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創科與塑膠資源教育的結合 「惜膠」習慣從小做起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科技與環境 環境保育 塑膠資源教育 回收資源 惜膠意識 日内瓦國際發明展銀獎 可持續發展 香港教育大學 科學與環境學系 周卓輝博士 蘇詠梅教授 八格塑膠分類回收箱 回收塑膠三部曲 體感遊戲
左:科學與環境學系 周卓輝博士    右:科學與環境學系  蘇詠梅教授

      香港是繁榮的都市,然而要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都市,環境保護議題絕不能忽略。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周卓輝博士與蘇詠梅教授一直致力科技及環保教育,於是他們的團隊設計了「八格塑膠分類回收箱」,並製作AR教育圖書及體感遊戲,為學校提供回收塑膠的設施及相關教材,由小學開始推廣塑膠資源教育。

 

研製八格回收箱  鼓勵分辨塑膠種類

       根據環境保護署統計數字,2018年香港共有11,428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當中塑膠垃圾佔兩成一,重量約相等於760架雙層巴士。雖然數字驚人,卻沒有引起社會太大關注,於是周博士和蘇教授的團隊決定把環保和科技結合,在小學推行「塑膠資源教育-3Rs&3Cs」計劃,讓新一代從小培養回收習慣。

    計劃的核心訊息是「惜膠」,讓師生認識3Rs(減廢﹑重用﹑再造)和3Cs(清潔﹑分類﹑壓縮),學懂分辨塑膠種類,明白它們對環境帶來的禍害,建立正確的回收習慣。教大團隊整合香港、台灣和日本的塑膠回收數據,發現塑膠基本分成7類,於是設計8格塑膠分類回收箱,除了7種塑膠的專門分格外,亦有一格是回收混合聚合物,即同時包含塑膠和其他物料的物件,不希望漏掉任何「惜膠」的機會。

    團隊最初把回收箱放到大學宿舍試驗,並在某些樓層用布蓋起原有的啡色塑膠回收桶,有些則沒蓋,比較學生傾向把塑膠投入哪個桶的行為模式。「教大學生將來多從事教育行業,我們要train the trainers(培訓老師),替未來的教育者建立相關知識和習慣,再傳授給下一代。」蘇教授續指,回收箱最初只有塑膠編碼標示,當團隊把它帶入學校時,不少校長反映同學未必有能力分辨各種塑膠,於是團隊持續改良,包括在每格加上對應的常見塑膠圖案,協助學生分辨種類,又在頂部加置電子顯示屏,顯示回收塑膠時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鼓勵師生回收。

 

製作多元教材  豐富學生環保知識

    在香港教育課程框架中,環保屬跨學科學習課題,每間學校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有見及此,教大團隊推行「塑膠資源教育-3Rs&3Cs」計劃,為期2年,在40間學校推行。周博士分享,團隊為學校提供教材,有些學校會把環保議題帶入常識科,有些則由學生大使在早會宣傳塑膠問題,形式多元。

    團隊亦設計多媒體教材配套,向學生說明塑膠為環境帶來的禍害,讓他們建立環保概念。當中包括製作出香港第一本以塑膠資源教育結合AR技術的教育圖書,讓學生仿如親歷其境去觀察鯨魚的肚內如何被塑膠擠滿,或嘗試透過減少使用塑膠去拯救海洋生物;又設計《回收塑膠三部曲》體感遊戲,讓學生學習3C(Cleaning清潔、Classification分類及Compression壓縮)概念。

 

學生可按圖示或參考編號,把塑膠棄置到相應的回收格中。

 

結合創科與教育  培養惜膠意識

    以往學界未推行STEM前,創科及教育是兩個獨立的範疇。教大團隊明白要令學生有惜膠意識,就要協助他們建立基本塑膠知識、分辨不同種類的能力,以及環保態度。由於回收塑膠涉及科學知識,所以她嘗試結合創科和教育,發現兩者只要配合得好,絕對能發揮相得益彰的效果。「我們希望學生有相關知識後,能想出解決辦法,希望他們運用創意思維,設計更新穎的回收箱。團隊亦發佈了不少學術文章,講述如何利用創科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信這些累積的經驗對日後研究有莫大幫忙。」

透過 AR 圖書,以故事形式向學生解釋惜膠的重要性。

 

讓學生共享資源  發揮更大可能性

    周博士與蘇教授笑着分享自己曾到校參觀惜膠活動,老師讓學生把家裏不要的塑膠物件帶回校,小息時到攤檔與同學交換。「有小朋友帶了整套塑膠保齡球玩具,最後只換了一把直尺,我們問他怎麼換這麼少東西,他解釋已經玩過保齡球了,唯獨欠一把直尺。親身接觸後才知道,原來小朋友如此懂得珍惜及知足。」教大團隊樂見學生能學而致用,懂得用共享資源代替購買,相信他們能把這個態度延續下去。

  這次獲得一向比較重視創科研究成就的2019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教大團隊坦言感到驚喜,深受鼓勵。談到未來發展,他們認為持續性對創科研究十分重要,希望能結合現有經驗,再注入更多新技術和元素。「以回收箱為例,未來若有更多資源,可以收集大量塑膠照片,運用大數據研發自動辨認塑膠種類功能,方便用家。」