同的英文能力試,但學校還是比較着重面試環節。小朋友報讀課外活動的英文班,英文能力可能會較佳。總而言之,小朋友需要在面試時表現出自己的英語溝通能力,面對外籍英語老師的問題能應對得當,取錄機會自然較高。始終小學面試不能以筆試考核幼兒,所以口語及認字能力便成關鍵,加上若小朋友習慣與外籍老師相處,不會因為見到外籍人士而膽怯,亦較有優勢。

面試篇
1.面試撞期點算好?

Q
孩子連續幾間心儀學校面試都撞期,聽聞除了參加公開比賽外,學校不會接受其他原因而更改面試日期。現時該怎麼辦?

A
若面試日子相撞,即使學校先旨聲明不能改動面試日子,家長亦可以嘗試查詢是否可以改面試時間。若安排一天進行兩個面試,需確保交通暢順,學生能準時到達學校。若家長決定將心力集中於一個面試,放棄另外一個面試的話,亦可以從入讀機會率較高的一所學校入手。假設A 校較多人報讀,B校同樣心儀,但競爭激烈程度比A校低,建議集中火力先處理B校面試,增加取錄的機會。若入讀B校後仍「心掛掛」A校,則可以追趕成績,在每個學期查詢A 校是否有插班的學位。

2.面試班非萬能?

Q
本人曾對面試班有一段不好的經歷:孩子的資質並非十分「醒目」,所以才花錢去上面試班,希望對小一面試有些微幫助。原本想透過面試班協助孩子增強面試時的信心,結果適得其反,每次上課前都出現冒汗、驚恐情緒。自此之後,本人不再強迫孩子去上校外的訓練班,面對未來升中選校,也不打算強加額外的壓力在孩子身上,期望能夠順其自然發展。分享的用意只是希望各位家長時刻留意孩子的情緒,健康發展尤為重要,別以坊間流行的各種類型班別來催谷孩子。

A
學校其實是透過面試甄選合適學校的學生,反之亦然,從家長層面是透過面試為子女選一所合適的學校。如此操練面試技巧,可能讓學生在面試過程中展示良好表現,但最後又是否能為子女選擇一所合適他們的學校呢?處於新世代,應該改變觀念,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合適」的學校。當然,若果面試班可以提升子女的表達能力,對學習抱有更濃厚的興趣,這也是好的。但若果如問題中提及,參加面試班反而窒礙了子女的表達能力,增加心理負擔,很明顯是適得其反。家長可在日常學習中,主動了解子女強弱項,以長期輔助的形式鞏固他們的知識基礎,支援他們的學習需要,加上在親子關係上保持親密距離。以此狀態應對入學面試,相比短時間的操練,更具信心。

輔導篇
1.等升小等到發惡夢?

Q
每當想有關升小的事,本人會經常發惡夢,經歷了升幼稚園後,已經不停跟自己說要放輕鬆一點,但潛意識最誠實,應該如何應對這個階段的緊張情緒?

A
其實緊張升學的,一直都只是家長。子女只會緊張自己的好朋友是否跟自己升讀同一間小學或中學。若果子女會抗拒某些學校,很多時只是受家長影響。家長不應將壓力轉嫁到子女身上。即使子女最後被派到一所自己不滿意的學校,亦不應在子女面前表態。千萬不要在子女面前標籤學校,可能他們入讀後覺得很適合自己也說不定。家長不應先入為主,影響了子女對學校的觀感,而應該跟子女說些鼓勵的說話,甚至帶他們到學校看看,擴闊子女的人生路。

深入認識學校 與孩子做足準備

每間學校均擁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家長為子女選校時,應站在子女的角度出發,尋找最合適他們身心發展成長的學校。同時可諮詢孩子的班主任和任教老師,因為他們最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能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寶貴的意見。

此外,家校距離亦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避免孩子每天花太多時間在交通上,容易做成疲累。家長攜同孩子參觀小學時,避免先入為主,宜鼓勵孩子參與開放日所安排的活動,或與教師和在校學生作簡單交流,讓孩子投入校園氣氛,從而觀察孩子和學校是否互相合適。

親身視察 了解學校特色

1.掌握學校資訊
注意心儀學校的開放日日期,屆時攜同子女一同參加,深度了解其辦學特色。此外,從學校在校刊與通訊內選輯的學生文章,可觀察到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老師們的教學質素。

2.聆聽多方意見
要是家長已有心儀學校,不妨與就讀學生的家長接觸,了解功課的質量、測考要求、興趣活動等。同時可向子女的班主任和任教老師,諮詢意見,思考子女是否適合入讀心儀小學。

3. 重視校風、品格及德育培養
除了學業成績,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應把德育培養歸入考量點。擁有優良校風的學校,能夠培養學生良好品德,關愛他人,在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助建立正確價值觀,自然對學生產生歸屬感。

4.預留時間支援
有些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功課較繁重,家長選擇這類學校,便要有心理準備,孩子會花較多時間應付學業,家長因而要騰出時間作支援;此外,亦不建議為了追求名校,而選擇距離住所太遠的小學,舟車勞頓消耗精力,影響孩子學習成效。

選校疑難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