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涯規劃 發掘天賦潛能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優秀教師 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 教育管理組 特殊教育 教育專業38期

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是一所為中度智障學生提供特殊教育的學校。自2021年起,學校覺察社會人力需求的變化,優化校本生涯規劃教育,根據生涯規劃的三大元素、六大原則,以校本的八大策略,制訂一套適合中度智障學童職能與性向的評估工具,協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興趣與能力,並透過創造多元化的職場體驗,讓同學自主地發掘他們未來的路向。此計劃備受嘉許,教學團隊更因此獲得2023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獎項。

洞悉學子學習需要 優化學校課程架構

自我認識、職業探索、職業規劃與管理是生涯規劃教育中的三大元素。陳旻翀老師指:「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是透過不同的學習與體驗模式,令學生認識自我、清晰人生規劃、訂立個人目標,及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中度智障學生有不同的特殊學習需要,他們在生活體驗及社會接觸方面經驗較少,因此同學需要透過生涯規劃課,學習不同與職業相關的知識、技能及與人相處的技巧。

普遍而言,這些學生的出路都是展亮延讀課程、庇護工場及日間展能中心。傳統的生涯規劃集中在裝備基本工作技能方面,以便銜接成人職業訓練服務。然而,這種做法容易在自身發展路向上失去了主導權,限制了他們離校之後的發展,加之在疫情期間延讀機會缺乏,以致單一導向的生涯規劃模式加大中度智障畢業生離校之後升學及尋找工作的難度。

促進自我認知 探索職業導向

在自我認識和發展方面,學校採用「性格初探」和「我的工作履歷」兩大策略,協助同學了解自己。在事業探索方面,則積極發展多元工作體驗。除了在校內及校外舉行恆常性的實習體驗,更推出限時商店「POP-UP STORE」,收集同學的筆觸與畫作製作不同的產品,配合生涯規劃課,利用包裝、推廣、銷售等學習流程,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令他們可以享受並投入學習的過程。陳老師分享:「至今,我們共舉辦了五期的『POP-UP STORE』,我們也曾在共融市集進行實體店的營運,均受到各界的歡迎,商品具市場價值。」

善用大數據分析 評估表現對症下藥

在事業規劃及管理方面,學校通過大數據分析及系統平台,以學生為中心,從五個面向推進發展。一方面建立職能評估表系統,將評估數據圖像化,讓教學團隊能夠充分掌握學生職業能力五大範疇的表現,作為學生職涯發展的參考,並對症下藥。鄭嘉威老師指:「根據職能評估表的數據,我們了解到同學在面試及肌能發展方面存在困難,於是邀請言語治療師教導同學面試、銷售的技巧,並由職業治療師設計學生職業訓練難點冊,及提供職訓教材套。」另一方面,團隊亦參考了教育局發佈的「我的生涯規劃經歷」系統,根據同學的能力現況製作「我的生涯規劃平台」,以便追蹤學生的生涯規劃經歷。

重視家長教育 認識生涯規劃教育

推動中度智障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所需要的不僅是教育團隊的努力,更加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學校透過家長教育,加強他們對校本生涯規劃教育的認識。例如推行家長校本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坊,讓家長了解學校生涯規劃教育中的三個元素;展示2020-2021學年課堂錄像教材例子,讓家長了解如何在職業目標及其他生活範疇方面,幫助子女學習;舉辦「我和社工有個約會」,邀請接受不同成人服務的學生家長以及職員到校作分享。葉建新老師指:「學校非常着重家長教育,家長在生涯規劃中擔當着主導的角色,因此我們致力豐富家長對生涯規劃的認知,令他們明白小朋友的生涯規劃有着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